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裂锥

✍ dations ◷ 2025-08-13 21:23:05 #陨石坑,行星地质学

破裂锥(Shatter cone),或称为碎裂屑锥,是一种只在陨石撞击坑或地下核爆场的基岩发现的罕见地质特征。该特征是岩石受到 2-30 GPa 高压冲击的证据。

破裂锥有一个独特的锥状构造,并且在同一个样本内有从顶部辐射的大和小尺度结构,有时候在较大的锥状构造上会在其中一端更偏向汤匙状。在石灰岩等细颗粒岩石中更容易形成含有凹槽(擦痕)的马尾状结构。粗颗粒岩石较不易产生破裂锥,因为可能不容易和擦面等其他地质特征分别。目前已有多种理论解释破裂锥的形成机制,其中包含震波通过岩石的压力或岩石压力消退后反弹的张力。

破裂锥的体积可从数微米到数米。已知世界最大的即超过 10 米,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露台湾(Terrace Bay)的斯莱特群岛(Slate Islands)。锥体垂直轴的方向通常是从撞击点向外辐射,锥体方向向上并指向撞击坑中心,虽然一些岩石方向因为撞击地点的撞击后地质作用而指向相反方向。

加拿大安大略省斯莱特群岛麦格雷港(McGreevy Harbour)高约 10 米的破裂锥。

美国田纳西州韦尔斯溪撞击坑(Wells Creek)中细颗粒白云石形成的破裂锥特写。

美国田纳西州韦尔斯溪撞击坑中细颗粒白云石形成的破裂锥。

美国俄亥俄州巨蛇山隐爆作用结构中的破裂锥。长度单位 mm。

法国罗什舒瓦尔撞击坑内花岗岩的 30 公分大小的破裂锥。

美国新墨西哥州圣塔菲的圣塔菲撞击结构内的破裂锥。

相关

  • 南南合作由于世界上的发展中国家绝大部分都处于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南部分。于是从1960年代开始,这些国家之间为摆脱发达国家的控制,发展民族经济,开展专门的经济合作,即称为南南合作。例如
  • 着床着床(imbedding),又称“植入”(implantation),指人以及部分哺乳动物胚胎早期发育中胚胎植入子宫内膜的过程。着床完成后,胚胎会进入原肠胚阶段,原肠胚形成过程开始。在人胚胎发育过
  • FeOsub4/sub四氧化铁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FeO4,结构简式为(O2)FeO2,其中铁的氧化态为+6。它是铁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1987年时由金属铁制成的阳极在强碱性溶液中溶解制得,也有用激光蒸发
  • 球蟒球蟒(学名:Python regius)是蛇亚目蟒科蟒属下一种分布于非洲的无毒蟒蛇。成球蟒的表鳞平滑,有两片肛鳞,雄蛇的肛鳞较大。球蟒的体色以黑色为基调,背部有许多圆形斑纹。腹部呈白色
  • 海乌姆诺海乌姆诺(Chełmno,德语:Culm oder Kulm)是位于波兰北部维斯瓦河沿岸的城市。人口约有20,000人。自1999年起,海乌姆诺属库亚维-波美拉尼亚省。在1975至1998年期间,海乌姆诺属托伦
  • 力宣德力宣德(George Carleton Lacy,1888年12月28日-1951年12月11日)是一位美国美以美会传教士,中国大陆最后一任卫理公会会督。力宣德于1888年12月28日出生在中国福州。他的父亲力为廉
  • 西部省 (巴布亚新几内亚)西部省(英语:Western Province、巴布亚皮钦语:Westen)是巴布亚新几内亚西南部的一个省,位于新几内亚岛西南部,西邻印尼巴布亚省,南临托雷斯海峡,东南临巴布亚湾。面积99,300平方公里
  • 各国硅产量列表本列表列出各国硅年产量(2016年),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统计资料。
  • 周德鸿周德鸿(1884年-?年),字伯彬,四川省巴县人,东京高等工业学校机械科毕业,工科进士。
  • 阿克拉堡垒阿克拉堡垒(ACRA,希伯来语:חקרא或חקרה,希腊文:Aκρα),兴建于公元前168年,地点位于耶路撒冷,兴建者是塞琉古帝国的统治者安提阿哥伊.皮法尼斯。在历次与哈斯蒙尼王国争战与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