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美神奈川条约

✍ dations ◷ 2025-10-21 04:40:32 #日美神奈川条约
《神奈川条约》(日语:神奈川条約,英语:Kanagawa Treaty)为1854年3月31日(嘉永7年旧历三月初三)江户幕府与美国所缔结的条约,日本通称为《日美和亲条约》(日语:日米和親条約)。签约代表分别为日本方面全权代表林复斋(大学头)和美国方面全权代表东印度舰队司令马休·佩里。条约中主要规定日本必须开放下田与箱馆(今函馆市)两港口与美国通商,并向遇难船只的美国船员提供援助。从幕末的混乱期到明治开头时期,《神奈川条约》是日本不可避免与列强所定立不平等条约中的一部。依此缔结的条约,日本开启了下田及箱馆两港口,日本锁国体制就此崩解。当时日本幕府只曾与南蛮贸易、从未跟英美正式交涉过,因此舰队航途中从澳门找来卫三畏负责汉文书写沟通,至上海则用荷兰出身的波特曼(Anton L. C. Portman)当舰队书记参谋口头谈判。于是美日交涉时采荷兰语与日语相互转译,并以汉文、荷兰文译为日文确认,而形成荷兰文、英文、汉文、日文条约书。日本方面条约批准书原本在幕末江户城火灾中被烧毁;不过美国方面批准书原本仍在,保管于美国国家档案管理局。2004年(平成16年)日美交流150周年记念之际,美国将条约批准书精密复制品致赠日本。条约日文原名所谓“日米”,“日”指日本、“米”指美国(美利坚合众国)。条约缔结时仅名“約條”,称美国为“亜墨利加合衆國”;后正式全名《日本國米利堅合衆國和親條約》。1853年(嘉永6年),在马休·佩里之前一年,美国第十三任总统菲尔莫尔就亲笔写信给幕府要求开国并通商。幕府方面在要求后犹豫了一年,美方面也因此一度打消主意。不过,翌年2月13日(嘉永7年正月十六),美国船只由江户湾(东京湾)入港,再访日本。幕府在武藏国久良岐郡横滨村字驹形(神奈川县横滨市中区神奈川县厅附近、现在位于横滨开港资料馆所在地)设置招待所,协议从开始到终了大约有1个月之久,缔结了神奈川条约,内文全部有12条。之后交渉场所移到伊豆国下田(现静冈县下田市)了仙寺,同年5月25日釐定了神奈川条约细则,据此缔结下田条约(内文全部有13条)。佩里舰队在同年6月1日从下田归国。进一步,归国途中停留在琉球并与琉球国缔结通商条约。据说当时美国在太平洋上进行捕鲸活动以取得价格昂贵的鲸油作为灯油和其他用途,为此需要在日本进行燃料补给,故为了控制燃料价格稳定而签订该条约。另一个目的是为了保障食物和淡水的补给。在那个没有冰箱和其他食物保鲜手段的时代,为了避免脚气病及坏血病病发以及丰富船员就餐口味,新鲜蔬菜和肉类的补充就显得尤其重要。除此之外,建立美国与大清国之间贸易航线的补给港,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神奈川条约》之内容如下所订定:除此之外,下田条约也定立了如下的细则条款:日美神奈川条约定约地(横滨市关内)缔结下田条约时、暂时的美国人休息所设置在了仙寺位于日本下田市的马休·佩里铜像

相关

  • 卡尔·威廉·舍勒卡尔·威廉·席勒(瑞典语:Carl Wilhelm Scheele,1742年12月9日-1786年5月21日),瑞典属波美拉尼亚药剂师及化学家,倾力于纯粹科学的研究,以高超的实验技术发现了氧气和氯气。他从自然
  • 日用品日用品,即日常生活用品,包括家庭用品、厨房用品、个人清洁用具以至家庭电器等。按照用途划分有:
  • C-17C-17“环球霸王III”(英语:C-17 Globemaster III)是美国麦道公司(现为波音)为美国空军研制生产的战略军用运输机,是同时具备战略战术空运能力于一身的短场起降(英语:Short Takeoff a
  • 壬寅学制壬寅学制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制定的第一个新式学制系统,于光绪二十八年(壬寅年,公元1902年)由张百熙所拟定,不过并未实行。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管学大臣张百熙拟定了《钦定学堂章程
  • 笑容笑是一种心理状态的表达。一般情况下笑更多的用来表达高兴和快乐,由脸部肌肉动作为表现方式。它大都是由于人体感官(尤指眼睛、耳朵)接触外界的事物或语言,转变为信息传入大脑皮
  • 枪炮、病菌与钢铁《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Guns, Germs, and Steel: The Fates of Human Societies)是由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生理学教授贾德·戴蒙于1997年所著。此书于19
  • 社群意识社群意识(Sense of community)是社会心理学的一种〔更确切的说,是社区心理学的一种〕,主要关注焦点在于社群的经验,而不是社群的结构、型态、场域定位(setting),或者其他外在的特征
  • 李斯特李斯特是欧美常用姓名用词。著名人物有:“李斯特”亦为英国城市Leicester的其中一种译法;另见李斯特城足球会
  • 钱崇澍钱崇澍(1883年11月11日-1965年12月28日),号雨农,浙江省海宁县人,植物学家,与胡先骕等同为中国近代植物学的主要奠基人。曾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全
  • 瑞澄瑞澂(1863年-1915年),字莘儒,号心如,博尔济吉特氏,满洲正黄旗人,生于北京,为大学士琦善之孙,黑龙江将军恭镗之子。清末政治家,末代湖广总督。瑞澂少年时纨绔成性,与劳子乔、岑春煊并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