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广钦

✍ dations ◷ 2025-04-12 07:29:23 #1892年出生,1986年逝世,惠安人,黄姓,台湾战后福建移民,禅僧,台湾净土宗出家众,台湾佛教出家男众

释广钦(1892年-1986年),俗名“黄文来”,法名“照敬”,字“广钦”,以字行,福建泉州惠安县人,台湾著名的佛教出家众,其信徒经常尊称为“广钦法师”、“广钦禅师”、“广钦老和尚”、“广公上人”、“钦公上人”、“果子师”(水果师)。

清光绪十八年壬辰(1892年)出生于福建惠安,自小入伽蓝,为沙弥。

一直于佛寺以未受戒小沙弥从事劳务工作的广钦,在他人引介下,越几年即前往泰国及柬埔寨等两地的华人地区就业。因为工作地点不是佛教庙宇,从事工作也是与佛教事务无关的商店打杂,因此这段时间可说是广钦的短暂还俗生活。1926年间,广钦与人结队上山伐木,多名伐木同事乘轻便车因翻落山谷身亡。幸未乘坐的广钦于逃过横难后,重新顿悟佛理。并于事故发生不久后,回转中国福建泉州,再度投入佛门修行(时年34岁)。

1927年,35岁的广钦,于中国福建泉州承天寺受戒出家。因本来该寺主持瑞芳法师去世,而由新主持转尘法师剃度,并由该法师赐法名“照敬”,并取一别字“广钦”。

在受戒时程上,各传记叙述不一,也有文献指出,广钦回泉州后仍从事劳役工作,直至42岁左右才受戒剃度。不过,确定的是,他剃度之后除了挂单苦行于福建各佛教庙宇外,也隐居福建泉州清源山山洞,以坐禅修定的生活方式长达七年。在此期间,他仍未于此时程借助佛经而识字,以诵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的念佛法门为其修行根据。因此在成名之后,他也未曾讲过一部经。另外,他受戒地方(承天寺)及后来多处挂单所在,都是用“参究方法彻见本有佛性为宗旨”禅寺,因此被人在此阶段归类为禅宗法师。

广钦最大的成就在于1948年(时年56岁)后的台湾佛教宣扬工作,其虽不识字、不同于同时期在台宣教的中国佛教僧侣,但他凭着苦修挂单的身教宣扬,成为台湾最知名的佛教僧侣之一,也于台湾创立多间佛寺。

关于广钦的佛教神通与传说相当多,例如传说他1947年-1964年于台多次入定,并于修行期间仅以山林野生水果果腹,未尝食其他种类食物。因此台湾民间以台湾话尊称其为“果子师”。而“伏虎师”一名之由来,乃因曾在山洞中坐禅念佛,终因米粮食尽,改以野果充饥,山中时有猴虎出没,然时日一久,倒也相安,于是有虎皈依、猴献果之奇事。

早年在大陆,曾因入定约四个月之久,被上山砍柴的樵夫误以为他已往生。樵夫到广老的寺庙里通报,住持和尚就带了弟子,并请人准备柴火,准备将他火化。但这种事鲁莽不得,住持师为慎重计,写信请当代高僧弘一大师来鉴定生死。当时弘一大师在福建永春弘法,知道消息以后,马上表示不可以轻举妄动。弘一大师到了以后,在广老的附近观察一番,赞叹道:“此种定境,古来大德亦属少有。”然后在广老的面前轻轻地弹指三下,过了不久,广老就出定而与大众见面。弘一大师见广老出定就马上告罪,并引众下山,解除了一场灾劫,使广老得以不在当时付之一炬。

在广钦老和尚的问答录里,有这么一段有耐人趣味的谈话。有一个弟子问广钦老和尚说:师父,听说您有神通,没有的话,为什么您会先知道好多东西?到底您是否有神通?广钦老和尚答:我有呷就有通(我有吃就有通,指大小便通)

民国七十五年(1986年)2月13日,广钦以95岁高龄圆寂于一手创办的高雄妙通寺,圆寂以前,行不用拄杖,不用人搀扶,身体轻健,动作敏捷。

台湾战后时期,持续佛教修行的广钦法师因为见到台湾佛教受台湾日治时期期间神道教、日本佛教的介入而“僧俗不分”、不如往昔,所以发愿渡海改善此一情况。1948年,他依诺成行传灯于台湾,并先后于该地多处创立佛寺,如:台北县新店狮头山山脚的广明寺与土城天上山山腰的承天禅寺、万里的金海禅寺等。而很多人认为,来台宣教的中国大陆僧侣中,虽学历、博闻高于他的人甚多,不过因为广钦的闽南语母语与大部分台湾民众相通,因此他能在宣教上较无隔阂的情况下,达到比其他大陆僧侣(如:白圣、道安、灵源、道源、东初、印顺)更高的佛教宣扬成就。

