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尔纳·海森伯

✍ dations ◷ 2025-07-03 12:44:18 #1901年出生,1976年逝世,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德国诺贝尔奖获得者,马克斯·普朗克奖章获得者,英国皇家学会院士,普鲁士科学院院士,德国物理学家,量子物理学

维尔纳·海森伯(德语:Werner Heisenberg,1901年12月5日-1976年2月1日),德国物理学家,量子力学创始人之一,“哥本哈根学派”代表性人物。1933年,海森伯因为“创立量子力学以及由此导致的氢的同素异形体的发现”而获得1932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他对物理学的主要贡献是给出了量子力学的矩阵形式(矩阵力学),提出了“不确定性原理”(又称“海森伯不确定性原理”)和S矩阵理论等。他的《量子论的物理学原理》是量子力学领域的一部经典著作。

维尔纳·海森伯1901年12月5日出生于德国维尔茨堡,1920年从慕尼黑的一所中学毕业后,在慕尼黑大学学习物理学,师从阿诺·索末菲、威廉·维恩等,1922年冬天转去哥廷根大学,师从马克斯·玻恩(195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詹姆斯·弗兰克(19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大卫·希尔伯特。1923年他在慕尼黑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去哥廷根大学担任玻恩的助手,1924年获得大学任教资格。

从1924年至1927年,海森伯在哥廷根担任讲师。1924年9月17日至1925年5月1日,由于一项国际教育委员会洛克菲勒基金会奖学金的支持,海森伯与哥本哈根大学物理主任玻尔进行研究。之后他回到哥廷根和尼尔斯·玻尔(19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共事并共同发表了矩阵力学。1926年又前往哥本哈根大学教授理论物理学。1927年,发展了海森伯不确定性原理,为后来知名的哥本哈根诠释奠定了基础,于同年,年仅26岁的海森伯被任命为莱比锡大学的教授,他的第一篇论文发表于莱比锡。1929年,他又前往美国、日本和印度巡回讲学。1941年成为柏林洪堡大学的物理学教授和物理研究所主任。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和其他德国物理学家作为囚犯,被美国军队送往英国Farm Hall(英语:Farm Hall)。1946年重返德国后,他和他的同事们重建了哥廷根物理研究所,该研究所在1948年改名为马克斯-普朗克物理学研究所。1948年他在英国剑桥讲学数月,1950年和1954年又应邀前往美国讲学,1955年冬天他在苏格兰的圣安德鲁斯大学教书,这些课程后来出版成书。1955年作为马克斯-普朗克物理学研究所的主任,与研究所一起迁往慕尼黑,1958年成为慕尼黑大学的物理学教授,他的研究所被改名为“马克斯-普朗克物理学和天体物理学研究所”(现为马克斯-普朗克天体物理学研究所)。

海森伯爱好经典音乐,是个出色的钢琴手,1937年与伊丽莎白·叔本华(Elisabeth Schopenhauer)结婚,生有7个孩子,居住在慕尼黑。海森伯在1976年2月1日因癌症于家中逝世。

海森伯的名字一直都和他的量子力学理论联系在一起,这一理论发表时他年仅23岁,他也因为提出这一理论及其应用(尤其是氢的自旋异构体发现),获得了1932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1933年颁发)。

海森伯提出的新理论,是完全基于对原子辐射的观察,他认为,在某一个给定的时间点,一个电子所处的位置是无法确定的,也无法跟踪它的轨迹,所以玻尔假定的电子轨道并不存在;诸如位置、速度等力学量,无法用通常的数字来描述,但可以用抽象的数学结构即矩阵来表达,海森伯用矩阵形式给出了他的新理论(矩阵力学)。

此后,海森伯又提出了著名的“不确定性原理”(又称“海森伯测不准原理”),在一个量子力学系统中,一个运动粒子的位置和它的动量不可被同时确定,位置的不确定性 Δ x {\displaystyle \Delta x} 和动量的不确定性 Δ p {\displaystyle \Delta p} 是不可避免的,它们的乘积不小于 h / 4 π {\displaystyle h/4\pi } h {\displaystyle h} 为普朗克常数),这些误差对于人类来说虽然是微小的,但是在原子研究中并不能被忽略。

在莱比锡期间,海森伯为原子核物理学做出了重要贡献,为基本粒子理论引入了内部对称量子数(1932年,1933年),发展了一种铁磁性理论(1928年),和沃尔夫冈·泡利对量子场论进行了开创性研究工作。海森伯和约翰·惠勒同为S矩阵(1942年,1944年)之父,他很早就研究了量子场论的基本长度模型(1938年)。1940年代,他还研究了宇宙射线及其产生的离子碎片,导致不久后在英国发现了第一个介子。

