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内文
海兽胃线虫 ( spp.),又名异尖线虫、安尼线虫,是属于线虫的一种寄生虫,通体白色,一端略显暗沉,其生命的循环透过鱼类和海洋中的哺乳动物来完成,虽然不能利用人类发育成熟而完成生命周期,也就是无法寄生,但是误食含有幼虫、成虫等未经煮熟的鱼肉,可使用餐者受到感染,而患者则会出现剧烈的腹痛或过敏等反应,因此生鱼片会使用超低温冷冻方式进行消毒。
截至2018年11月14日 (2018-11-14),以下为WoRMS纪录本属的物种及异名:
一般海洋生物的中间宿主为保虫宿主,它们不会有明显的病征,也不会有症状的产生。而在人体内,幼虫黏附胃肠道黏膜或入组织,引起恶心、下痢、呕吐、荨麻疹,等不适症状。
第一次感染时无症状,再感染时会发病。当食用鱿鱼、鲭鱼、�鱼时发疹及荨麻疹。以鱼贝类检查时程阴性,多有海兽胃线虫成原因。
海兽胃线虫寄生时,会在受感染的鱼肉组织产生多种生化物质,即使将鱼肉煮熟后食用,仍会使蠕虫过敏者产生严重过敏反应,常被误认为鱼、虾、蟹类的过敏反应。
寄生发生在胃内时,感染初期的一般治疗为开腹手术或者使用上部消化管内视镜(胃镜)确认消化管黏膜上的虫体后,用提取钳将虫体取出。取除虫体后胃痛立即消失的情况诸多。无特异的治疗药(即特效药)。但,作为抗过敏药有地塞米松,氯苯那敏,泼尼松龙等药物的使用记录报告。
由于生活史包含海洋甲壳类动物、鱼类、哺乳动物,因此幼虫常见于海洋鱼类、回游性鱼类(如:鲑鱼、沙丁鱼)或乌贼等生物体内,较少出现在淡水鱼体内。在2016年1月,在加拿大亚伯达省的卡加里的 Stephen Vaughan 医生在一名报称腹痛的男子胃部㿉疡处发现在进食未经烹煮的三文鱼肉之后残留的海兽胃线虫。它们的最终宿主是海洋哺乳动物,因此幼虫多存在于有大型海洋哺乳动物的海域,如:太平洋、大西洋、北海。
其中间宿主可以是海洋哺乳类、鳕鱼、鲭鱼、鲑鱼、鲔鱼、白带鱼、乌贼等动物。
传染途径上,生食或烹煮不全、用盐腌渍或醋泡的鱼、柠汁腌鱼生及生鱼片,这些都是可能有食入病虫的途径。
公卫防治上,应注重食物完全的煮熟(80℃十分以上),或是食用前冰冻保存(-20℃以下保存至少24小时)。
在食用过生的、烹调不全、用盐或醋腌渍的海洋鱼类后,如出现上腹部或下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呕血、下痢、荨麻疹、胸痛或腹膜刺痛的症状时,需要怀疑可能感染。当幼虫侵入肠胃道黏膜组织,因侵入部位不同,会产生不同症状,侵入胃壁黏膜时,会产生急性上腹部疼痛或呕吐,侵入小肠壁则引发下腹痛及下痢,侵入组织时,会引发全身性过敏反应或荨麻疹同时伴随体内嗜酸性白血球数量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