广钦最广为人知的宣扬佛教方式,除了身居僻野不倒单(不平躺睡觉,头陀行)的苦行方法之外,最多的所谓开示方式,即常劝告在家众要实行素食主义。他最常告诫来访“请示”者的佛教法语即为:“念佛!不要吃肉!”
一、不必苦读经文;二、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三、素食:这简单的汉传佛教法门,至今仍深深影响台湾绝大部分的佛教信众。至今仍有许多人认为,广钦之最大成就,在于借此让台湾佛教界重新认同汉传佛教文化。其中影响较深的不仅禅宗也包含净土宗等。

弘法最好就是要由有德行的、为人敬重的长老们来开导、提倡。对于本修禅宗法门的广钦而言,他不谈理论、仅要求信众吃素念佛的务实教授,与本身苦行的做法,除了带来佛教的清高近民形象之外,也符合净土宗的宣教法门。事实上,广钦也多次揭橥过“净土就是禅”的说法。

至今,台湾宗教研究人士仍认为广钦对净土宗的贡献颇大,尤其在早期的台湾北部,广钦法师与李炳南在家居士及煮云法师,并称三大净土代表人物。

广钦并不提倡由佛教徒募款以“造高佛像、万佛像”的宣扬佛教方式,他认为“只管念佛、苦行、粗衣淡饭,自然有人供养,比他们装佛像的苦行方式还好。”也最能达到宣教结果。广钦创建较知名的广明寺(新店)或承天禅寺(土城)虽然都是富者为了供养广钦而出钱购地建成的,之后,也利用此方式建成了碧潭寺、广照寺等;然而,这是因为因缘俱足,所以自然有人自愿出来护持、利益众生。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广钦法师依靠僧人德行,不刻意醵资募款。传灯台湾各界,再蒙各界护持,才成就了这样的良性循环。

此外,广钦也于台湾其他地方担任挂名主持、宣教,如大台北的广明寺、法华寺及台湾中南部地区的南投仙峰寺、嘉义广照寺及高雄妙通寺等等。1985年,94岁的他首度传戒于高雄妙通寺,受戒佛教僧侣2200人、出家众500人,受戒人数在当时皆为破纪录。

相关

  • 能量能量(古希腊语中 ἐνέργεια energeia 意指“活动、操作”)在物理学中是一个间接观察到的物理量。它往往被视为某一个物理系统对其他的物理系统做功的能力。由于功被定
  • 精神分析学精神分析学(英文:Psychoanalysis)或称心理分析学,是于19世纪末期由奥地利神经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创立的一门学科。当时精神病学普遍受生物学的影响,对于心理现象的构成、发
  • 直流电直流电(Direct current),通常情况下通过整流器等电子元件使电流只向一个方向流动,将其从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第一个商业化的电力传输是由托马斯·爱迪生在十九世纪后期开发的11
  • NaVOsub3/sub偏钒酸钠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NaVO3。无色棱柱状单斜结晶,溶于水。在自然界以少见的付穆水钒钠石(metamunirite,无水物)和水钒钠矿(munirite,二水物)存在。由五氧化二钒溶于氢
  • 克雷哈治 (阿拉巴马州)克雷哈治(英文:Clayhatchee),是美国阿拉巴马州下属的一座城市。面积约为2.72平方英里(约合 7.04平方公里)。根据2010年美国人口普查,该市有人口589人,人口密度为216.7/平方英里(约合8
  • 岛津纲贵岛津纲贵(1650年11月17日-1704年10月14日)日本江户时代大名、萨摩藩第三代藩主。1650年生,为岛津光久嫡长孙、岛津纲久嫡长子。初名延久。1667年,接受德川家纲的偏讳和松平氏名字
  • 一色纱英一色纱英(1977年4月29日-),本名畠山纱英,日本东京都杉并区人,女演员。曾以电影《藏》获得日本电影金像奖、电影旬报、报知电影赏、每日电影奖等新人奖。2002年与原模特儿サーフェ
  • 约翰·威尔逊·刘易斯约翰·威尔逊·刘易斯(John Wilson Lewis,1930年11月16日-2017年9月4日)是美国政治学家和中国问题专家,帮助推动了美国与中国进行乒乓外交,还通过向朝鲜提供抗生素,拉起了竹幕。并
  • 卡普尔塔拉卡普尔塔拉(Kapurthala),是印度旁遮普邦Kapurthala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84361(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84361人,其中男性46577人,女性37784人;0—6岁人口8863人,其中男4911人,女3952
  • 高宝銮高宝銮,浙江省嘉兴府秀水县人,清朝政治人物。光绪十五年(1889年)己丑恩科浙江乡试第一名举人。光绪十八年(1892年),参加光绪壬辰科殿试,登进士二甲77名。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