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宇宙观

✍ dations ◷ 2025-10-13 23:41:35 #黑洞宇宙观

黑洞宇宙观(也称为史瓦西宇宙观或黑洞宇宙学模型)是一种物理宇宙学模型,认为可观测宇宙是一个黑洞的内部。此类模型最初由理论物理学家 Raj Pathria(英语:Raj Pathria)提出,同时由数学家I. J. Good(英语:I. J. Good)提出。

任何此类模型都要求可观测宇宙的哈勃半径等于其史瓦西半径,即其质量与史瓦西比例常数的乘积。确实如众所周知,情况几乎就是这样。然而,至少有一位宇宙学家认为这种几乎一致是巧合。

在最初由Pathria和Good提出并最​​近由 Nikodem Popławski等人的研究,可观测宇宙是一个黑洞的内部,黑洞可能存在于更大的母宇宙或多重宇宙中。

根据广义相对论,足够致密的质量的引力坍缩形成了一个奇异的史瓦西黑洞。然而,在爱因斯坦-嘉当-Sciama-Kibble引力理论中,它形成了一个规则的爱因斯坦-罗森桥或虫洞。史瓦西虫洞和史瓦西黑洞是广义相对论和爱因斯坦-嘉当理论的不同数学解。然而对于观察者来说,质量(mass)相同的两种解决方案在外部是无法区分的。爱因斯坦-嘉当理论扩展了广义相对论,取消了仿射联络的对称性约束,并将其反对称部分,即扭率张量视为动力学变量。扭率自然地解释了物质的量子力学、固有角动量(自旋)。扭率和狄拉克旋量之间的最小耦合会产生排斥性的自旋-自旋相互作用,这在极高密度的费米子物质中很重要。这种相互作用阻止了引力奇点的形成。相反,坍缩的物质达到巨大但有限的密度并反弹,形成爱因斯坦-罗森桥的另一侧,它作为一个新宇宙成长。相应地,大爆炸是一次非奇异的大反弹,此时宇宙有一个有限的、最小的比例因子。或者,大爆炸是一个超大质量白洞,它是我们母宇宙的星系中心超大质量黑洞的结果。

相关

  • 曼哈顿工程曼哈顿计划(英语:Manhattan Project)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研发与制造原子弹的一项大型军事工程,由美国主导、英国与加拿大提供相关支援,该计划于1942年至1946年间由美国陆军工程
  • 费迪南·埃罗尔德路易·约瑟夫·费迪南·埃罗尔德(法语:Louis Joseph Ferdinand Hérold,1791年1月28日-1833年1月19日),法国作曲家。生于一个音乐世家,1806年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1812年获罗马大奖。
  • 尤拉伊·库茨卡尤拉伊·库茨卡(斯洛伐克语:;1987年2月26日-)是一位斯洛伐克足球运动员。在场上的位置是中场。他现在效力于意甲球队帕尔马。他也代表斯洛伐克国家足球队参赛。
  • 滕德懋滕德懋,字思勉,吴县(在今江苏省苏州市境)人,明朝官员。此前担任中书省掾,之后调任湖广行省左右司郎中。洪武三年,入召升为兵部尚书,之后改为户部尚书。其为人有才辩,气量大。善于奏疏
  • 白间美瑠白间美瑠(日语:白間 美瑠,1997年10月14日-), 日本女性偶像艺人,为女子团体NMB48 Team M的成员之一,之前亦兼任姐妹团AKB48 Team A。白间出身自大阪府,所属经纪公司为Showtitle旗下
  • 托乌巴尔托乌巴尔(Thoubal),是印度曼尼普尔邦Thoubal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41149(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41149人,其中男性20730人,女性20419人;0—6岁人口5402人,其中男2743人,女2659人;识字
  • 李龙吟李龙吟(1952年11月30日-),中国戏剧家。李龙吟是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北京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第八、九、十次文代会代表、北京市文联理事,且曾任北京市朝阳区文化委员会主任、
  • 杜秉彝 (元朝)杜秉彝,元朝大臣,表字德常,安阳(今河南省安阳市)人,元顺帝时中书左丞。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年)以奎章阁典签预修《经世大典》。书成之后,转任鉴书博士。元顺帝元统二年(1334年),出为陕西
  • 纳哈佩特《纳哈佩特》(亚美尼亚语:Նահապետ),又名《生命得胜》(英语:),是一部在1977年上映的亚美尼亚剧情片,剧情乃是基于赫拉奇亚·科恰尔所创作同名小说,讲述一名亚美尼亚大屠杀生还者
  • 德弗莱斯特·里查德德弗莱斯特·里查德(DeForest Richards)(1846年8月6日-1903年4月28日),美国政治人物,共和党人。曾担任怀俄明州州长,时间为1899年1月2日至1903年4月28日,为第5任州长。1846年8月6日,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