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地裔美国人

✍ dations ◷ 2025-09-11 00:18:11 #海地裔,各族群美国人,海地-美国关系

海地裔美国人是生活在美国的海地人。海地人在美国多居住在佛罗里达州南部尤其是坦帕和奥兰多。此外,他们已经在纽约市,波士顿,费城和华盛顿特区等东岸主要城市以及美国中西部落户。大多数海地裔美国人是20世纪后期迁移到美国的移民或他们的后代。

2009年,美国人口普查估计有83万海地裔美国人居住在美国 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和七十年代,许多海地人移民到美国,逃避爸爸医生弗朗索瓦·杜瓦利埃和他儿子娃娃医生让-克洛德·杜瓦利埃的统治。海地政治动荡,经济贫困和自然灾害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移民理由。

在18世纪,由于甘蔗产量大,法属圣多明戈殖民地是加勒比地区最富有的。这种财富集中在少数法国和欧洲种植园主手中,他们利用撒哈拉以南西非的黑奴劳动力来种植,收获和加工作物。从1791年开始,奴隶(占圣多明戈90%左右的人口)反抗他们的主人,与入侵部队作战,并强迫法国废除奴隶制。

当法国后来企图重新实行奴隶制时,前奴隶于1804年再度起义并获得独立,宣布海地共和国为西半球第二共和国。然而,叛乱对国家经济构成破坏。许多富有的殖民者离开了,他们都是白人,而且是自由的人。自由人想耕作自己的土地,而不是经营种植园。许多来自圣多明各的难民与他们的奴隶一起移民到美国,特别是新奥尔良地区,他们在那里加强了现有的法语和非洲人口。尽管法国和讲西班牙语的加勒比地区(古巴,圣多明各和波多黎各)是许多移民的主要目的地,但美国却是一个更受欢迎的目的地。

虽然19世纪初大多数海地移民来自上层阶级,但持续的贫穷状况以及政治动荡最终促使许多下层海地人移民。总的来说,海地历史上有四个时期大规模移民到美国:19世纪之交的第一波,在美国占领海地之后,在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为了逃避杜瓦利埃政权, 2004年推翻让-贝特朗·阿里斯蒂德的政变后的动荡。

由1957年至1986年,杜瓦利埃父子统治海地时,对反对派和嫌疑分子的政治迫害导致许多海地专业人士,中产阶级和学生移民到其他国家。海地人在许多国家如美国,墨西哥,波多黎各,法国,多米尼加共和国和加拿大(主要是蒙特利尔)寻求政治庇护或永久居民身份。从1977年到1981年,有6万名海地人在南佛罗里达州登陆,其中许多人住在小海地附近。

20世纪后期,海地出现了巨大的人才流失,数以千计的医生,教师,社会工作者和企业家搬到了纽约市和迈阿密。其他海地人在餐馆和音乐商店工作。 1986年,来到美国寻求政治庇护的4万名海地人获得了永久居民身份。 1991年,又有一波海地船民。但克林顿总统的行政当局试图阻止海地移民。人们被拘留和(或)被送回海地。尽管如此,从1995年到1998年,5万名海地人获得了暂时的合法身份。

以腐败和恐吓为特​​征的政治冲突导致许多海地人离开这个岛屿,寻求更好的生活机会。另外,大部分移民来自贫困群众,海地富裕阶层和穷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由于受到较少教育的影响,许多海地裔美国人在这方面遇到了困难。

今天,佛罗里达州是海地移民人数最多的国家。2000年,佛罗里达有182244名外国出生的海地人,占海地裔美国总人数的43.5%。纽约拥有海外出生的海地人口第二多,有125475人,占总数的30%左右。海地非法移民继续企图到达佛罗里达海岸,并经常被美国海岸防卫队掠夺;他们经常遣返。民权组织对这种待遇提出了抗议,指出自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来,古巴难民获得了庇护。

最近的海地移民说海地克里奥尔语,不是熟悉就是在学习英语。 在海地,尽管法语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官方语言,但大多数海地人在日常生活中只会说克里奥尔语。大多数本地出生的海地裔美国人可流利地讲英语 ,许多移民也是如此。

大多数海地裔美国人,就像他们在海地的同胞一样,都是罗马天主教徒。一些较小的新教教派和摩门教在海地裔美国人也有人信仰。有些人信仰巫毒教,宗教在海地裔美国人的生活中非常重要。

Data Access and Dissemination Systems (DADS). "American FactFinder - Results". census.gov.

相关

  • 2006年联合国秘书长选举科菲·安南潘基文2006年联合国秘书长选举旨在选出一名新任联合国秘书长,以接替任期将于2006年12月31日结束第二届任期的时任秘书长科菲·安南。此次选举共有七名候选人,来自韩
  • 导电体导体(conductor)为能够让电流通过的材料,依其导电性,能够细分为超导体、导体、半导体及绝缘体。在科学及工程上常用利用欧姆来定义某材料的导电程度。它们使电力极容易地通过它
  • 安芷生安芷生(1941年2月25日-),湖南芷江人,祖籍安徽六安,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研究领域包括黄土、第四纪地质与全球变化等。安芷生196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1966年毕业于中国
  • 妄想 (消歧义)妄想可以指:
  • 杨方兴杨方兴(?-1665年),字浡然,清初大臣。辽东广宁卫(今辽宁北镇)人。原为诸生,天启二年(1622年)广宁之战时归顺女真,皇太极命其掌书记,考试中孝廉,授予牛录额真之头衔,又提拔为内秘书院学士,参与
  • 迈克尔·鲍威尔迈克尔·鲍威尔(Michael Latham Powell ,1905年9月30日-1990年2月19日)是一位英国导演,也是英国电影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导演之一。迈克尔·鲍威尔与匈牙利籍的导演艾默利·普莱斯柏
  • 沙木胡索特沙木胡索特(1857年-1930年6月6日),第九代哈密扎萨克和硕亲王。沙木胡索特是哈密扎萨克和硕亲王伯锡尔王府塔尔台吉之子。童年沙木胡索特因躲避战乱而居于天山山区,被牧羊老妇抚养
  • 比通港比通港(印尼语:Pelabuhan Bitung)缩写BIT,是印度尼西亚北苏拉威西省比通市的海港,是印尼比通经济特区的一部分,由印尼港口公司(英语:Indonesia Port Corporations)经营。印尼政府通过
  • 晋西北1940年冬季战役 大日本帝国 八路军 第1军 晋西北1940年冬季战役,中国亦称晋西北1940年冬季反“扫荡”,是中国抗日战争中中日双方发生的战役。八路军作战217次,缴获各种枪55支、破坏公路125公
  • 佐仓孙三佐仓孙三(1861年-1941年),号达山,日本福岛县二本松市人,精通汉文,为明治、大正年间活跃的中国问题评论家。曾来台湾担任过台湾总督府学务部员、警保课高等警务挂长、凤山县打狗警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