栉水母

✍ dations ◷ 2025-02-23 16:57:40 #栉水母动物门,发光生物

栉水母(Ctenophores),又名海胡桃,是一类两胚层动物,属辐射对称动物,现被划分为栉水母动物门(学名:Ctenophora),又名有栉动物门、栉板动物门。原和刺丝胞动物一起分在腔肠动物门,作为无刺胞亚门,现分出。

有较发达的中胶层,拥有简单的网状神经系统和肌肉系统。

两胚层;伞缘下延,向内收缩,致身体成球形、卵圆形、扁平形等,体外具有栉板排列成纵行的纤毛带8条,触手具有粘液细胞;身体左右对称或呈辐射对称,胶质厚而透明,游泳时振动栉板;反口极有一平衡感觉器;没有胃丝。

生物学上,栉水母与水母为不同门,因栉水母并无刺胞。通过全基因组测序,发现栉水母也许是最古老的多细胞动物(也有证据指出,海绵是最早的多细胞动物),而很多结构远比栉水母简单的生物(如海绵动物门,也叫多孔动物门,以及扁盘动物,这些动物都有一定的细胞分化,没有组织分化,没有形成胚层,没有神经系统,没有肌肉系统),反而与高等生物关系更近。从基因组和转录组分析,最早的多细胞动物祖先没有神经系统和肌肉系统,栉水母和水母发生了趋同进化,两者独立的进化出了神经系统。栉水母有8条不发达的神经索。

栉水母的神经发育及运作的基础机制不同于水母。例如,水母及其他高等动物中神经系统发育关键基因在栉水母中都不存在。同样,栉水母也不使用水母及其他动物常用的神经递质,如多巴胺,乙酰胆碱,血清素等。于此同时,栉水母依赖使用谷氨酸作为最主要的神经递质,尽管其他动物同样使用谷氨酸作为神经递质,但栉水母中谷氨酸受体基因远比其他动物的多。由于其他动物的神经系统都是由原始水母的神经系统进化出来的,拥有与水母相同的基础机制,因此可以认为栉水母的神经系统是独立于其他动物的全新的神经系统。

栉水母纲可以分为3个纲9个目:

相关

  • 结晶紫结晶紫(英语:crystal violet)或称龙胆紫(gentian violet),也称“甲基紫10B”,是一种三苯甲烷系染料。使用于组织学染色,也用在革兰氏染色试验中以区别不同类的细菌。具有抗菌、抗真
  • 加里西亚语加利西亚语(加利西亚语:galego)属印欧语系罗曼语族,是西班牙官方语言之一。母语人口主要分布于西班牙西北部的加利西亚自治区和葡萄牙,共约三至四百万。ISO 639语言编码为gl和glg
  • 中国桥梁中国的桥在古代多采用木、石结构,以石拱桥最为出名。近年来,中国桥梁在跨度和高度方面,不断刷新世界桥梁纪录。据考古发掘分析,中国石器时代的桥梁为木梁桥。随着铁器时代的来临
  • DNA指纹分析遗传指纹分析(Genetic fingerprinting)有时也称为基因标定或基因鉴定等,是一种使用通过比较DNA片段来区别不同个体的方法。于1985年,由莱斯特大学的亚历克·杰弗里斯教授发明。
  • 圣父圣父(英语:God the Father)在许多单一神论宗教之中,主神的性别均为男性,尤其是以父亲的角色出现。在支持三位一体的基督教之中,圣父为造物主三位一体的位格之一,另外两个位格分别是
  • 库尔德人1400万 (2010)46.67%库尔德人(库尔德语:کورد‎,转写:Kurd‎)是一个生活于中东的游牧民族,为西南亚库尔德斯坦地区的基本居民。总人口3000万,主要分布在土耳其、叙利亚、伊拉克
  • 波皮盖河波皮盖河是俄罗斯的河流,位于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最终注入哈坦加湾,河道全长532公里,流域面积50,300平方公里,在每年10月开始结冰,直至翌年6月。此河流经波皮盖陨石坑。
  • 广州国际体育演艺中心坐标:23°10′47″N 113°28′52″E / 23.179718°N 113.481195°E / 23.179718; 113.481195宝能国际体育演艺中心是位于广州市黄埔区的一个国际赛事和大型娱乐演艺活动举办
  • .um.um为美国本土外小岛屿国家及地区顶级域(ccTLD)的域名,但未被使用。A .ac .ad .ae .af .ag .ai .al .am .ao .aq .ar .as .at .au .aw .ax .az   B .ba .bb .bd .be .bf .b
  • 东营-郑州220国道(或“国道220线”、“G220线”)是在中国的一条国道,起点为山东东营,终点为广东深圳龙岗区丹竹头立交,原起点为山东滨州市,终点为河南郑州,在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年-2030年)中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