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解放组织

✍ dations ◷ 2025-10-24 12:25:06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阿拉伯语:منظمة التحرير الفلسطينية‎, Munaẓẓamat at-Taḥrīr al-Filasṭīniyyah 帮助·信息,罗马化:Munaẓẓamat at-Taḥrīr al-Filasṭīniyyah,也自称PLO,英语:Palestine Liberation Organization)是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一个混合政治军事组织,由十个派系所组成。著名巴勒斯坦政治家亚西尔·阿拉法特病逝前曾是该组织的领导人。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目前更倾向于以谈判手段建立一个独立的巴勒斯坦国,这使得它与主张用武力消灭以色列国的哈马斯常有冲突。巴解组织最大成员为一个世俗主义的左翼组织,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音译“法塔赫”。至2019年,有143个主权国家承认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是巴勒斯坦人民的合法代表。1964年1月,第一次阿拉伯国家联盟首脑会议在埃及开罗召开,会议决定组建巴勒斯坦解放组织。1964年5月28日,400多名巴勒斯坦和阿拉伯国家的代表在耶路撒冷举行巴勒斯坦人国民大会,宣布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成立。该组织被阿拉伯国家联盟首脑会议承认为巴勒斯坦人的唯一合法对外代表。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首任主席为艾哈迈德·舒凯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在成立初期受到了约旦国王胡笙·宾·塔拉勒保护。1967年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企图刺杀约旦国王胡笙·宾·塔拉勒取得对约旦的统治权,但约旦国王被保镖用身体压住,幸免于难。之后,约旦军队出动坦克,飞机围剿只有轻武器的巴解组织,阿拉伯和阿拉伯国家之间第一次发生历史性的战争。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力战不敌,一年后被迫撤出约旦,转战黎巴嫩。1968年,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与其他巴勒斯坦抵抗组织协商通过了《巴勒斯坦国民宪章》,该《宪章》规定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是巴勒斯坦各种力量的代表,1967年的试图刺杀约旦国王事件和1970年埃及总统纳赛尔去世使得泛阿拉伯主义情绪受到极大削弱,这使得阿拉伯国家对巴解组织支持大为减少。1974年10月在拉巴特举行的第七次阿拉伯国家联盟首脑会议上,巴勒斯坦解放组织被确认为巴勒斯坦人民的唯一合法代表(相当于流亡政府)。1974年11月22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邀请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以常驻观察员身份参加联合国大会和联合国其他机构发起的所有国际会议。巴解组织进入黎巴嫩后,受到黎巴嫩天主教马龙派势力的强烈排斥。1972年慕尼黑惨案爆发,以色列为了报复,入侵黎巴嫩,攻击涉嫌的巴解组织领导人。黎巴嫩的巴解组织上街游行来抗议以色列的攻击清除行动,导致黎巴嫩天主教势力的强烈不满。黎巴嫩内战随后爆发。黎巴嫩首都贝鲁特,这座有“东方小巴黎”之称的城市,瞬间变成火炮下的炼狱。得到以色列武器支援的天主教民兵和得到叙利亚武器支援的巴解组织,一直作战到1981年沙龙武装干涉黎巴嫩前,双方共有4万准军事人员战死,平民死伤则不计其数。黎巴嫩由昔日中东最富有的国家之一,一度变成1990年代满目疮痍的贫穷国家。由于该组织内部各组织分别受不同阿拉伯国家的影响,加上其他因素,在解决巴勒斯坦问题上一直存在分歧。1982年第五次中东战争爆发后,以阿拉法特为首的多数派更加明确地主张在坚持武装斗争的同时应把重点放在政治和外交努力上。但是,反对派仍坚持要消灭以色列,主张在巴勒斯坦地区全境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认为武装斗争是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唯一正确途径,反对阿拉法特的政治和外交努力,拒绝“里根方案”、“非斯方案”等各种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方案。政治分歧导致组织上的分裂。1983年5月,部分法塔赫军官脱离法塔赫,成立“巴勒斯坦革命运动”,形成法塔赫反对派。随后,法塔赫反对派和“人阵(总部)”、“闪电”、“人斗阵”组成“民族联盟”,“人阵”、“民阵”、“解阵”和巴勒斯坦共产党组成“民主联盟”。1985年3月,“人阵”、“人阵(总部)”、“闪电”、“人斗阵”、“巴解阵”和法塔赫中的反对派宣布成立“巴勒斯坦民族拯救阵线”。该阵线的纲领强调,它反对阿拉法特执行的路线,但并不是取代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经过与以色列国政府的秘密谈判,1993年8月20日,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主席阿拉法特和以色列总理拉宾在挪威奥斯陆经过会晤后达成了一些共识。9月13日,双方在美国白宫草坪签署了被称为“奥斯陆协议”的《临时自治安排原则宣言》。但2年后拉宾遇刺身亡以及巴勒斯坦极端分子对以色列国发动的恐怖袭击使得奥斯陆协议的执行被无限期推迟。1994年5月4日,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和以色列在开罗签署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关于在加沙和杰里科实行有限自治的协议》,1994年5月12日,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成立。1994年到1995年,以色列国防军撤出了69%的加沙地区和90%以上的约旦河西岸地区。2005年,以色列进一步从加沙地区撤军,但是依然控制加沙地区的海岸线以及加沙地区与埃及之间的一个狭长区域。2004年11月11日,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主席亚西尔·阿拉法特逝世,马赫姆得·阿巴斯接任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主席。2007年6月,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在加沙之战中被哈马斯夺走了对加沙地区的控制权。现成员:前成员:

