上海公共租界越界筑路

✍ dations ◷ 2025-09-07 04:46:46 #上海公共租界越界筑路

上海公共租界越界筑路(英语:extra-settlement roads)是上海公共租界在界外修筑道路,并进而事实上取得了一定行政管辖权的附属于租界的“准租界”区域。与正式租界区不同,公共租界当局在越界筑路区仅在特定的道路沿线拥有警务权,并可对与道路有关的服务事项收取税费,此区域的其他行政权仍属于中国政府。

上海公共租界的越界筑路开始于太平天国战争期间的1860年代,如著名的静安寺路(Bubbling Well Rd.)、新闸路(Sinza Road)、极斯非而路(Jessfield Road)、卡德路(Carter Road)等。1899年上海公共租界大扩展以后,绝大部分越界筑路已被并入该租界。但自1901年以后,该租界再度向外围地区大规模越界筑路,准备将这些地段列入进一步扩展的范围。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上海法租界也有较大的越界筑路区,但在1914年,上海法租界获得越界筑路区的警务权和税收权,实际上等于大规模拓展法租界,将所有越界筑路全部囊括其中。受此鼓励,上海公共租界也计划再次拓展,计划中准备将沪杭铁路以东的越界筑路都纳入租界范围。由于袁世凯政府这时正面临反对“二十一条”群众运动的压力,没有批准这个推广租界合同。英国政府正全力进行第一次世界大战,所以最终这一大片越界筑路区直到租界收回始终维持这种特殊的准租界格局。直到1925年五卅运动之后,大规模越界筑路才告一段落。

20世纪上海公共租界的越界筑路包括2大部分:沪西和沪北。共筑有大小马路接近40条,其中沪西28条。沪西越界筑路最远的地方(虹桥路西端)距离公共租界的西部边界(静安寺附近)已有10多千米。所有越界筑路所围成的区域共有47000亩(31平方千米),甚至超过正式租界的面积(33503亩,合22平方千米)。

最初这些马路基本上都是土路、沙石路、煤渣路或弹街路。以后逐步改建为柏油等高级路面。

1918年,工部局以管理交通为由在静安寺路设置巡捕,以后租界工部局陆续在各条界外马路上设置巡捕。

1906年,公共租界工部局开始向越界筑路区域使用租界自来水的用户征收特别房捐(又称水捐、巡捕捐)。
但与正式租界不同,中国政府仍能在越界筑路区域征收一些捐税。

民国初年,越界筑路区域也被划入会审公廨进行司法管辖的范围。

上海公共租界与法租界的景观截然不同,界内除静安寺路沿线一带,大部分地区人口和工商业高度密集,建筑风格混杂不一。但其西面静安寺以西的越界筑路地带,特别是愚园路、极司非尔路、大西路、安和寺路、忆定盘路 、惇信路等界外区域却展现出类似欧美城市市郊所谓“如画的”郊区风貌 (picturesque suburbs),两侧是延绵不断的精致浪漫的花园洋房。后来更越过沪杭铁路沿着虹桥路向西伸展。但穿过洋房之间的弄堂进入街道后的小河浜边,(如东诸安浜),立刻就是天壤之别的棚户区景观。

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沪西越界筑路地区沪杭铁路以东基本已建成市区的部分划归英国、意大利两国军队防守。英军防区面积较大,东北方沿极司非尔路与意军防区相邻,东南方隔海格路与法租界相望,南到陆家路(今淮海西路),西到沪杭铁路,北面到苏州河。意军防区位于极司非尔路与胶州路之间的狭长地带,北面也以苏州河为界。

由于越界筑路地区的特殊性,使这里成为多方势力角逐的场所。许多著名汉奸都在愚园路买房定居。极司非尔路76号设立了臭名昭著的日本特工总部。还曾多次发生76号与租界巡捕之间的冲突事件。1940年英军撤退以后,沪西越界筑路地区已经难以保持中立地位。

1927年北伐战争期间,北四川路及其以东到虹口港的狭长地带划归日军防区。1932年一二八事变发生时,日军将防线向西推进到淞沪铁路一线。中日两国军队发生激烈的军事冲突,日军以优势兵力攻占紧邻的闸北华界市区乃至北郊一些乡镇。在其后的淞沪停战协定中,规定日军退回到公共租界北区、东区及越界筑路地带。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中国军队攻入公共租界北区、东区及越界筑路地带的日军防区,一度进攻到汇山码头附近,进行过激烈的巷战,也使用了重武器。因此该地区受到破坏。此后,日本海军陆战队赶走租界巡捕,日本势力完全占有这一地区。

相关

  • 时间管理时间管理就是用技巧、技术和工具帮助人们完成工作,实现目标。时间管理并不是要把所有事情做完,而是更有效的运用时间。时间管理的目的除了要决定该做些什么事情之外,另一个很重
  • 批判地理学批判地理学(Critical geography),又称为基进地理学(Radical geography),是一种以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取径作为研究和分析的一种地理学次领域。批判地理学的发展可以被视为地理
  • 多瑙河畔克雷姆斯多瑙河畔克雷姆斯(德语:Krems an der Donau)是奥地利下奥地利州一座有着24610人口数(至2018年1月1日为止)的一座城市,也是下奥地利州第五大城,位于多瑙河畔、首都维也纳西边70公里
  • 竹荪长裙竹荪(学名:Phallus indusiatus),俗称竹荪,又名竹笙、竹参(ㄕㄣ)、面纱菌、网纱菌、竹姑娘等,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种隐花菌类,菌裙和菌柄在中国为高级的素食材料。竹荪原来有自己
  • 中古汉语中古汉语使用于南北朝、隋朝、唐朝时期,继承自上古汉语,后来发展为近代汉语。现代语言学家根据当时的文献资料重建出其特征。对于中古汉语和近代汉语(有材料称为近古汉语)的分界
  • 新东方新东方学校(NYSE:EDU),简称新东方,全名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公司在开曼群岛注册,总部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是中国大陆目前规模最大的英语培训公
  • 工商总局1999年规定:印章直径5厘米,中央刊国徽,由国务院制发。中国工商行政管理标识国家工商总局原址现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华民国:公平交易委员会、行政院消保处、经济部智慧财产
  • 马来西亚成立日马来西亚日(马来语:Hari Malaysia,英语:Malaysia Day)于每年的9月16日盛大庆祝,以纪念1963年9月16日马来西亚联邦的成立,但它并不是马来西亚的国庆日。它是标志着马来亚联合邦、北
  • 上栗县上栗县是中国江西省萍乡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萍乡市北部。全县辖6镇4乡1场,共199个村,10个社区,总人口约47万,其中农业人口约40万,占人口总数的88%,人口密度为630人/平方公里。东西宽
  • 城步城步苗族自治县(城步县)是湖南省邵阳市下辖的自治县,是中国五个苗族自治县之一,位于湖南西南边陲、邵阳市西南部,南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接壤。城步县辖区总面积2647平方公里,总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