1957年起,海森伯的研究兴趣转向了等离子体物理和高热原子核反应问题,并与日内瓦国际原子物理研究所紧密合作,他担任该研究所的科学政策委员会主席,并一直是该委员会的成员。在他于1953年成为洪堡基金会主席后,为基金会做了很多促进工作,他邀请各国科学家来德国,并协助他们在德国开展研究工作。

1953年起,他的理论工作偏向基本粒子的统一场论,这对于他来说,是理解基本粒子物理学的关键。

除了获得马克斯·普朗克奖章、德国联邦十字勋章等奖章,诺贝尔物理学奖等奖项外,海森伯还被布鲁塞尔大学、卡尔斯鲁厄大学和布达佩斯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头衔。他是伦敦皇家学会的会员、以及哥廷根、巴伐利亚、萨克森、普鲁士、瑞典、罗马尼亚、挪威、西班牙、荷兰、罗马、美国等众多科学学会的成员,德国科学院和意大利科学院的院士。1953年成为洪堡基金会的主席。

海森伯曾经是德国核武器开发计划研制的参与者,不过纳粹德国自始至终都没有能力将核武器从理论变为现实。海森伯本人提供的一种说法称,他其实并不信任希特勒政权,因此在尽力拖延纳粹德国的研究计划。但曼哈顿计划重要领导人古德施密特等一些人对这种说法嗤之以鼻,这也被称之为“海森伯之谜”。

1901年:伦琴 / 1902年:洛伦兹、塞曼 / 1903年:贝克勒、皮埃尔·居里、玛丽·居里 / 1904年:瑞利 / 1905年:菲利普·莱纳德 / 1906年:汤姆孙 / 1907年:迈克耳孙 / 1908年:李普曼 / 1909年:马可尼、布劳恩 / 1910年:范德瓦耳斯 / 1911年:维恩 / 1912年:达伦 / 1913年:昂内斯 / 1914年:劳厄 / 1915年:劳伦斯·布拉格、亨利·布拉格 / 1917年:巴克拉 / 1918年:普朗克 / 1919年:施塔克 / 1920年:纪尧姆 / 1921年:爱因斯坦 / 1922年:玻尔 / 1923年:密立根 / 1924年:西格巴恩 / 1925年:弗兰克、赫兹

1926年:让·佩兰 / 1927年:康普顿、威耳逊 / 1928年:理查森 / 1929年:德布罗意 / 1930年:拉曼 / 1932年:海森伯 / 1933年:薛定谔、狄拉克 / 1935年:查德威克 / 1936年:赫斯、安德森 / 1937年:戴维孙、汤姆孙 / 1938年:费米 / 1939年:劳伦斯 / 1943年:施特恩 / 1944年:拉比 / 1945年:泡利 / 1946年:布里奇曼 / 1947年:阿普尔顿 / 1948年:布莱克特 / 1949年:汤川秀树 / 1950年:鲍威尔

1951年:考克饶夫、沃尔顿 / 1952年:布洛赫、珀塞尔 / 1953年:泽尔尼克 / 1954年:玻恩、博特 / 1955年:兰姆、库施 / 1956年:肖克利、巴丁、布拉顿 / 1957年:杨振宁、李政道 / 1958年:切连科夫、弗兰克、塔姆 / 1959年:塞格雷、张伯伦 / 1960年:格拉泽 / 1961年:霍夫施塔特、穆斯堡尔 / 1962年:朗道 / 1963年:维格纳、梅耶、延森 / 1964年:汤斯、巴索夫、普罗霍罗夫 / 1965年:朝永振一郎、施温格、费曼 / 1966年:卡斯特勒 / 1967年:贝特 / 1968年:阿尔瓦雷茨 / 1969年:盖尔-曼 / 1970年:阿耳文、奈尔 / 1971年:伽博 / 1972年:巴丁、库珀、施里弗 / 1973年:江崎玲于奈、贾埃弗、约瑟夫森 / 1974年:赖尔、休伊什 / 1975年:玻尔、莫特森、雷恩沃特

