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操

✍ dations ◷ 2025-02-24 08:40:17 #生年不详,卒年不详,李姓,赵郡李氏,给事中,北齐中书舍人,北齐太守,北齐散骑常侍,北齐黄门侍郎,吏部官员,北周官员,隋朝太守,隋朝刺史,隋朝县子

李元操(?-?),原名孝贞,字元操,为避杨祯的讳改以字行,赵郡柏人县(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人,出自赵郡李氏东祖,北齐、北周、隋朝官员。

李元操的父亲李希礼是北齐信州刺史,家族世代为有声望的族姓。李元操年轻时喜好学习,擅长写文章,在北齐以司徒府参军事为起家官,与弟弟李孝基一起拜见吏部郎中陆昂。陆昂开玩笑的说:“弟弟名叫孝基,哥哥大概被换了吧!”李元操回答说:“季札虽然不才,请求依附子臧,学习他的让国。”陆昂握住李元操的手说:“士大夫固然不妄图出名,我贤必将前程远大。”李元操简约沉静,不随便与宾客来往,与堂兄仪曹郎中李骚、堂兄太子舍人李季节、博陵崔子武、范阳卢询祖是情深谊厚的朋友。李元操后来在射策考试中考中高等,出任给事中,略微升兼通直散骑常侍,作为李翥的副手出使南陈。

李元操的堂姐是昭信皇后李祖娥,堂兄李祖勋的女儿李难胜是废帝高殷的王妃,堂兄李祖钦的女儿一个是齐后主高纬的左娥英,一个是琅邪王高俨的王妃,李祖勋叔叔李骞的女儿是安德王高延宗的王妃。李家各房的儿子女儿大多有才有貌,又因为李祖娥的原因,所以与北齐皇室多次联姻。李元操兄弟都以文章博学并通过自己的努力而显达,以做外戚家族为耻辱。当时黄门侍郎高乾和亲近显要执掌朝政,请求与李元操联姻,李元操拒绝了。高乾和因此与李元操不和,暗中陷害他,李元操被贬为太尉府外兵参军,后来又担任中书舍人。

北齐武平年间,李元操外任博陵郡太守,失意不得志,很快出任司州别驾,后来又再度兼任散骑常侍,作为出使北周的副使。李元操返回后出任给事黄门侍郎,待诏文林馆,假仪同三司。武平五年,李元操因为词翰策令很美,被敕令与中书侍郎李若、李德林另外掌管宣布传达诏令敕命。周武帝宇文邕平定北齐,征召北齐中书监阳休之、吏部尚书袁聿脩、卫尉卿李祖钦、度支尚书元脩伯、大理卿司马幼之、司农卿崔达拏、秘书监源文宗、散骑常侍兼中书侍郎李若、散骑常侍兼给事黄门侍郎李元操、给事黄门侍郎卢思道、给事黄门侍郎颜之推、通直散骑常侍兼中书侍郎李德林、通直散骑常侍兼中书舍人陆乂、中书侍郎薛道衡、中书舍人元行恭、辛德源、王邵、陆开明十八人,命令他们与自己的车驾一起前往长安,周武帝授予李元操仪同三司、小典祀下大夫。周宣帝宇文赟即位后,李元操转任吏部下大夫。隋文帝杨坚担任丞相时,李元操跟随韦孝宽讨伐尉迟迥,因功授上仪同三司,封武安县子。

开皇初年,李元操出任冯翊郡太守,因为触犯皇祖献王杨祯的名讳,于是称字元操。几年后,李元操升任蒙州刺史,官吏百姓安定。自此李元操不再关心文章词赋,有人询问原因,李元操感慨叹息的说:“五十岁的年纪一晃就过,两鬓垂着白发,体力已经衰弱,做官的想法作文的情致,一下全没了,悲哀啊!”但是每逢空闲的日子,李元操总是接待宾客,对着酒樽依着琴瑟而歌,整天寻欢。后来李元操被征拜内史侍郎,与内史令李德林掌管公文信札。李元操没有处理繁剧事务的能力,基本上不处理公务。隋文帝愤怒的谴责李元操,敕令御史弹劾他的事情。李元操因此外任金州刺史,在任内去世,所著文集三十卷流传于世。

《李元操集》,隋朝分为十卷,唐朝分为二十二卷

相关

  • 范畴在哲学中,范畴(希腊语:κατηγορια)概念被用于对所有存在的最广义的分类。比如说时间,空间,数量,质量,关系等都是范畴。在分类学中,范畴是最高层次的类的统称。它既不同于学术
  • 中词不周延中词不周延(英语:Fallacy of the undistributed middle)是一种形式谬误,是因三段论中的中词在大前提或小前提中不周延,而导致论证无效。例句:推理规则:例句分析结果:有效性检验:其他
  • 联邦特区联邦区可指:
  • 左翼国际组织列表已消亡 已放弃共产主义意识形态 已消亡 已放弃共产主义意识形态 已消亡 已放弃共产主义意识形态 已消亡 已消亡 已放弃共产主义意识形态 这是一个左翼国际组织(包括社
  • 比姆森·塔帕比姆森·塔帕(尼泊尔语:भीमसेन थापा,1775年8月-1839年8月5日)是尼泊尔沙阿王朝时期的一位政治、军事人物。他于1806年至1837年担任尼泊尔首相。比姆森原为王宫禁卫,后来
  • 黄马褂黄马褂是清朝的一种官方服饰。马褂也是清朝官员制服的一种,设计上方便骑马时穿着。马褂的颜色和用料皆与穿著者的阶级有关,当中黄色是皇帝的专用产色,只有皇帝近身的侍卫武士,或
  • 金少英 (1914年)金少英(1914年-1984年),男,河南汝南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曾任河南省政协副主席,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 埃勃拉文书埃勃拉文书(英语:Ebla tablets)是指在叙利亚埃勃拉古城中发现的约1800份刻有文字的完整粘土板和数千个碎片。在1974-75年间,意大利考古学家保罗·马蒂尔(英语:Paolo Matthiae)在古
  • 吴乐宝吴乐宝(1983年6月8日-),安徽蚌埠人,男性,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曾任教蚌埠电子学院,因在推特上转发关于中国茉莉花革命的信息而被刑事拘留,后在澳大利亚寻求政治庇护。2011年2月25日,
  • 吴福生吴福生(?-1732年),福建省台湾厦门道台湾府凤山县人,原籍福建漳州府平和县,清朝台湾民变起事者之一。1732年,大甲西社事件爆发,驻军台湾南部凤山的总兵吕瑞麟奉令率军至大甲平变,以致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