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文庆

✍ dations ◷ 2025-02-23 14:35:12 #沈文庆
沈文庆(1945年8月21日-),生于上海,中国实验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核物理学会理事长。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国家“973”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放射性核束物理和核天体物理”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副所长,上海分院院长。

相关

  • 脱臼脱臼是指骨头末端因跌倒或骨头受撞击等外力影响而脱离关节的位置,常发生在臀部、肩膀(肩脱臼)、肘部、指头和膝盖(膝关节脱位)。意外脱臼时须将患处以夹板或吊带等物固定,不可贸然
  • 卡介苗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Guérin,简称BCG,中文名称来自于其发明者卡氏-介氏)是一种最初被用于预防结核病的疫苗。在结核病常发的国家,常推荐健康的婴儿在出生时候尽快接受一剂
  • DIBP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isobutyl phthalate,DIBP)可由异丁醇和邻苯二甲酸酐进行酯化反应来制备。结构式为C6H4(COOCH2CH(CH3)2)2。折射率为1.488-1.492(20 ℃,D)。DIBP是无味增塑剂,
  • 冖部,就汉字索引来说,是为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十四个(两划的则为第八个)。冖部归于二划部首,通常是从上方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可用者将部首归为冖部。用布巾覆盖物体,
  • 巴洛克巴洛克艺术(意大利语:Barocco,英语:Baroque,法语:Baroque)是欧洲17世纪时的一种艺术风格,运用夸张的运动性和清晰可辨的细节在雕塑、绘画、建筑、文学、舞蹈和音乐等领域来营造戏剧
  • 卢布尔雅那卢布尔雅那(Ljubljana,斯洛文尼亚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
  • 富马酸延胡索酸(Fumaric Acid),又名富马酸、紫堇酸或地衣酸,即反丁烯二酸(IUPAC名为(E)-丁烯二酸),是一种无色、易燃的晶体,由丁烯衍生出的羧酸。它的化学式是C4H4O4。燃烧延胡索酸会释
  • 鬼火鬼火古称“粦”(音“临”)。古人认为的“粦”是古战场人马尸体的血,经年落入草木后产生的奇特物质。与人接触即会发光,进入空气会产生鬼火。现代科学证明是动物骨骼进入地下发生
  • 梅农盖梅农盖是安哥拉中部的城镇,也是库安多古班哥省的首府,距离罗安达1,051公里、奎托342公里,海拔高度1,354米,每年平均降量量1,015毫米,2010年人口32,203。坐标:14°40′00″S 17°42
  • 核废料玻璃化放射性废料是一种包含放射性物质的废料,一般在如核裂变一类的核反应中产生。事实上,一些不与核工业直接关联的的产业在各自的生产活动中也会排放出一定量的放射性废料。放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