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洛斯·拉特福

✍ dations ◷ 2025-07-31 10:24:02 #卡洛斯·拉特福

卡洛斯·恩里克·拉特福·德·索萨(葡萄牙语:Carlos Henrique Latuff de Sousa,1968年11月30日-)是巴西黎巴嫩裔的男性卡通画家、讽刺漫画家,他作品针对的题材以反锡安主义、反资本主义、以巴冲突、与对于美国外交策略方面的批评等等为主。

卡洛斯是在1990年代初期投入卡通画创作。当1997年观看一部有关萨帕塔民族解放军的纪录片时,他为了想支持该组织的行动理念,便以此为题材绘制了几篇卡通画。在那些作品得到正面回响并获得关注后,他开始架设个人网站来展示作品。之后英国卡通画俱乐部的前会长葛拉汉·孚威尔(Graham Fowell)有注意到卡洛斯的创作,并把他与专门绘制讽刺社会现象画作的匿名涂鸦艺术家班克斯给做比较。

于1999年卡洛斯前往中东一带,当目睹活在约旦河西岸地区下的巴勒斯坦人情况后,开始关注巴勒斯坦局势,并创作讽刺以色列政治策略的卡通画。他个人也曾因为数次在作品里批评巴西警察的暴行,而被巴西警方逮捕过三次。

卡洛斯也关注著阿拉伯世界的动态,当2011年埃及革命发生后,有运动人士表示出当他们看到卡洛斯替此事件绘制的几张卡通画时;内心受到了鼓动。路透社也将卡洛斯比喻为是在阿拉伯之春期间里“透过讽刺作品来火力全开的英雄”。

卡洛斯对于个人所发表过的创作允许自由共享取用,他认为他的目的不是为了制造艺术品;而是要传递讯息。

在以色列与巴勒斯坦纷争的局势里,他是站在声援巴勒斯坦一方。他多次批评以色列打压巴勒斯坦的政策,也不认同西方世界以言论自由名义将穆罕默德用在讽刺漫画上;但采用犹太人大屠杀当题材就代表是仇恨犹太人的普世价值。

美国出兵伊拉克与阿富汗行为也是他针对的主题之一,他厌恶把战争当成是电子游戏一般。

阿拉伯之春民主运动浪潮发生时他支持走向改革的人民阵营;并关注事件后续的发展,例如他认为埃及社会在穆巴拉克总统下台后并未如外界所想像般那般能够拥有了民主。

布鲁塞尔自由大学教授乔尔·科特克(Joel Kotek)在他的著书《卡通画与极端主义:以色列与阿拉伯世界的犹太人与西方媒体》(Cartoons and Extremism: Israel and the Jews in Arab and Western Media)中;认为卡洛斯就像是网络时代里的反犹法国作家爱德华·德吕蒙,美国杂志《The Forward》的艾迪·波提诺(Eddy Portnoy)在评论此书时,额外提及卡洛斯的画作想以极端内容来让以色列支持者内心不安,但这种方式对于实际的反犹一方只是在帮倒忙。

先前2006年由伊朗举办的屠杀题材卡通画国际竞赛(International Holocaust Cartoon Competition)里,卡洛斯以一幅将以色列所建造用于隔离巴勒斯坦人的西岸屏障比喻成纳粹集中营;让一名身着集中营囚衣、望着围墙哀叹的巴勒斯坦人之内容作品,为他得下竞赛里的第二名成绩。犹太作家曼佛雷德·葛斯登费德(Manfred Gerstenfeld)将他的卡通画列在是属于把犹太人大屠杀给反向暗喻作品之一。

2012年卡洛斯因为之前对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的讽刺,被西蒙·维森塔尔中心列为当年度世上前十位反锡安/反犹的毁谤人士清单里。对此卡洛斯认为对方将他与别的激进份子给一同相提并论;整件事就像是伍迪·艾伦电影里的笑料,并回应如果以色列因为这样而反感就表示他是在做正确的事,以及诸如德斯蒙德·图图、若泽·萨拉马戈、吉米·卡特等人都有被贴上反犹标签的情况。

