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改革历法
✍ dations ◷ 2025-04-26 12:10:30 #改革历法
历法改革是一种对日历系统的重大修正。这个词有时适用于切换至不同的日历,以取代现行的日历。大多数日历有可能改变或改革的几个规则:历史上,大多数的历法改革都是为了与天文年(无论是太阳年或恒星年)同步,或在阴历或阴阳历上和朔望月同步。大多数对的改革都使它们更为准确,这在各种各样的阳历和阴阳历上都曾经发生过,例如儒略历改革成为格里历,也就是现行的西历或公历。历的根本问题是无理数不能完美的分割拼凑出整数(拟合完整的日组成月,或完整的日与月拟合为年)。实际的轨道机制并没有锁定地球的自转(一日)与公转(一年),也没有锁定月球绕地球的公转(一个月)。因此,任何企图将一个月分成几天,或是组成一年,都将会遇到一天的部分会被切割而留下部分成为分数或小数。同样的,任何企图将一年化分成几个月,也将会产生余数或部分不完整的月。这些剩余或不足的量会从一个周期累积到下一个周期,而使周期难以同步。一个典型的解决方法为强制性的同步,称为置闰。这是人为的协调一致,在残余的分数累积到一定的量之后,在循环的周期中添加整个的一天或一个月。另一种替代方案是忽略不去调整,只是让它与周期继续渐行渐远。一般总体包括:额外插入一整个阴历月使一年的长度变得不规律,显然是农历的一个大缺点。单纯的阴历在较高纬度上,可能有失去季节性效应优点的倾向。辨识阴历月需要有一个晴朗的夜晚直接观测,然而,确定季节性的周期需要有条理的观测星星或日常追踪太阳的设备,即建立像巨石阵这样的场所。经过几百年观测的经验,在理论上的建置日趋精致,可以预期确定需要改革历法虽然每个季节的标记可以出现在适当月份的任何日子,但超过2,500年的传统农历至少经历了50至100次的改革,其中大部分都是为了让月能维持在适当的季节而添加额外的月。印度历的阴阳历版本至少经过了4次相似的改革,所有的目的也都是要使月能与阴历的月更加匹配,并且适合于恒星年。印度教阳历版本的改革改变了每个月日数的分配,要让太阳在黄道与每颗恒星能够更为匹配;这同样适用于佛教的历法。希伯来历在第一个千禧年的改革使它从观测的历法成为计算的历法。伊斯兰历的改革则从之前的阴阳合历完全与太阳年分离。当凯撒在罗马掌权的时候,罗马历已经不能准确的对应每年的时序。在一年的月中适时增加一天置闰的规则,因为会影响到官员的任期,而没有在需要时被正确的执行。儒略的改革将当年延长了7个月,并将每四年一次闰日的月份替换到二月。这产生了一个更准确的历法,他的长度基础是一年365天又6小时(365.25日)。事实上,回归年比这个时间短约11分14秒。这样添加闰日的结果是每四年大约多了四分之三小时。一直到16世纪,累积的偏差已经多达325小时,当时的春分点已经落在3月10或11日。在教宗格里哥利十三世改变了闰年的规则:四年一闰,但不能被400除尽的世纪年不是闰年。所以1700、1800和1900年都不是闰年,2100、2200和2300年也不是闰年。这样的改变使得一年的平均长度为364.2425日(365天, 5小时, 49分, 12秒)。虽然这样还不能和回归年的长度完全一致,但需要好几千年才会有一天的偏差。为了让春分点在新的格里历中将能与儒略历初创时有相同的日期(March 21),在1582年的10月跳过了10天。这一改革经过了好几个世纪以后,儒略历还在一些国家散布着,俄罗斯的教会也依然使用儒略历。在17世纪以后才换用格里历的国家,包括英国,就要跳过更多的日子:11天。在这种历法转换的期间内,当人们要记录日期时,就需要标示是使用老方法(儒略历)还是新方式(格里历)。在1923年,米卢廷·米兰科维奇向在君士坦丁堡召开宗教会议的正教提出了新的置闰规则:世纪年除以900的余数为200或600才是闰年,将年的平均长度缩短为365.242222日。从1932年起,这种历法要到2800年才会与格里历产生差异。在东欧的一些东正教派称这种历为儒略改革历或新历,但是其它的教派并未接受。格里历是目前最通用的历法,在ISO 8601的国际标准中也有历法的准则存在其中。但是,在许多的文化中都有一些传统观念上的差异。在罗马教皇的改革之后,已经有几项改革的提案,使西方的日历更实用与更有规律,但是很少有改革能够得到官方的认同。罕见的十进制(英语:Decimal calendar)的是法兰西共和历是正式的改革,但20年后被拿破仑废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新成立的联合国,其前身国际联盟不断努力下拟议的世界历,被美国政府否决而迟迟不能研议。问题出在其在设置了“空日”,破坏了与宗教团体有关的,每七天一周循环的安息日。独立的普世教会协会仍然试图找到一项共通的规则制定复活节的日期,这可能由新的通用历来解决。改革者引用格里历的几个问题:它是困难的,或者可说是单一的历法不可能解决所有的这些问题。大多数计划发展出的太阳年都略多于365天,而这个数值不能被传统的每年月数或每周日数,也就是7或12整除。而附近便于处理的数值是360、364或366,可以较好的分割;也有以月球为中心的建议。日历的改革提供了许多解决方案,要使格里历成为常年历,也就是所谓的万年历。这些改革可以很容易算出某一特定历日是星期中的哪一天,并使得日历不必每年更换。因此,粗略地说,要实现这个目标有两个选项:闰周历和插日,两者都很容易确切知道一年52周中每一天的周日。前者是每5或6年加入完整的第53周,后者则额外增加不属于任何一周的一天,在闰年则是加入两天。建议的差别主要呈现在置闰的规则、置闰的位置(通常是在一年的中间或是结束)、在一年开始的日期和周日、月的大小和数量(12或13个月)、各月的名称和连接;有些必须与ISO 8601的周日日期相容。世界历,在1950年代受到联合国的青睐,而国际固定历事实上存在于民间;经济学家建议每年都以星期日开始,然后364天组成7一周的52周。世界历将使每一季有相同的日数和星期,并且每季都以相同的周日开始。在世界历,第365和366日被认为是假期,并命名为世界日和闰日。这些在7天一星期之外的日子,使一些宗教团体强烈反对通过世界历,这种担心阻止了世界历被采用。然而,支持世界历者争辩说,宗教团体的反对忽视人每个人的权利,以庆祝这些节日作为额外的日子或安息日。这些选项、他们的理由,对维持7天的崇拜周期有着同样的担忧,同时允许一个常年的日历,所有使用者都有共同的好处。在世界季节历,屏弃了月的单位;相反的将一年分为4计,每一季13周。额外的一天(闰年为两天)添加在日历中但不列入周日内称为多年历,每年的每一季相同,都为91天的日历。
