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大轰炸

✍ dations ◷ 2025-08-13 04:34:33 #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战役,伦敦历史,不列颠之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伦敦轰炸(The Blitz)是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对英国首都伦敦实施的战略轰炸。德国对英国的轰炸发生在1940年9月7日至1941年5月10日间,轰炸范围遍及英国的各大城市和工业中心,但以伦敦受创最为严重。一直到不列颠战役结束,伦敦已被轰炸超过76个昼夜,超过4.3万名市民死亡,并有约10万幢房屋被摧毁。伦敦因此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遭受轰炸最为严重的城市之一。

由于闪电战在欧洲大陆的成功,德国同样试图用“空中闪电战”击溃英国的防御限度。由于海狮计划的无限期推迟,德国空军元帅戈林便制定了所谓鹰日计划:对伦敦和各大工业城市实行不分昼夜,不分军民的战略轰炸。德国空军的作战方针使得英国皇家空军有了充实队伍的机会,使得英国的空中实力不降反升。皇家空军逐渐恢复了制空权,并对德国本土实施了象征性的轰炸。苏德战争爆发后,轰炸终于不了了之。

到了1944年诺曼底登陆前夕,德国将最新研制的V-1导弹和V-2飞弹布署在法国北部海岸,对盟国展开了最后一次空中进攻。直到同年6月6日,8938名伦敦城民死于导弹的袭击。加上零星轰炸时死亡的人数,死亡人数超过6万。

相关

  • 夏威夷独立运动夏威夷独立运动(英语:Hawaiian Independence Movement )是夏威夷部分原住民发起的争取夏威夷从美国分离,重建独立的夏威夷国家的运动。自1898年美国吞并夏威夷王国以来,部分土著
  • 吸收吸收,在物理学上是光子的能量由另一个物体,通常是原子的电子,拥有的过程,因此电磁能会转换成为其它的形式,例如热能。波传导的过程中,光线的吸收通常称为衰减。例如,一个原子的价电
  • 米兰理工大学米兰理工大学(Politecnico di Milano)是位于意大利米兰的一所国立大学,目前拥有七个校区。创立于1863年,是米兰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也是意大利规模最大的科技类大学,约有42000个学生
  • 寄生火山锥寄生火山锥是指岩浆在主要火山通道外溢出积聚而成的圆锥形地貌,例如夏威夷群岛毛纳基火山上有超过100个寄生火山锥,而意大利埃特纳火山则有超过300个寄生火山锥。
  • 生活痕迹痕迹化石,又称生痕化石、踪迹化石、遗迹化石,是指保存在地层中的远古生物活动的遗迹和遗物,属于古生物化石的一种,是遗迹学主要的研究对象。远古生物活动的遗迹包括钻迹、移迹、
  • 巨石巨石(boulder,又见巨砾、漂石之称)在地质学上,指石块,石块的晶粒尺寸(grain size)通常直径不少于256毫米。部分巨石小至用手也可移动或滚动,其它则非常巨大。在日常应用,巨石大得连人
  • 三菱UFJ金融集团三菱日联金融集团(日语:三菱UFJフィナンシャル・グループ,英语:Mitsubishi UFJ Financial Group, Inc.,简称MUFG),是日本最大的金融机构,由三菱东京金融集团(三菱東京フィナンシャル
  • 安藤百福安藤百福(日语:安藤 百福/あんどう ももふく Andō Momofuku,原名吴百福,1910年3月5日-2007年1月5日),是一位生于日治台湾嘉义厅朴仔脚街的企业家与发明家,曾协助改良面条制成现代化
  • 骚沙萨尔萨音乐,亦称骚沙音乐,是相当多元及受欢迎的拉丁美洲加勒比海音乐,在波多黎各乐手的演绎下,在世界各地皆有知名度。“萨尔萨”为“Salsa”的英文发音音译,但其发源地古巴和波
  • 定量研究在社会科学中,定量研究(英语:Quantitative research),或又称为量化研究,指的是采用统计、数学或计算技术等方法来对社会现象进行系统性的经验考察。这种研究的目标是发展及运用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