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努森容器

✍ dations ◷ 2025-05-19 20:44:50 #晶体学

克努森容器(英语:Knudsen cell)是一种用于晶体生长时提供分压相对较低元素(例如镓、铝、汞、砷)的泻流蒸发器。 因为克努森容器内蒸发材料的温度易于控制,它常用于分子束外延生长。

克努森容器由丹麦物理学家马丁·克努森(1871-1949)发明。典型的克努森容器包括如下几个部分:坩埚(由热解氮化硼、石英、钨或石墨制成)、加热丝(通常是金属钽)、水冷系统、隔热屏和孔遮板。

克努森容器可用于测量固体极低的蒸气压。低压下固体升华为蒸气,并缓慢从小孔泻流而出,这个过程中固体质量的减少量和蒸气压成正比,从而可以测量气压。升华热也可以借助克劳修斯-克拉佩龙方程通过测量蒸气压随温度的变化而测得。

相关

  • 全色盲色盲(英语:Color blindness),又称色觉辨认障碍(英语:Color vision deficiency),是指看见颜色及辨别颜色的能力减退的状况。色盲有可能造成学习困难 ,购买水果、挑选衣物,及辨识交通号
  • 聚酯纤维聚酯(英语:Polyester)是一类在其主链上含有酯基官能团的聚合物。虽然聚酯有很多种,但是“聚酯”一词通常指的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酯纤维是由饱和的二元酸与二元醇通过缩
  • 吉姆·尼科尔森罗伯特·詹姆斯·“吉姆”·尼科尔森(Robert James "Jim" Nicholson,1938年2月4日-),美国政治家,美国共和党,前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政府退伍军人事务部长(2005年-2007年)。2006年1
  • 曼哈顿计划年表曼哈顿计划(英语:Manhattan Project)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一项研发计划。该计划由美国主导,由英国、加拿大两国提供支持,成功制造了世上首枚原子弹。1942年到1946年间,曼哈顿计
  • 陈德聚堂陈德聚堂,又名陈氏宗祠,位于台湾台南市中西区,建于明朝永历年间,原为中华民国三级古迹,现为台南市直辖市定古迹。过去神龛中的主要牌位将陈泽与陈永华混成一个人物,陈德聚堂管理委
  • 布加勒斯特大学布加勒斯特大学(罗马尼亚语:Universitatea din București),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的一所大学。成立于1864年。布加勒斯特大学现有学生34,000名。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曾称为“
  • 秩父事件秩父事件,是1884年10月31日至11月9日期间,埼玉县秩父郡发生的农民起义。农民要求政府拖欠债务,减少杂税。本事件波及邻近群马县、长野县的町村,数千人规模的大骚动,是自由民权运
  • 儿子的大玩偶 (电影)《儿子的大玩偶》(英文:)为依据台湾作家黄春明所撰写的小说《儿子的大玩偶》、《小琪的那顶帽子》和《苹果的滋味》为基础,再进行改编的集锦电影作品。上映前,虽已通过行政院新闻
  • 掩耳盗铃谬误掩耳盗铃谬误,又称无敌无知谬误(invincible ignorance fallacy),是指某人完全无视对他的观点的反对证据,而断言没有证据能反对他的观点。说明:甲提出了一篇支持死刑吓阻力的研究,但
  • 芝大神宫芝大神宫(日语:しばだいじんぐう)是位于日本东京都港区芝大门一丁目的一座神社。芝大神宫是东京十社之一,旧社格是府社。芝大神宫旧名“芝神明社”或“饭仓神明宫”,是关东地方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