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山煤矿矿灾

✍ dations ◷ 2025-07-08 10:37:44 #1984年台湾,1984年火灾,台湾矿灾,台湾火灾,新北市历史,瑞芳区,1984年7月

煤山煤矿矿灾,又称煤山煤矿大火、煤山煤矿灾变,是1984年7月10日发生于台湾煤山煤矿的一场重大矿灾,造成103人死亡,22人受伤。这起事故是台湾战后最严重的矿灾及火灾。

1984年7月10日下午,位于台北县瑞芳镇(现新北市瑞芳区)九份的煤山煤矿压风机房突然发生火灾,机房的坑木支架与机械润滑油等迅速燃烧,烟雾随气流进入斜坑,使第一班休工欲出坑及第二班已入坑的共123名矿工深陷充满薰烟与一氧化碳的坑内,于抢救后22人送医救活,其余101人罹难,但救活的人中有半数因一氧化碳中毒而成为植物人。

8月31日鉴定小组公布灾害鉴定报告,肇因为又斜坑右二片压风机房坑壁落石击伤220V电线,发生连续性之短路电弧,导致旁边变压器负载电流剧增,绝缘油起火燃烧,并延烧至附近机电设备、油渍;而第一时间未能及时扑灭火势,以致含有浓厚的一氧化碳之浓烟漫延坑道,造成极为严重的伤亡。

另外受困的员工,未能依规定佩带一氧化碳自救呼吸器,而空气压缩机依规定应置于坑外,但煤山矿场场方为了省钱,竟把压缩机放在坑内,且矿灾时最重要的抽风机老旧而不堪使用,这些因素均为灾情如此严重的原因。

1984年台湾发生多起重大矿灾,发生灾变21次,共造成289人死亡;其中6至12月的三次重大灾变(土城海山煤矿、三峡海山一坑、瑞芳煤山煤矿)造成至少277人死亡。1984年也是台湾煤矿开采史的转捩点,之后台湾煤矿渐渐没落。

煤山矿灾之后,同年的8月8日,行政院颁布台湾地区煤业政策,以矿业安全优先,也积极的辅导矿业公司转型收坑,并逐步增加燃煤进口,使得台湾矿业开始逐渐走向历史。

相关

  • 伯多禄·隆巴迪彼得伦巴都(英语:Peter Lombard,1100年-1160年),又称为伦巴第人彼得,著名中古时期神学家,经院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活跃于巴黎大学。是一位哲学家、神学家、于1159年被任命为巴黎主教
  • 甲基丙二酸单酰辅酶A差向异构酶甲基丙二酸单酰辅酶A差向异构酶(英语:Methylmalonyl CoA epimerase,亦可简称为甲基丙二酰辅酶A表异构酶)是一种将(S)-甲基丙二酸单酰辅酶A转换为(R)型。Template:Isomerase-stub
  • 心肌层心肌是由心肌细胞构成的一种肌肉组织。心肌细胞分布不单在心壁上,临心大血管上也有心肌的分布。心肌也是横纹肌。相比起骨骼肌细胞,心肌细胞有其自身的特点:
  • 非洲南部南部非洲即非洲大陆南部地区,不常简称为南非,“南非”通常指南非共和国。联合国的南部非洲次分区包括下列五个国家:南部非洲除了以上五国和其他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的国家外,有时
  • 战列舰风帆战列舰(英语:ship of the line)是见于17世纪至19世纪中期的一种大型的木质帆船,是风帆时代海军的主力舰。其主要武器,即射程和精度都有限的火炮,主要安装于低层甲板,与龙骨成直
  • 胶州胶州市是中国山东省下辖县级市,由青岛市代管;位于山东半岛东南部、大沽河下游,东临胶州湾。胶州地处胶莱河入口南部,属海淀平原,西高东低、南高北低。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
  • 埃莱克特伦艾埃莱克特伦艾(立陶宛语:Elektrėnai)是立陶宛维尔纽斯县的一座城市,人口14,050人(2001年)。埃莱克特伦艾建于苏联时期,主要为了安置附近一个发电厂的工人,是立陶宛最年轻的城市之一
  • 帽柱木属帽柱木属(学名:)是茜草科下的一个属,为灌木或乔木植物。该属共有约10种,分布于热带亚洲和非洲。
  • 风力发动机风力发动机(英语:Wind turbine),简称风机或风力机,将气流的动能转为机械能。此装置通常会接上并且带动发电机用来发电,是构成风力发电厂的必要元素之一。一些研究者认为,与太阳能、
  • 囚车驶向圣地囚车驶向圣地或译为快乐在逃中(英语:Train of Life,法语:Train de Vie)是由法国、以色列、荷兰和比利时合作拍摄的一部悲情喜剧片,于1998年9月5日上映。电影讲述了一群在欧洲的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