闰周历每隔5或6年加入7天的一周,使日历与回归年保持大致上的同步。它们每年不是364天(52周)就是371天(53周),从而维持每周7天。有些日历有四分之一不规则的月模式,也就是一个月的长度是28天(4周)或35天(5周),当有需要时在最后一个月置入闰周。普通民用历和时间(Common-Civil-Calendar-and-Time),现在称为汉克亨利万年历,每个月的长度是30天和31天,但有需要时闰周是置于一年之中。53-周历,使用在政府和企业的财政年度,这是一种概念的变化。这种日历的一年可以有371天。还有其它的建议放弃万年历,转而选择11个30天的月,还有一个35天或36天的长月,做为每年结束的月。有些历法改革派寻求年份中的每个月有均衡的长度。这通常会创建出每月4周(28天),一年364天,分成13个月的历法。据所知,这种类型的历法最早是牧师休·钟斯在1745年提出的乔治亚历。实证历(1849)是奥古斯特·孔德(Auguste Comte)创建的,以一年364天为基础,并加入1或2天作为"空日"或闰日。每年有13个月,每月28天(4周),并以星期一开始。国际固定历是这种日历的现代后裔。有些提案每年在日历中添加一两天使能与太阳的年度周期配合,而其他人则完全不加入这些日子,要使日历成为万年历。大约在1930年,科利根(Colligan)发明了派克斯历,以闰周来避免7天的循环被打断,平年为364天(52周),每400年有71年是371天(53周)的闰年。在1993年,José Argüelles和Lloydine Argüelles成立13历月的和平改革运动。将一年划分为52周,每4周一个月,创建一年13个月,一季91天(13周)的历法。这将创建固定的月和季,但是季不是包含完整的月的历法。阴阳历通常每年有12或13个月,每月29或30日。
一些建议被用来改善现有的历法,例如希伯来历的置闰规则。改正希伯来历使用更准确的置闰周期,每353年的周期有4366个月,其中130个是闰月,旨在逐渐缩短与新月的差距,以取代希伯来历传统19年恒定的新月间隔算法。
相关
- 炎症炎症反应、炎性反应,俗称炎症,是指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致炎因子及局部损伤所发生的防御性为主的反应,中心环节是血管反应,是生物组织受到外伤、出血或病原感染等刺激,激发的
- 生物有机化学生物有机化学是有机化学和生物化学的交叉领域,是将有机化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向生命科学渗透的学科,负责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物过程的化学本质,主要分析生物分子(如蛋白质、核酸)的
- 乔治·居维叶乔治·利奥波德·克雷蒂安·弗列德里克·达戈贝尔·居维叶男爵(法语:Baron Georges Léopold Chrétien Frédéric Dagobert Cuvier;1769年8月23日-1832年5月13日),简称乔治·居
- 美式中国菜美式中国菜(英语:American Chinese cuisine)是在美利坚合众国创造的中国菜。其中,美式中国菜与中国菜最大的不同是烹饪和调味方式的改变。在19世纪,有中国人在美国在小村庄里开设
- 病毒界一个位于宿主细胞之外的独立、功能完全的病毒颗粒一些病毒拥有的包裹病毒体的脂肪泡一段DNA或RNA。如果把核苷酸比作字的话,那么基因就是由核苷酸写成的句子。基因会指导病毒
- 肝脏星状细胞星状细胞 (Hepatic Stellate Cell),又称为伊东细胞 (Ito Cell),位于肝脏的洞样血管和肝细胞之间的窦周隙(英语:perisinusoidal space)(Space of Disse)中,由日本医学家、群马大学医
- 王福生王福生(1962年8月-),安徽枞阳人,传染病学、肝病学专家。1984年毕业于蚌埠医学院临床医学系,1992年取得军事医学科学院博士学位。1996年到纽约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担任解放军第302
- 2号染色体2号染色体是人类的23对染色体之一。在正常的人类体细胞中,会有1对2号染色体。这条染色体是人类所拥有的第二大染色体,拥有2.37亿个碱基对,其占有的DNA大小,大约是细胞中DNA总数
- α-淀粉酶α-淀粉酶是一种内切葡萄糖苷酶,属于淀粉酶。α-淀粉酶催化水解淀粉会使淀粉黏度迅速下降,所以又称为液化淀粉酶。EC 1.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 秘鲁寒流洪堡凉流,也称秘鲁寒流,南太平洋东部凉流,是一个低盐度的洋流,沿南美洲西岸从智利南端伸延至秘鲁北部,于南纬10°以北偏向西行,构成南太平洋南赤道海流的补偿流。在北端可伸延至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