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波兰反犹太主义
✍ dations ◷ 2025-04-25 09:25:01 #波兰反犹太主义
波兰犹太人的历史长达一个千禧年,既经历过漫长的宗教宽容时期,该国的犹太人群体繁荣昌盛;也在20世纪纳粹德国占领波兰期间,经历了犹太人大屠杀,整个群体几乎遭受了彻底的种族灭绝。自从10世纪波兰王国创建,以及1569年成立波兰立陶宛联邦以来,波兰是欧洲最宽容的国家之一(包括外来移民及宗教信仰)。它拥有世界最大、最活跃的犹太人群体之一。波兰立陶宛联邦由于外部侵略和内部文化变迁而逐渐衰落下来,新教的宗教改革和天主教的反宗教改革,使波兰宽容的传统开始。1795年瓜分波兰以后,波兰被列强瓜分而亡国。波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复国,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波兰仍拥有活跃的犹太人群体,总人数超过300万。但在犹太人大屠杀期间,超过90%的波兰犹太人被纳粹德国杀害。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犹太人犯下了滔天罪行,波兰犹太人只有1/12得以逃生。战后,共产党统治下的波兰政府将犹太人的土地、房屋等财产分给了波兰人。为避免让已属于自己的财物“物还其主”,一些波兰人便对刚刚逃离战火、满怀希望返回家园的犹太人举起了屠刀。从纳粹淫威下“十二死一生”侥幸存活下来的犹太人早已失去了反抗能力,他们或远走他乡,或逃到深山野外隐居起来。从1940年代后期到1950年代中期,“排外”的阴霾一直盘旋在战火乍熄的波兰大地上。“一部分别有用心的波兰人,将第三帝国对犹太人的暴行裹上民主的斗篷承接过来。”1945-1946年,克拉科夫等地曾发生了至少50次谋杀犹太人的案件,被谋杀者都是大屠杀中的幸存者,谋杀者施暴的目的是阻止那些犹太人重返家园。这一切促成了1945-1947年和1956-1957年两次波兰犹太人向海外移民的浪潮。有人认为,波兰犹太人历史研究所,实际上是在波兰几乎没有犹太人的情况下建立起来的。1968年波兰又爆发了新一轮反犹浪潮,波兰犹太人口剧减,大部分犹太人都逃离了波兰。1989年,共产党政权在波兰走入尾声时,波兰犹太人的处境已经正常化了。今天在波兰,反犹太主义的水平可与其它欧洲国家诸如意大利、西班牙和德国相比。当代的波兰犹太人社区估计有大约8千到1万2千名成员。
相关
- 图形用户界面图形用户界面(英语:Graphical User Interface,缩写:GUI)是指采用图形方式显示的计算机操作用户界面。与早期计算机使用的命令行界面相比,图形界面对于用户来说在视觉上更易于接受,
- 李鸿章李鸿章,1896年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训名章铜,字少荃、子黻、渐甫,号仪叟、省心,谥文忠,人称李中堂、李傅相。清朝安徽合肥人,晚清重臣。官东宫三师、文华殿大学士、北
- 赫尔曼·冯·亥姆霍兹赫尔曼·冯·亥姆霍兹(德语:Hermann von Helmholtz,1821年8月31日-1894年9月8日),德国物理学家、医生。赫尔曼·冯·亥姆霍兹1821年出生于德国的波茨坦,父亲为当地文法中学的教师。
- 表皮表皮(英语:Cuticle)是生物体的一部分,它是覆盖在生物体表面的非矿物,它坚硬而柔韧,能对生物体提供保护。各种类型的表皮是非同源的,它们的来源、结构、功能和化学组成各不相同。在
- 匕匕部,就汉字索引来说,是为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二十一个(两划的则为第十五个)。就中文而言,匕部归于两划部首。匕部通常是从右方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可用者将部首归为
- 埃癸斯埃癸斯(希腊语:Αιγίς;英文拼法Aegis)是古希腊神话中的神盾,据说有两面,一面为宙斯所有,而另一面为雅典娜所有。据说两面都为赫淮斯托斯(Hephaestus)所打造。
- 磁饱和磁饱和是铁磁性或亚铁磁性材料(例如铁、镍、钴、锰和它们的合金等)中的一种特性。在磁饱和之前,若增大外加磁场强度H,材料会磁化,磁通密度B会对应增加,但当磁场强度H大到一定程度,
- 吕坤吕坤(1536年10月24日-1618年7月24日),字叔简,号抱独居士、心吾、新吾,河南宁陵县人(今属河南商丘),明朝官员、思想家,写有《呻吟语》,因被卷入国本之争,“第一次妖书案”中,有心人说吕在
- 人手人力资源(英语:Human Resources;简称:HR),是指一个机构中由人所组成的劳动力。人力资源的安排、运用称为“人力资源管理”,关键功能是‘在合适的时间,将合适的人员,安排在合适的职务
- 微人脉微人脉是新浪微博上的一款网页应用,一个面向白领和商务人士的社交网络(SNS),提供与LinkedIn类似的社交招聘、人际关系拓展、话题讨论等服务。用户可以使用新浪微博账号登录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