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 (经学)

✍ dations ◷ 2025-04-26 13:02:52 #古代汉语,经学

小学是研究中国古代汉语语言、文字的学科,包括音韵学(释音)、文字学(释形)、训诂学(释义)等分支,传统上是经学的一科。

西汉末刘歆始创此词,他继其父刘向《别录》所撰皇室密藏书籍目录《七略·六艺略》中将经类图书分为易、书、诗、礼、乐、春秋、论语、孝经、小学九部。之所以称之为小学,是因为当时的贵族初级学校“小学”中,讲述文字的六书是主要的学习内容。《汉书·艺文志》:“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西汉初年,萧何曾制定以“字”取士的政策,加之焚书坑儒之后古文献不断出现,古文经学兴盛,都为小学的创立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客观条件。

汉代的小学仅包括文字学的内容。到了隋唐时期,小学的范畴中纳入了音韵;五代加入书法、书品;北宋时期首次扩充到训诂学;还有加入蒙学和礼仪的。清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将其涵盖最终定为如今公认的三学。由于清代盛行文字狱,大量学者开始钻研古代文字这类相对安全的题目,形成考据派,小学盛行一时。

清末,在章太炎等倡导下,小学的称谓渐废,被现代西方的语言学、文字学所代替。

西汉在刘歆之后,真正奠定了小学学术基础的是编《训纂》、《方言》的扬雄和编《苍颉训纂》、《苍颉故》的杜林。此外还有作《凡将篇》的司马相如、作《急就篇》的史游。汉初成书的《尔雅》是训诂学开山之作。

东汉许慎作《说文解字》,标志着当时小学的最高成就。刘熙所著《释名》也是一部训诂学代表著作。

相关

  • 薄膜薄膜材料是指厚度介于单原子到几毫米间的薄金属或有机物层。电子半导体功能器件和光学镀膜是薄膜技术的主要应用。一个很为人们熟知的表面技术的应用是家用的镜子:为了形成反
  • 卢格杜努姆卢格杜努姆(拉丁语:Lugdunum)是一个高卢城市,即现今的法国里昂。卢格杜努姆于公元前43年由卢修斯·穆那特斯·普兰古斯(英语:Lucius Munatius Plancus)作为古罗马殖民地而建。公元
  • 李吉均李吉均(1933年10月9日-),中国自然地理与地貌学家。出生于四川彭县。195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理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兰州大学地理系教授。曾任兰州大学地
  • 商品农业精耕细作(英语:intensive farming),或简称精耕,指农业上采取各种手段,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以取得最大限度产出的耕作方式。东亚是世界上典型的精耕细作农业区,与北美粗放农业有所
  • 补斯可胖丁基东莨菪碱(Hyoscine butylbromide),商品名补斯可胖(Buscopan),是一种用于治疗腹部绞痛、食道痉挛(英语:esophageal spasm)、肾绞痛,以及膀胱过动症的药物。本品也可用于临终(英语:End
  • 电子设计自动化电子设计自动化(英语: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缩写:EDA)是指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来完成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芯片的功能设计、综合、验证、物理设计(包括布局、布线、
  • 克虏伯克虏伯(Krupp)是19到20世纪德国工业界的一个显赫的家族,其家族企业克虏伯公司是德国最大的以钢铁业为主的重工业公司。在二战时德国陆军为了要反击苏军所以要制造出P1000超级重
  • 伊玛目·朋佐尔伊玛目·朋佐尔(印尼语:Tuanku Imam Bonjol,1772年-1864年11月6日)一译彭佐尔伊曼。是19世纪一位印度尼西亚抗荷斗争领袖。原名“穆罕默德·沙哈布”(印尼语:Muhammad Shahab),因在苏
  • 浙江语言浙江的汉语分布情况较为复杂,境内三大汉语变体为吴语、闽语和徽语。吴语是境内使用人口比例最高的汉语分支,省内第二大方言为闽语,闽南话使用人口主要分布在平阳县西部、苍南县
  • 阿尔方斯·德·拉马丁阿尔方斯·马里·路易斯·普拉·德·拉马丁(Alphonse Marie Louise Prat de Lamartine,1790年10月21日-1869年2月28日)生于勃艮地马孔。法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作家和政治家。他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