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裂锥

✍ dations ◷ 2025-09-10 01:49:43 #陨石坑,行星地质学

破裂锥(Shatter cone),或称为碎裂屑锥,是一种只在陨石撞击坑或地下核爆场的基岩发现的罕见地质特征。该特征是岩石受到 2-30 GPa 高压冲击的证据。

破裂锥有一个独特的锥状构造,并且在同一个样本内有从顶部辐射的大和小尺度结构,有时候在较大的锥状构造上会在其中一端更偏向汤匙状。在石灰岩等细颗粒岩石中更容易形成含有凹槽(擦痕)的马尾状结构。粗颗粒岩石较不易产生破裂锥,因为可能不容易和擦面等其他地质特征分别。目前已有多种理论解释破裂锥的形成机制,其中包含震波通过岩石的压力或岩石压力消退后反弹的张力。

破裂锥的体积可从数微米到数米。已知世界最大的即超过 10 米,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露台湾(Terrace Bay)的斯莱特群岛(Slate Islands)。锥体垂直轴的方向通常是从撞击点向外辐射,锥体方向向上并指向撞击坑中心,虽然一些岩石方向因为撞击地点的撞击后地质作用而指向相反方向。

加拿大安大略省斯莱特群岛麦格雷港(McGreevy Harbour)高约 10 米的破裂锥。

美国田纳西州韦尔斯溪撞击坑(Wells Creek)中细颗粒白云石形成的破裂锥特写。

美国田纳西州韦尔斯溪撞击坑中细颗粒白云石形成的破裂锥。

美国俄亥俄州巨蛇山隐爆作用结构中的破裂锥。长度单位 mm。

法国罗什舒瓦尔撞击坑内花岗岩的 30 公分大小的破裂锥。

美国新墨西哥州圣塔菲的圣塔菲撞击结构内的破裂锥。

相关

  • 代谢物组学代谢物组学(英语:metabolomics)是涉及代谢产物的化学过程的科学研究。具体而言,代谢物组学是“对特定的细胞过程遗留下的特殊化学指纹的系统研究”,对它们的小分子代谢产物的整体
  • 光呼吸光呼吸(英语:photorespiration)是所有使用卡尔文循环进行碳固定的细胞在光照和高氧低二氧化碳情况下发生的一个生化过程。它是卡尔文循环中一个损耗能量的副反应。过程中氧气被
  • 卡宴开云集团(Kering)原名巴黎春天集团(PPR,为“碧诺-春天-雷都”(Pinault-Printemps-Redoute) 的缩略),2013年6月18日经股东大会批准后改为现名,是一家以经营服装及配饰等奢侈品为主的国
  • 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英语:St John's College, Cambridge)是剑桥大学的一所学院。圣约翰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3世纪的圣约翰医院,建造圣约翰医院的想法由罗切斯特主教圣约翰·费
  • 让·勒雷让·勒雷(法语:Jean Leray,1906年11月7日-1998年11月10日),法国数学家,工作领域为偏微分方程与代数拓扑。他出生于南特。1926年至1929年求学于高等师范学校。1933年获得哲学博士学
  • 宜 崇宜崇(1792年-1857年),榜名伊崇额,字景姚,号升庵,满洲镶红旗人,嘉庆丙子科举人,己卯科进士。道光年间由主事升福建道监察御史,后因事于道光二十三年革职;咸丰六年授翰林院侍讲学士;七年授
  • 盐湖县盐湖县(Salt Lake County, Utah)是美国犹他州西北部的一个县。面积2,092平方公里。根据美国2000年人口普查,共有人口898,387人 (2005年估计为948,172)。本县一共设有15个市与一
  • 温妮·奥克塔温纳·坎道温妮·奥克塔温纳·坎道(印尼语:Winny Oktavina Kandow,1998年10月14日-),印尼女子羽毛球运动员。2017年4月,温妮·奥克塔温纳·坎道与里诺夫·里瓦尔迪出战大阪羽毛球国际挑战赛,在
  • 安东尼·弗雷德里克安东尼·弗雷德里克(英语:Anthony Frederick,1964年12月7日-2003年5月29日),美国NBA联盟前职业篮球运动员。他在1986年的NBA选秀中第6轮第17顺位被丹佛掘金选中。
  • 电动车电池电动车电池(electric-vehicle battery)简称EVB,是用在纯电动车(BEV)或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上,供应电动机能量的电池。多半是可以充电的蓄电池,目前常见的是锂离子电池。电动车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