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消除半衰期
✍ dations ◷ 2025-07-08 08:31:06 #消除半衰期
生物半衰期(英语:Biological Half-Life)是一个物质(如代谢物、药、讯息分子、放射性核种)失去一半的药理、生理、或放射性效应所需的时间。通常这个词用来描述肝、肾或排泄过程将物质自身体中清除的效率。在临床上,半衰期可以用来描述血浆中某个物质的浓度减半的时间(血浆半衰期)。取决于那是什么物质,生物半衰期和血浆半衰期的关系可能非常复杂,有的物质可能在组织中累积、和血浆蛋白结合、和代谢物或受器互动。生物半衰期是药代动力学的重要参数,常用的代表符号是
t
1
2
{displaystyle t_{frac {1}{2}}}
。有别物放射性同位素衰变的半衰期,生物半衰期的反应速率并不是固定的常数,而是依据更复杂的化学动力学,可以用速率方程描述。有些情况下每单位时间固定量的物质被消除,例如当酒精在人体内已达到肝脏代谢饱和的情况,单位时间内只能分解固定浓度的酒精。在此情况下,半衰期和初始浓度A0成正比、和零级消除常数k0成反比:在一级消除的情况下,浓度变化是一个指数下降的过程,单位时间中固定比例的物质被消除。于是在施用某个剂量后,物质的血浆浓度如下:消除速率常数和半衰期的关系是:半衰期由清除率CL(Clearance)和分布体积VD决定:在临床上,这表示在给药、停药或改变剂量后,要经过半衰期的4~5倍时间才够让药物的血浆浓度达到稳定值。例如地高辛的半衰期是24~36小时,则调整药物剂量时要过一周才有最好的效果。所以半衰期较长的药物(例如胺碘酮半衰期约58天)通常会用起始剂量来加速其效果。水在人体内的半衰期约7~14天,受每个人的行为影响,例如大量摄取酒精会降低水的半衰期。这可以用来净化被超重水污染的人,加速体内的水分被干净的水取代。人体分解酒精的速率受限于肝脏中的酒精去氢酶,所以酒清的生物半衰期常常是零级反应。此速率因人而异。有时候速率控制步骤会和其他物质的相同,例如甲醇氧化成有毒的甲醛和甲酸的步骤,所以在甲醇中毒时,可以用乙醇来减缓之。乙二醇中毒也可以用相同的方式处理。对于有些物质,应该把人体分开成不同部位来看,不同部位对相同的物质会有不同的亲合性和半衰期。试图将物质自生物体中完全去除可能会造成局部的负担上升。例如铅中毒的人服用EDTA进行螯合治疗,随然可以提高铅的溶解度,有助于经尿液排除,但过程中铅也更容易进中央神经系统造成损害。
相关
- 利-萨二氏心内膜炎利-萨二氏心内膜炎(Libman–Sacks endocarditis)是一种与全身性红斑性狼疮有关的非细菌性心内膜炎。为红斑性狼疮最常见的心脏病变之一。本疾病最早于1924年由纽约西奈山医院(
- 罗伯·柯霍海因里希·赫尔曼·罗伯特·科赫(德语:Heinrich Hermann Robert Koch,1843年12月11日-1910年5月27日),德国医师兼微生物学家,为细菌学始祖之一,与路易·巴斯德共享盛名。1905年,因结
- IFN-γ1EKU, 1FG9, 1FYH, 1HIG, 3BES· extracellular space· negative regulation of transcription from RNA polymerase II promoter · neutrophil apoptotic process · r
- 孕酮孕酮(英语:progesterone,亦被称为黄体酮、孕甾酮、黄体甾酮、助孕激素、助孕素、黄体素或助孕酮,其缩写为P4,也被称为(孕甾-4-烯-3,20-二酮),是一种内源性类固醇和孕激素性激素,也
- 点点(英语:point,pt),也音译磅因、磅,是印刷所使用的长度单位,用于表示字型的大小,也用于余白(字距、行距)等其他版面构成要素的长度。1 点的长度曾经有过各种定义,当代最通行的是广泛应
- 分化细胞分化(英语:cellular differentiation),是发育生物学的研究课题之一,指的是在多细胞生物中,一个干细胞在分裂的时候,其子细胞的基因表达受到调控,例如DNA甲基化,变成不同细胞类型
- 文化体质人类学 文化人类学 语言人类学 分子人类学 社会人类学 考古学应用人类学 民族志 参与观察 文化相对论文化 • 社会 史前史 • 人类演化 亲属 婚姻 • 家庭 物质文化 种
- 罗马骑士阶级罗马骑士阶级(翻译自拉丁语:Equites),简称骑士阶级,是古罗马共和国时期两个上层阶级中较低等的一个阶级,位列元老阶级之下。虽然该阶级同样被译为中文的“骑士阶级”,但是其实与中
- 植物生殖植物为了延续后代,因此要生生不息不断的繁衍后代,此过程中可以有性繁殖或无性繁殖两大类方式进行。有性生殖由融合产生的后代配子,产生的后代从父或父母的基因不同。无性繁殖利
- 嬉皮士嬉皮士(英语:hippie, hippy)本来被用来描写西方国家1960年代和1970年代反抗习俗和当时政治的年轻人。嬉皮士这个名称是通过《旧金山纪事报》的记者赫柏·凯恩普及的。嬉皮士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