卡洛斯在屠杀题材卡通画国际竞赛中获选第二名的作品;影射以色列的西岸屏障政策将巴勒斯坦人如同身陷纳粹集中营。

比喻以色列藉用反犹太主义理由来打压对于巴勒斯坦一方的声援。

讽刺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两方遭受迫害的程度差别。

声援解放遭以色列封锁的加沙地区。

描述突尼斯的茉莉花革命间接产生让埃及总统穆巴拉克政权垮台骨牌效应。

以埃及革命发生的1月25日当日时间;作为解放埃及的钥匙图示。

赞赏埃及革命期间在当地一同团结合作的穆斯林与基督徒。

支持埃及革命的图示。

将也门的英文开头字“Y”形容成弹弓;把也门总统阿里·阿卜杜拉·萨利赫给弹走。

要求阿里·阿卜杜拉·萨利赫下台。

向维权人士阿卜杜勒·阿萨加夫(Abdulaziz Al-Saqqaf)表达支持。

期许也门社会能重建成功。

指责叙利亚阿萨德总统在斋戒月期间进行屠杀。

形容叙利亚局势如同即将爆发的火山让阿萨德坐立难安。

少年哈姆扎·阿里·哈特贝的死去成为撼动阿萨德政权因素之一。

认为美国向叙利亚同情是鳄鱼的眼泪行径。

将美军在硫磺岛战役上竖旗的图片;改成讽刺布希总统以占取石油资源为目的来发动战争。

把美国童谣《十个小印地安人》歌词改编在画作里,表示美国对中东的出兵反造成自身人民无辜死去。

批评奥巴马总统对阿富汗的出兵政策。

形容美国把以色列所做过的杀戮行为给洗白。

比喻希腊在二战期间遭纳粹德国控制,到了国债危机发生后改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管控。

赞同民众拥枪的影星查尔顿·赫斯顿(右)对决抱持与他相反立场的导演迈克尔·摩尔。

反对瑞典政府可能会促成监控社会的立法案。

支持迪尔玛·罗塞夫担任巴西总统。

相关

  • 增城增城区(官方音译:Zengcheng,传统外文:Tsengshing、Tsang Shing)是中国广东省广州市市辖区。增城建县于东汉建安六年(201年),因南海郡原辖六县,新设一县,增多一城,故名“增城”;1993年12
  • 乌胡鲁·肯雅塔乌胡鲁·肯雅塔(Uhuru Muigai Kenyatta ,1961年10月26日-),现任肯尼亚总统。乌胡鲁·肯雅塔是肯尼亚开国总统乔莫·肯雅塔之子。其名乌胡鲁在斯瓦希里语中意思是“自由”,以冀他能
  • 手持激光器手持激光器(英语:Portable Laser)是一种小型激光器,能发出相对低功率的激光。一般常见的激光指示器(英语:Laser pointer),包括激光笔、指星笔、激光手电等,都属于手持激光器。手持激
  • 御堂关白记《御堂关白记》(みどうかんぱくき),亦称法成寺摄政记、法成寺入道左大臣记、御堂御记、入道殿御日记、御堂御暦,是平安时代摄政太政大臣藤原道长所写的日记。“御堂”指的是藤原
  • 纪尧姆·德·洛必达纪尧姆·弗朗索瓦·安托万,洛必达侯爵(Guillaume François Antoine, Marquis de l'Hôpital,1661年-1704年2月2日,法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
  • 潘耀武潘耀武(1976年9月17日-),演员。出生于中国湖北。
  • 鲍里斯·潘金鲍里斯·德米特里耶维奇·潘金(俄语:Борис Дмитриевич Панкин,1931年–),苏联政治人物。1991年8月28日至1991年11月14日,担任苏联外交部长。1931年,鲍里斯·
  • 植竹须美男植竹须美男,日本男编剧。编剧集团“ぶらざあのっぽ”(小山高生主宰)出身。除了从事编剧之外。也有担任漫画的原作,而他执笔的“少女奇谈まこら”(与平野俊贵(日语:平野俊貴)共著)原本
  • 上瓦纳峰坐标:47°23′45″N 11°3′15″E / 47.39583°N 11.05417°E / 47.39583; 11.05417上瓦纳峰(德语:Hochwanner),是欧洲的山峰,位于德国和奥地利接壤的边境,属于韦特施泰因山脉的一
  • 约翰·莱斯利·麦基约翰·莱斯利·麦基(英语:John Leslie Mackie 1917年8月25日-1981年12月12日)澳大利亚哲学家,在宗教哲学、形而上学和语言哲学等方面有突出贡献,他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