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子

✍ dations ◷ 2025-11-08 08:17:09 #星子


星子(Planetesimal)被认为是存在于原行星盘和岩屑盘内的固态物体。

一种被广为接受的行星形成理论是维克托·萨夫罗诺夫(Viktor Safronov)的星子假说,说明行星的形成是由微小的尘埃颗粒经由不断的碰撞和黏合,形成越来越大的个体。当这个个体的直径达到大约1公里的大小,就可以直接经由相互间的重力吸引,更快地形成月球尺度的原行星,成为庞然大物。这就是星子如何经常被定义的。比星子小的物体依赖布朗运动或是气体中的湍流运动,使彼此间能发生足以导致黏合的碰撞。还有,星子也可能在原行星盘的盘面中段尘埃颗粒密集成层的区域,因为经历重力的不稳定而聚集。许多的星子会因为剧烈的撞击而破碎,但是一些最大的星子可能经历这个阶段后仍能存在并继续增长成为原行星,然后成为行星。

一般相信这个时期大约在38亿年前,在经历了后期重轰炸期的阶段之后,大部分在太阳系内的星子不是完全被抛出太阳系外,就是进入距离异常遥远的轨道,例如欧特云,或是被来自类木行星(特别是木星和海王星)规则的重力轻轻的推送而与更大的物体碰撞。少数的星子可能被捕获成为卫星,像是火卫一和火卫二,以及类木行星许多高倾角的卫星。

到今天仍然存在的星子对科学家是非常有价值的,因为它们蕴含了有关我们的太阳系诞生时的讯息。虽然它们的外表的化学组成可能已经被强烈的太阳辐射改变,但内部的成分基本上仍是星子形成时未被碰触过的原始物质。这使每个星子都像“时间胶囊”,它们的结构能告诉我们太阳星云以及我们的行星系统形成时的条件。

参考陨石和彗星。

在英文里,这个字源于数学无穷小量(无限小)的观念,字面上的意义是无限小的行星。

当这个名词被运用在行星形成的中时,有些科学家也会使用星子这个字眼当作为一般的太阳系小天体-像是小行星和彗星-,它们是在形成的过程中被留下的天体。在2006年,居于行星形成领导地位的专家们在会议中决议星子的定义如下:

在现在的太阳系,这些小物体也依据动力学和构成来分类,并且也做了些附带的演变,例如,成为彗星、古柏带天体或特洛依小行星。换言之,一些星子成为其他种类的天体,一旦行星的形成结束,它们就会被赋予有其他不同的名称。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定义没有由国际天文学联合会背书(认可),并且其他的工作小组也许会选择采取同样或采用不同的定义。

相关

  • 愤怒愤怒,或称生气,是一种强烈情绪化的心理状态,通常包含了对个体受到的挑衅、威胁或伤害所产生的不适感及敌对反应。当某一对象愤怒时,会出现如眼、嘴张大,毛发竖起,以及胸部挺起、紧
  • 锣是打击乐器,以金属制成,不同地方有不同的锣。在中国,锣是一种传统打击乐器,亦传至汉字文化圈其他地区,由于是用铜制成,因此又称铜锣。可以分为大锣、小锣、云锣、十面锣等。大锣
  • 陈登陈登(163年-201年),字元龙,东汉徐州下邳郡淮浦县(今江苏省涟水县)人,为名臣陈球的侄孙,徐州名门望族,官至伏波将军,年三十九卒。二十五岁举孝廉,担任东阳县长,爱民如子颇有政绩,此时徐州闹
  • 国立台湾大学文学院国立台湾大学文学院(英语:College of Liberal Arts,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简称台大文学院,为国立台湾大学十一学院之一,前身为创立于1928年的“台北帝国大学文政学部”。
  • 格奥尔基·季米特洛夫格奥尔基·迪米特罗夫·米哈伊洛夫(保加利亚语:Георги Димитров Михайлов;1882年6月18日-1949年7月2日),通常被称为格奥尔基·米哈伊洛维奇·季米特洛夫(俄
  • 安德烈亚斯·阿尔布雷克特安德烈亚斯·J·阿尔布雷克特(英语:Andreas J. Albrecht,1957年-),美国理论物理学家和宇宙学家,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教授和物理系主席。他是暴胀宇宙学的创始人之一
  • 金恒镳金恒镳(1942年-),台湾森林学家、作家、翻译家,爸爸金溟若和哥哥金恒杰、弟弟金恒炜都是作家。在台湾国立台湾大学森林学系取得学士学位,在加拿大取得硕士和博士学位,学术专长是森林
  • 探侦物语 (1983年电影)《探侦物语》(日语:探偵物語、英语:Detective Story)是日本的剧情电影,于1983年由日本东映公司发行。本片是药师丸博子主演的第3部电影。本片由赤川次郎的同名小说改编,故事讲述
  • 勒穆林峰坐标:45°56′24.2″N 7°10′46.4″E / 45.940056°N 7.179556°E / 45.940056; 7.179556勒穆林峰(Le Mourin),是瑞士的山峰,位于该国南部,由瓦莱州负责管辖,属于本宁阿尔卑斯山脉
  • 林添进林添进(Lin Tien Chin ,1979年5月19日-),台湾男性健美运动员。林添进毕业于台湾国立体育大学运动技术学系,求学时期已开始接触健身和健美运动,亦擅长举重及中长跑项目。曾是举重运动员,大学毕业后立即入伍当兵〈宪兵〉。退伍后因肩膀受伤开刀而休养一段时间,至2011年才开始真正接触健美训练,成为健美运动员,2014年参加《世界阿诺健美经典赛》,夺得“75公斤级以下 季军”台湾首位获奖选手2017年参加美国NPC健美职业赛夺得“男子健美全场总冠军”亦创下台湾首位获奖纪录。目前就读国立体育大学竞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