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福建人

✍ dations ◷ 2025-02-23 14:27:02 #柬埔寨华人,闽南裔

柬埔寨福建人又被称为高棉福建人(高棉语:ខែ្មរចិនហុកគៀន),为12世纪移居至柬埔寨的华裔福建闽南人的后裔。这个术语具体指的是祖先来自中国闽南的柬埔寨华人。随着人口迁移,柬埔寨华裔福建人也移居到泰国,越南和美国。柬埔寨华裔福建人社群已经与柬族部分或全部同化,大多数都由服装和语言证明。这种同化情形与马来西亚及印度尼西亚的峇峇娘惹社群类似,但保留的中国传统文化习俗仍然显示为华人而非完全同化为柬埔寨当地族群。

中国最早和扶南有商业贸易往来在公元1世纪。元朝事务官周达观在柬埔寨记录了当地华人。他描述道:“来自中国的旅行在该地区经常短暂停留,但有个华人聚居的社群,他们融入柬埔寨社会中,那时已经有中国遗民定居在印度支那”。来自福建的闽南族群为首批定居在柬埔寨的华人社群。15世纪又有一批闽南人跟随郑和下西洋,他们沿着占婆(今越南)到东南亚定居,他们到马六甲和爪哇与马来族群通婚成为峇峇娘惹,到柬埔寨与高棉族通婚成为柬埔寨福建人。在19世纪末,金边已经有大量闽南人和海南人的华人社群。闽南族群社群不断融入当地族群,使柬埔寨福建人越来越没有华人的认同,甚至认为是柬埔寨人而非华人。红色高棉时期,柬埔寨福建人不易保有自身的传统。

柬埔寨福建人的文化融合了中华文化和高棉文化(英语:Culture of Cambodia)。和峇峇娘惹的文化不同,高棉文化的影响已经融合在柬埔寨福建人的文化中。柬埔寨福建人男性为维系中华文化部分,而女性可以认同高棉文化。

柬埔寨福建人的传统服饰展现了中柬文化的特色。在法国殖民时期,引进许多西式服装,改变了柬埔寨福建人的服饰选择。

柬埔寨福建裔华人热炒的烹饪技术,对现代柬埔寨料理烹饪有很大影响。在农历新年期间,面食料理为受欢迎的菜肴之一,和新加坡、马来西亚的华人料理福建面一样由大米制成,并和虾子一起料理。

相关

  • 诉讼诉讼(lawsuit;suit in law)),是一种法律行动,分为民事和刑事两类,前者原诉人是受害者当事人,因为有未可解决的争议,所以诉诸法律。后者涉及刑事犯罪,由政府当局控告疑犯(提起公诉)。诉
  •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玻色–爱因斯坦凝聚(Bose–Einstein condensate)是玻色子原子在冷却到接近绝对零度所呈现出的一种气态的、超流性的物质状态(物态)。1995年,麻省理工学院的沃夫冈·凯特利与科罗
  • 苯乙烯苯乙烯也被称为乙烯基苯,是用苯取代乙烯的一个氢原子形成的有机化合物。室温下,苯乙烯是一种具有甜味的粘稠易挥发液体,但苯乙烯浓度过高时,气味就会变得令人不愉快。苯乙烯中,乙
  • 阿蒙霍特普三世阿蒙霍特普三世(Amenhotep III),也被称为“华丽的阿蒙霍特普”,为古埃及第十八王朝的第九任法老。在他父亲图特摩斯四世死后,他继承了王位。根据不同的著作,他的统治期是在公元前1
  • 甲磺酸酯甲磺酸酯(mesylate、甲磺酸、甲磺酸盐)在化学上是指所有的"甲磺酸"(CH3SO3H)盐或酯。在盐里,甲磺酸酯是以"CH3SO3−"的阴离子形式存在的。当辩证医药品所含有的基(官能团和自
  • 坡地坡地(英文:slope land),亦称坡面或斜坡面,是倾斜角大于2°的倾斜地面。全部陆地表面的80%以上都属于坡地,故其为地貌的主要组成部分。坡地的发展变化导致了地貌形体的变化。认识坡
  • 宜浏片宜浏片,赣语九个方言片之一。赣语宜春片,或称之为宜浏片。主要分布在赣西和赣西北以及湖南同萍乡毗邻的两个县市。包括江西的万载县、宜丰县、上高县、高安市、渝水区、樟树市
  • 海军炮击二战期间同盟国海军对日炮击是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的最后几周里,以美国海军、英国皇家海军和新西兰皇家海军军舰组成的盟军海军舰队对日本本土面向太平洋的沿海地区城市
  • 工程兵工程兵,英语称为Sapper、Pioneer或Combat engineer,是为地面作战部队提供支援的非前线部队。主要负责开路、架桥、障碍排除、设置及灾害抢修等工程性质任务,亦会参与民间维修及
  • 学院哥特式建筑学院哥特式建筑(Collegiate Gothic)是哥特复兴式建筑的一种,吸取了英格兰的都铎式建筑和哥特式建筑的特色。它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流行于美国和加拿大的大学和学院中,因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