1976年:里克特、丁肇中 / 1977年:安德森、莫特、范扶累克 / 1978年:卡皮察、彭齐亚斯、威尔逊 / 1979年:格拉肖、萨拉姆、温伯格 / 1980年:克罗宁、菲奇 / 1981年:布隆伯根、肖洛、西格巴恩 / 1982年:威耳孙 / 1983年:钱德拉塞卡、福勒 / 1984年:鲁比亚、范德梅尔 / 1985年:克利青 / 1986年:鲁斯卡、宾宁、罗雷尔 / 1987年:贝德诺尔茨、米勒 / 1988年:莱德曼、施瓦茨、施泰因贝格尔 / 1989年:拉姆齐、德默尔特、保罗 / 1990年:弗里德曼、肯德尔、泰勒 / 1991年:德热纳 / 1992年:夏帕克 / 1993年:赫尔斯、泰勒 / 1994年:布罗克豪斯、沙尔 / 1995年:佩尔、莱因斯 / 1996年:李、奥谢罗夫、理查森 / 1997年:朱棣文、科昂-唐努德日、菲利普斯 / 1998年:劳夫林、施特默、崔琦 / 1999年:胡夫特、韦尔特曼 / 2000年:阿尔费罗夫、克勒默、基尔比

2001年:康奈尔、克特勒、威曼 / 2002年:戴维斯、小柴昌俊、贾科尼 / 2003年:阿布里科索夫、金兹堡、莱格特 / 2004年:格娄斯、波利策、韦尔切克 / 2005年:格劳伯、霍尔、亨施 / 2006年:马瑟、斯穆特 / 2007年:费尔、格林贝格 / 2008年:南部阳一郎、小林诚、益川敏英 / 2009年:史密斯、博伊尔、高锟 / 2010年:海姆、诺沃肖洛夫 / 2011年:珀尔马特、施密特、里斯 / 2012年:阿罗什、瓦恩兰 / 2013年:恩格勒、希格斯 / 2014年:赤崎勇、天野浩、中村修二 / 2015年:梶田隆章、麦克唐纳 / 2016年:索利斯、霍尔丹、科斯特利茨 / 2017年:魏斯、巴里什、索恩 / 2018年:阿什金、穆鲁、斯特里克兰 / 2019年:皮布尔斯、奎洛兹、麦耶

相关

  • 自闭症光谱自闭症谱系(英语:Autism spectrum)是一种心理状况的谱系障碍,亦称自闭症谱系障碍(英语: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简写ASD;或autism spectrum conditions,简写ASC)或泛自闭症障碍,描述
  • 持有自动化输出内容的版权原创性门槛(Threshold of originality)是起源于英美法系中的一个著作权法概念,用来检验某一事物是否能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是作品,而不是作品中所包含的概念
  • 高血钾症高钾血症(拉丁语:hyperkalemia、hyperkalaemia),即生物体内血中含钾离子(K+)含量过多。人体 95%的钾元素位于细胞内,仅 5%位于血液中,而钠钾泵正是保持此浓度差的主要机制。血清正常
  • Tollens试剂银氨溶液(英语:Tollens' reagent),也称氢氧化四氨合银、苛性银、多伦试剂、吐伦试剂、土伦试剂,指含有二氨合银(I)离子(+)的水溶液,一般由硝酸银或其他银化合物与氨水反应制取,用作银
  • 拉斯塔法里拉斯塔法里运动(Rastafari movement),又被称为拉斯塔法里教(Rastafarianism),是1930年代起自牙买加兴起的一个黑人基督教宗教运动与社会运动。这项运动没有中心领袖,信徒之间有非常
  • 芭乐番石榴(学名:Psidium guajava),台湾称为“芭乐”,为热带、亚热带水果,原产美洲。番石榴是热带乔木或灌木,原产于中美洲墨西哥到南美洲北部,被引入到世界各地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取果
  • 展开入侵纳粹德国 斯洛伐克共和国瓦尔特·冯·布劳希奇 费多尔·冯·博克 格尔德·冯·伦德施泰特 斐迪南·查特罗什(英语:Ferdinand Čatloš)米哈伊尔·科瓦列夫(英语:Mikhail Kovalev)
  • 阿芙佳朵阿芙佳朵(Affogato,另译阿法奇朵,意大利语“淹没”)是一种近乎甜点的饮料,一杯阿芙佳朵包括杯底的意大利浓缩咖啡和覆盖在上面的冰淇淋,为了增加甜味和促进口感,常会向里面加入焦糖
  • 沪尾鸡笼长官鸡笼淡水长官为台湾西班牙统治时期,西班牙设于台湾北部的统治官职名称,首任长官为1626年攻下北台湾的伐尔得斯(Antonio Carreño de Valdes)。包含台湾远征军统帅伐尔得斯,1626年
  • MS WordMicrosoft Word是微软公司的一个收费文字处理应用程序,最初在1983年由Richard Brodie为了运行DOS的IBM计算机而编写的,随后的版本可运行于Apple Macintosh(1984年)、SCO UNIX和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