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固醇生成因子1

✍ dations ◷ 2025-08-13 05:08:04 #位于9号人类染色体的基因,核受体

1YOW、​1ZDT、​4QJR、​4QK4

NM_004959

NM_139051、NM_001316687

NP_004950
NP_004950.2、XP_005251928.1、XP_011516757.1

NP_001303616、NP_620639

类固醇生成因子1(英语:steroidogenic factor 1,缩写SF-1)是一种参与性别决定的转录因子,涉及生殖腺与肾上腺。这一蛋白由NR5A1基因编码,属于核受体超家族,位于9号染色体长臂段的位置33.3。SF-1最初发现于其能调节CYP450类固醇羟化酶的表达,因而得名,之后又发现了参与调控许多相关基因。

SF-1最早在肾上腺皮质的类固醇生成细胞中被鉴定出具有调控类固醇生成酶活性,此后又发现在其它类固醇生成细胞中的活性:

相关

  • 可可脂可可脂(cocoa butter),也称作“可可油”,是在制作巧克力和可可粉的过程中自可可豆榨取的天然植物性可食用油脂,它占可可豆50-57%的重量,并赋予了巧克力独特的入口即化口感。可可脂
  • 焯(俗写灼),也叫焯水、飞水,是烹调的一种手法,即将被烹调的原料在开水或者清汤中暂短烫一下的处理过程。通常需要焯水的情况是,有腥臭味道的肉类,有苦味的蔬菜和需要保鲜增绿的蔬菜
  • 480110 数学 120 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 130 力学 140 物理学 150 化学 160 天文学 170 地球科学 180 生物学210 农学 220 林学 230 畜牧、兽医科学 240 水产学310 
  • 泻利盐泻利盐,又名七水镁矾是一种常见的矿物,它属于不含异样正离子的水合硫酸盐。它的化学成分是七水硫酸镁(MgSO4·7H2O)。结晶时它呈斜方晶系,往往形成粒状或者皮状的晶体,很少也形成
  • 阿维菌素阿维菌素(英语:Avermectin)是一种十六元大环内酯衍生物,作为强力的驱虫药和杀虫剂使用。阿维菌素是一种天然化合物,由链霉菌(Streptomyces avermitilis)发酵产生,这是一种土壤放线菌
  • 阿尔菲耶里维托里奥·阿尔菲耶里伯爵(意大利语:conte Vittorio Alfieri,1749年1月16日-1803年10月8日)是意大利剧作家和诗人。他被誉为“意大利悲剧的奠基人”。阿尔菲耶里于1749年1月16日
  • 极子极子是在凝聚态物理中使用的准粒子,用于理解固体材料中电子和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Lev Landau于1933年首次提出极化子概念来描述在电介质晶体中移动的电子,其中原子从其平衡
  • 龙虾科龙虾科(学名:Palinuridae)是甲壳亚门十足目抱卵亚目无螯下目中的一个科,它有约45个种。与龙虾科最接近的是蝉虾科,两者同属无螯下目。属于龙虾科的属包括真龙虾属、岩龙虾属、脊
  • 食醯食醯是朝鲜半岛传统甜米露,通常视作饮料和甜点。其不仅包含发酵的液体成分,还留有一些沉淀的米粒和松子。食醯与甘酒类似,然而酒精含量远不及甘酒。
  • 蛲虫感染蛲虫感染(Pinworm infection),或称蛲虫病(enterobiasis),是一种因为蛲虫而导致的人类寄生虫疾病(英语:human parasitic disease)人类寄生虫病'。最常见的症状为肛门周围的强烈骚痒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