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远兵变,又称十三营兵变,是明朝崇祯元年(1628年)辽东的一场兵变,后为袁崇焕平定。
崇祯元年,宁远十三营的蜀、楚士卒,以张正朝、张思顺为首,歃血为盟,欲讨回欠发的四个月薪饷,他们攻入幕府,捉了巡抚毕自肃、总兵朱梅等,向两人索钱。
毕自肃表示无力支应,事实上在此之前,毕自肃曾经九次向朝廷申报欠饷,朝廷都不理会。其实毕自肃亲兄毕自严是户部尚书,主管财政,因为财政吃紧,也只能不闻不问。
毕自肃被殴打成重伤,头部血流不止,几乎死亡,与士兵感情融洽的兵备副使郭广以身体护卫毕自肃,才保住其性命。郭广为了营救毕自肃、朱梅两人,窃发官库的白银贰万两,又向当地富商借了伍万两,共发了七万两白银才赎回毕、朱二人。郭广救出毕自肃以后,将其载至塔山堡(今辽宁锦西)调养,但毕自肃心灰意冷而自杀。
袁崇焕至辽东督师后,命副将何可刚将兵变首谋张正朝、张思顺等十五人斩杀,又论军法,斩中军吴国琦、罚参将彭簪古,并罢免都司左良玉等。
这场兵变加强了袁崇焕权力,事后,袁奏请崇祯帝取消辽东巡抚、登莱巡抚二职,崇祯帝均同意,尔后辽东大权由袁崇焕亲掌握,以统一事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