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毯帽

✍ dations ◷ 2025-04-27 09:17:56 #伊斯兰服装,土耳其文化,帽子,东欧文化

土耳其毯帽(希腊语:φέσι,拉丁文转写:fesi,土耳其语:fes)又音译为菲斯帽,是一种直身圆筒形(也有削去尖顶的圆锥形)、通常带有吊穗作为装饰的毯帽。名称来源于其起源地摩洛哥城市非斯,该城市直到1927年曾是摩洛哥王国的首都。在20世纪初奥斯曼帝国解体之前,土耳其毯帽一直被西方人视为东方穆斯林的象征。这一类型的帽子也为原东罗马帝国治下地区的人民所用,俄罗斯帝国的哥萨克亦佩戴这种帽子。目前常见于土耳其和北非等前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穆斯林地区。

菲斯帽在1829年为奥斯曼帝国苏丹马哈茂德二世采纳并推行为境内所有成年男子的标准帽子,取代传统的头巾,作为其现代化改革的一部分。在此之前,菲斯帽只是偶然为驻扎在马格里布(非洲西北部)的奥斯曼海军部队及少数散居于希腊各岛屿的居民所佩戴。

菲斯帽在推行初期被视为奥斯曼帝国现代化的标志,但很快就被西方人当作“东方”(或更准确地说,是信仰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帝国)文化特征的一部分。当奥斯曼帝国于1918年解体后,后继的土耳其共和国政府曾于1925年立法禁止国民佩戴菲斯帽。原因是因为时任土耳其总统凯末尔正在大力推行亲西方的现代化改革,所有奥斯曼帝国时代的遗痕如穆斯林服饰都被视为国家现代化的障碍而要铲除。

在当代中东,菲斯帽是旅游业服务员常戴的帽子。

在BBC科幻剧《异世奇人》里,第十一任博士喜欢戴这种毯帽,还说"It's a fez. I wear a fez now. Fezzes are cool"。不过博士说毕后就被Amy立刻摘去,之后River Song更把它射穿。后来在特别编The Day of the Doctor,博士才再有机会戴上。

由于奥斯曼帝国曾是伊斯兰世界的领袖,菲斯帽在帝国以外的穆斯林之中也相当流行,如巴尔干半岛及南亚。在东南亚,当地穆斯林常戴的是根据菲斯帽稍加变化而来的宋谷帽。

相关

  • 海牙海牙(荷兰语:Den Haag;.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entium","Gentium
  • 生态现代化生态现代化是一门环境改革的社会科学,过去几十年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政府关注。生态现代化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初,由一群学者在柏林的自由大学和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发表,其中学者
  • 本·赛卡角本·赛卡角位于突尼斯,是非洲最北端的海角,位于东经9°50′、北纬37°21′处,距离比塞大15公里,位在地中海沿岸,距离世界遗产伊其克乌尔湖22公里,南依非洲大陆,北面为撒丁岛相望。
  • 阿基米德螺线阿基米德螺线(Archimedean spiral),亦称“等速螺线”。当一点P沿动射线OP以等速率运动的同时,这射线又以等角速度绕点O旋转,点P的轨迹称为“阿基米德螺线”。它的极坐标方程为:
  • 引水人引水人(英语:Pilot)又称领港员、带水、领航员或领水员,指的是在港口、峡湾等水域内,引导船舶进出的专业人员。领港依其引航水域、地区及国家的不同,除一般港口常见之港口领港(Harbo
  • DpnII结构 / ECODDpnII是一种发现于细菌肺炎链球菌(,当时称为“肺炎双球菌”,,故缩写为Dpn)的II型限制酶,其识别序列为5'GATC3'CTAG切割产生的粘性末端为
  • 班淑传奇 《班淑传奇》(英文:Ban Shu Legend),是于正的古装剧作品,《陆贞传奇》的姐妹篇,但未沿用演员。2014年1月19日秘密开机,开机前演员先开始学习剧中礼仪、定装和MV拍摄,同年5月2日全剧
  • 李民雄李民雄(1932年1月23日-2009年1月2日)中国打击乐演奏家、作曲家、音乐教师,获评正教授的学术正高级职称,在浙江嵊州市出生。青少年时学习越剧音乐艺术,参加越剧团乐队工作,后入上海
  • 中场 (阿拉巴马州)中场(英语:Midfield)是美国阿拉巴马州下属的一座城市。面积约为2.65平方英里(约合 6.87平方公里)。根据2010年美国人口普查,该市有人口5,365人,人口密度为2,023.00/平方英里(约合780
  • 佟国纲佟国纲(满语:ᡨᡠᠩ ᡤᡠᠸᡝ ᡬᠠᠩ,穆麟德:,?-1690年),佟佳氏,满洲镶黄旗,一等公爵、都统,康熙帝舅父,太子太保佟图赖(三等精奇尼哈番,满语子爵)长子,孝康章皇后之弟,佟国维之兄。康熙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