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戎

✍ dations ◷ 2025-09-18 05:01:48 #西戎
西戎是西周对其边界西方的部落的泛指,商代称为羌或氐羌,相传为炎帝之后,是汉族与羌族的先民之一。在战国时期之后,“西戎”被用来代指位于汉族以西的各个非汉民族,为四夷之一。在距今6000-4000年期间,陇西、河湟等地区是一个湿热同步的气候最适宜期。以旱作农业为主要生业的仰韶文化的分布,有了很大的扩展,典型遗址有秦安的大地湾、天水的西山坪、师赵村、礼县的高寺头、庆阳的南佐疙瘩梁、平凉的庙庄等。在青海东部的循化县也发现了庙底沟因素的遗存。西进的仰韶文化人群在湟水和大通河流域创造出以精美陶器为特色的马家窑文化。代表马家窑文化晚期最高发展水平的马厂类型,向西分布到河西走廊西端的酒泉、安西等地,甚至向北分布到腾格里沙漠和额济纳旗地区。在甘、青地区,新石器时代以种粟为主的旱作农业文化呈持续的逐步发展状态。夏朝时,气候开始由温湿转向干冷,陇西等地在前2200-前2000年是气温和降水量快速下降的阶段,而前2000-前100年则是气温和降水量继续降低的阶段。这令聚落缩小。而当地居民的生业,也相应地从以农业为主转向半农半牧发展。但这一切并没有马上导致农业文化的全面衰退,在某些地区仍存在着农牧相结合的经济形态。虽然养羊开始发达,不过没有发现驯养马的确切证据,所以即使养羊为主的牧民虽可能在一年之内就数易牧场,却不可与后来专化的游牧业混为一谈。虽然在先秦夷夏观中,西戎和东夷、北狄、南蛮合称四夷,但其实与周代中原原住民同出一源。有时又称鬼戎,古本《竹书纪年》载:“武乙三十五年,周王季伐西落鬼戎,俘十二翟王。”《诗经》中常有周朝与西戎战争的史诗,“赫赫南仲,薄伐西戎。”传说犬戎是黄帝后裔,与中原姬姓诸国同祖。周平王二十一年,秦文公东进击败西戎,收复周朝旧地,“于是收周余民有之,地至岐,岐以东献之周”。秦穆公时西戎有八国,即绵诸(今甘肃东部)、绲(今甘肃东部)、翟、豲之戎(今陕西北部);岐山、梁山(今陕西韩城与洛川之间)、泾水、漆水以北有义渠(今甘肃宁县西北)、大荔(今陕西大荔东)、乌氏(今甘肃平凉西北甘宁交界处)、朐衍(今宁夏盐池一带),皆位于陇山(今宁夏六盘山)附近。其后全都被秦穆公所征服。西羌是隶属于西戎的别支,从事牧羊。语言学家白一平和沙加尔对上古汉语的读音进行重构,认为“戎”在上古汉语中读作“.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entium","Gentium Alternative","TITUS Cyberbit Basic","Arial Unicode MS","IPAPANNEW","Chrysanthi Unicode","GentiumAlt","Bitstream Vera","Bitstream Cyberbit","Hiragino Kaku Gothic Pro","Lucida Grande",sans-serif;text-decoration:none!important}.mw-parser-output .IPA a:link,.mw-parser-output .IPA a:visited{text-decoration:none!important}*nu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者林沄认为西周称的西戎,与华夏族同源,但与战国以后的胡人各民族并没有任何关系被汉族视为“西戎”的外族或国家:吐谷浑、吐蕃藏族、焉耆、龟兹、大宛、康居国、大秦国、泥婆罗、党项羌、高昌、疏勒、于阗、天竺、罽宾、康国、波斯、拂菻、大食、狮子、奄蔡、嚈哒、吐火罗、羌族。

相关

  • 衰变放射性或辐射性是指某元素的放射性同位素从不稳定的原子核自发地放出射线(如α射线、β射线、γ射线等)而衰变形成另一种同位素(衰变产物),这种现象称为放射性。衰变时放出的能量
  • 同塔省同塔省(越南语:Tỉnh Đồng Tháp/.mw-parser-output .han-nom{font-family:"Nom Na Tong","Han-Nom Gothic","Han-Nom Ming","HAN NOM A","HAN NOM B","Ming-Lt-HKSCS-UNI-H"
  • 构效关系构效关系指的是药物或其他生理活性物质的化学结构与其生理活性之间的关系,是药物化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狭义的构效关系研究的对象是药物,广义的构效关系研究的对象则是一切
  • 陈述在逻辑中,一个陈述可以是:若陈述是指后者,陈述和语句是不同的,语句只是一种陈述的逻辑型式(英语:Logic form),也有可能存在许多可以表达同一陈述的不同语句。&    ∨    ¬   
  • 唯名论唯名论(英语:Nominalism),形而上学的观点之一,根源于古希腊柏拉图学派,经中古欧洲经院哲学家发展,长时间成为哲学探讨的主题。在哲学中,它是一种形而上学的争论,它讨论的是关于事物的
  • 性向认同性向认同(英语:Sexual identity),又译为性取向认同,是指对于自我性吸引行为或情感归属性别对象的身份认同。 性向认同、性取向与性行为是密切相关,但它们也是有区别的。性向认同指
  • 权利后设伦理学 规范性 · 描述性 效果论 义务论 美德伦理学 关怀伦理学 善与恶 · 道德生物伦理学 · 网络伦理(英语:Cyberethics) · 神经伦理学(英语:Neuroethics) ·
  • HClO次氯酸(英语:hypochlorous acid)是一种化学式为HClO的不稳定弱酸,仅能存在于溶液中,一般用作漂白剂、氧化剂、除臭剂和消毒剂。当纯净的氯气通入水中时,会形成盐酸和次氯酸:一氧化
  • span class=chemf style=white-space:nowrap;Csub24/sub二十四烷(Tetracosane,tetrakosane)是化学式为CH3(CH2)22CH3的烷烃。和其他的烷烃相同,它的名字是由它的碳原子的数量(24)而来的,而它的英文名字就是由24的希腊文名称而来的。它
  • 印度快报《印度快报》(英语:The Indian Express) ,是印度一份英语日报,始创于1933年,在印度九个主要城市(那格浦尔、德里、孟买、加尔各答、浦那、卢迪亚纳、昌迪加尔、勒克瑙和艾哈迈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