相关

  • 卡尔·乌斯卡尔·理查德·乌斯(英语:Carl Richard Woese,1928年7月15日-2012年12月30日),生于纽约州锡拉丘兹,美国微生物学家和生物物理学家。乌斯因在1977年由对16S 核糖体RNA系统发生分类学
  • 泉古菌门泉古菌门(拉丁语:Crenarchaeota)是古菌的一个大分支,包括很多超嗜热生物,但在某些海洋里的超微浮游生物中也占有相当比例(尚未成功培养),也有肠道中分离出的种类(餐古菌目)。它们和其
  • 路易斯酸酸碱电子理论,也称广义酸碱理论、路易斯酸碱理论,是1923年美国化学家吉尔伯特·路易斯提出的一种酸碱理论。该理论认为:凡是可以接受外来电子对的分子、基团或离子为酸(路易斯酸
  • 王绶琯王绶琯(1923年1月15日-),福建福州人,中国天体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现代天体物理学的主要奠基者之一。历任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研究员、台长、名誉台长;曾任中国科学院数学
  • 内维尔·莫特内维尔·弗朗西斯·莫特爵士,CH,FRS(英语:Sir Nevill Francis Mott,1905年9月30日-1996年8月8日),英国物理学家,1977年,因为对磁性和无序体系电子结构的基础性理论研究,与菲利普·安德
  • 卡西尼-惠更斯号2017年9月15日卡西尼-惠更斯号(英语:Cassini–Huygens)是前往土星系统的一架旗舰级空间探测器,也是由美国宇航局(NASA)、欧洲空间局(ESA)和意大利航天局(ASI)合作进行的任务。整个任务
  • 老年斑老年斑(也称为 神经炎性斑)是指在大脑灰质中,处在胞外的β-淀粉样沉积物。 。这种老年斑沉积物可能与退化神经结构、过多的小神经胶质和星细胞 有关。 这些沉积物也可能是衰老
  • 立秋数据来源:喷气推进实验室线上历书系统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在8月7-9日之间,太阳位于黄经135°。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每年8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135度时
  • 2013年伦敦马拉松2013年伦敦马拉松为于2013年4月21日在英国伦敦举办的第33届年度伦敦马拉松比赛,为2013年年度第三个世界马拉松大赛(World Marathon Majors)赛事,根据统计共有34,631人参与这项活
  • 国立台湾大学医学人文博物馆坐标:25°02′22″N 121°31′08″E / 25.039551°N 121.518895°E / 25.039551; 121.518895台大医学人文博物馆是座落于台湾台北市中正区仁爱路一段1号的博物馆,属于国立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