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十六面体
✍ dations ◷ 2025-08-13 01:19:37 #十六面体
十六面体是指有十六个面的多面体,包括正七角反棱柱、正五角锥反角柱、双四角锥反角柱、侧锥正十二面体、十四角柱、十五角锥、双八角锥和八方偏方面体等。十六面体也可以是半正多面体,但一般不会称其为半正十六面体。是十六面体的半正多面体有正七角反棱柱、正十四角柱。十四角柱是十六面体的一种,也是柱体的一种。十四角柱有16个面、28个顶点和42个边,施莱夫利符号中利用{14}×{} 或 t{2, 14}来表示;Coxeter diagram中利用来表示。十五角锥是十六面体的一种,也是锥体的一种,是指底面为十五边形的锥体。十五角锥有16个面、16个顶点和30个边。扭歪十六面体是指面与顶点并不存在同一个三维空间而无法确定体积的十六面体,扭歪十六面体仅能存在于四维或以上的空间。而扭歪九面体的一个例子为四角四片四角孔扭歪正十六面体,其由16个正方形组成,并且与四维超正方体共用相同的顶点布局。
相关
- 阴极阴极(英文:Cathode)是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相对于阳极为其对立面。在放电的电池中,阴极为正极。正极指电源中电位(电势)较高的一端。电流的方向为从正极流出,从负极流入。但是实际上
- 托马斯·杨托马斯·杨(英语:Thomas Young,1773年6月13日-1829年5月10日),亦称“杨氏”,是一位英国科学家、医生、通才,曾被誉为“世界上最后一个什么都知道的人”。托马斯·杨在物理学上作出的
- 舒伦克瓶舒伦克瓶(英语:Schlenk flask),也称舒仑克管(英语:Schlenk tube),是一种由德国化学家威廉·舒仑克发明的可用于需要隔绝空气的化学反应的反应器皿。
- 寒武纪-奥陶纪灭绝事件寒武纪-奥陶纪灭绝事件是约于4.88亿年前,第一次发生的生物集群灭绝事件。这次事件发生在显生宙,结束了古生代的寒武纪,并进入奥陶纪。当时消灭了很多腕足动物门、牙形石及严重
- 多腺苷酸化多腺苷酸化(英语:Polyadenylation)是指多聚腺苷酸与信使RNA(mRNA)分子的共价链接。在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过程中,这是产生准备作翻译的成熟mRNA的方式的一部分。在真核生物中,多聚腺苷
- CO碳-氧键是指碳原子和氧原子之间形成的共价键,这是有机化学和生物化学中最常见的化学键之一。氧原子具有6个价电子,倾向于与碳原子共用两个电子形成化学键,剩下的四个非键电子形
- 食品污染事件黑心食品,涉及食品污染(英语:Food Contamination)、微生物学或非法使用食品添加物事件时有发生,如因收获不佳或贮存的粮食衍生霉菌毒素(英语:Mycotoxin),使用违禁兽药产品,工业污染排
- 迈诺特乔治·迈诺特(George Richards Minot,1885年12月2日-1950年2月25日)是一位美国医学家,出生于麻塞诸塞州的波士顿。由于关于贫血的研究而与乔治·惠普尔(George Hoyt Whipple)及威廉
- 西部区 (乌干达)西部区是非洲中部国家乌干达的四个用作行政用途的地理区之一,首府是姆巴拉拉,截至2010年7月下分26区,该区面积49,599平方公里,2002年人口6,417,449。布伊奎区 · 布科曼辛比区
- 高雄捷运公司坐标:22°34′56.7″N 121°19′52.0″E / 22.582417°N 121.331111°E / 22.582417; 121.331111高雄捷运股份有限公司(英语:Kaohsiung Rapid Transit Corporation,简称高捷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