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隍庙

✍ dations ◷ 2025-08-07 22:28:51 #上海城隍庙

上海城隍庙是上海最主要的道教正一派道观,也是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与著名景点,位于上海市方浜中路249号,毗连豫园。上海城隍庙始建于明永乐元年(1403年),由原霍光行祠改建而成。此后历经多次扩建,于清朝道光初年达到鼎盛。民国13年(1924年)中元节,“三巡会”举办过程中发生火灾而被毁。民国15年(1926年)重建,采用钢筋混凝土,并于次年落成。1966年4月起,城隍庙开始停止宗教活动,庙产一度改做商场。1994年11月,上海城隍庙归还予上海道教协会,并于次年恢复宗教活动至今。

吴越地区东临大海,由于长江和东海的互相作用,潮汐影响较其他地区为大。遇大潮来临,则往往冲毁堤坝,民众认为这是楚霸王项羽的灵魂发怒所致,故称霸王潮:9。在厌胜的影响下,此地多为汉代将领立庙,例如萧何庙、英布庙、彭王庙等。唐代设立华亭县后,始有城隍,遂以汉太祖大将纪信为城隍。宋代为便于城隍巡境,遂于上海务以西一带建立庙宇,作为城隍行祠。蒙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上海县设立,但蒙古人并无意敕封城隍,因此县内居民仍以祭拜纪信为城隍。

除纪信外,相传自东吴末帝时起,就在南部的金山上设立了供奉汉代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的庙。宋宣和二年(1120年),赐封显忠庙,后逐渐累加称“金山忠烈昭应庙”。同时,上海一带也多有霍光行祠的建造。:14-15

明洪武二年(1369年)正月,明太祖下诏封京都及天下城隍神,县的城隍神敕封为鉴察司民城隍显佑伯,秩四品。洪武三年六月,明太祖下诏因山川神灵均为天地造化,认为添加封号不合礼制,于是均撤除包括城隍在内的岳、镇、海、渎的封号,上海的城隍因此仅称“上海县城隍之神”。

永乐年间,上海知县张守约将位于县衙西北、方浜北岸的霍光行祠改建为上海县城隍庙。地方官员每逢朔望在此拈香、宣讲乡约并祈晴祷雨。

明天顺年间,知县李纹在大殿前修建碑亭一座。嘉靖十四年(1535年)庙祝将原本狭隘的庙门改建为牌坊式大门,适逢新任上海知县冯彬到任按例谒庙,遂应庙祝之请,为牌坊题名“保障海隅”,并由永嘉县善于书写大字的幼童题写于上。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三十四年(1606年)知县刘一爌、李继周分别对庙宇进行了重建。

进入清朝起,逐渐将元末明初的上海文人秦裕伯奉为城隍,以替代原有的上海县城隍之神。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知县史彩修与住持杨兆麟修建鼓亭两座。雍正十三年(1735年)住持又募集资金重修。乾隆十二年(1747年)知县王侹重建被焚毁的寝宫。乾隆五十九年(1794)道会葛文英募资修建后楼。嘉庆三年(1798年)修缮大殿。道光十六年(1836)士绅又集资重修了被焚毁的西庑和戏楼。

1842年吴淞战役后,英军于6月19日进占上海县城,并以城隍庙为驻地,占领五日。1853年,刘丽川利用上海官员举行丁祭仪式,发动小刀会起义,并以城隍庙西园(今豫园)为其指挥地,前后占据共18个月。清军破城后,双方在城内展开巷战,城隍庙及其西园又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1860年,太平军预备进攻上海县城,清政府请外国军队参与协防,英法军队即驻扎于豫园,待其撤出后,城隍庙及西园已极为破败。

因遭三次兵灾,城隍庙已破败不堪,至1865年,上海知县王宗濂倡捐修复城隍庙。1868年,苏松太道应宝时再度倡议募捐修缮庙宇。经两次修缮后,城隍庙基本恢复旧貌。1893年,上海知县王承暄发起募捐,以维修头门、二门、辕门大殿、戏楼及鼓亭等。1909年,时任知县的李超琼又发起了重修大殿及城隍寝宫的募捐。

民国11年(1922年)至民国13年(1924年)间,城隍庙遭遇三次火灾,尤其以民国13年中元节一次最为严重。由于城隍庙将在中元节当日举行例行的三巡会节日活动,但烛台却被人不幸打翻,结果火势迅速延烧,大殿等处全数焚毁。为彻底解决这一问题,负责城隍庙日常事务的邑庙董事会的董事秦锡田、叶惠钧、黄金荣、杜月笙等一致决定将大殿由木质改建为钢筋水泥,但样式仍为传统式样:159。新大殿由公利打样公司设计,久记营造厂承建,造价为五万元。民国15年4月工程开工,至民国16年11月25日完全落成:65。在此之前,邑庙董事会另于连云路爱多亚路(今延安东路)建新城隍庙,以供奉霍光神主。由此,上海城隍庙亦被称为“老城隍庙”:62。

1930年6月30日起,城隍庙改由邑庙董事会雇佣道士担任住持的方式管理城隍庙。1937年8月,淞沪会战爆发后,上海城隍庙作为难民接收点,待上海局势稳定后,难民逐渐撤离,城隍庙逐步恢复日常宗教活动。

1949年5月以后,除大殿外,其余各殿均被关闭,但原有神像仍暂予保留。1956年起,上海市宗教局开始整治工作,撤销邑庙董事会,并废止自1930年起的包殿制。1966年4月,上海市宗教局、南市区人委会办公室、区宗教科宣布停止城隍庙的宗教活动。文化大革命开始后,1966年8月,红卫兵将原封存的神像等宗教用品置于丽水路停车场一并焚毁。此后,各殿、庭院等处由上海市百货公司小商品批发部、豫园商城使用。

1988年上海市人民政府通过决议拟将上海城隍庙归还上海市道教协会,并于1990年完成产权变更,成为全国首座回归道教的城隍庙:188。1994年7月7日,为落实宗教政策成立以市道教协会会长陈莲笙道长为首,陈从周、胡道静、王汝刚、秦怡等23人为委员的上海城隍庙修复委员会。委员会根据当时情况,采用边修复边开放的方式进行维修。11月28日,豫园商城正式移交包括大殿、元辰殿、财神殿、慈航殿、寝宫和天井等处的庙产的使用权。次年1月26日,城隍秦裕伯及夫人储氏塑像重新回到城隍庙。1月31日,城隍庙正式对外开放,恢复宗教活动。1996年4月29日,修复工作基本结束,原修复委员会解散,成立管理委员会,以陈莲笙道长为主任。2000年11月14日,陈莲笙道长升座正式成为恢复以来的第一任住持。

全盛时期的上海城隍庙南临方浜(今河道已填没为方浜路)、东邻鄂王庙(又名岳庙,今已不存),由主体建筑和后园组成,其中主体建筑主要有照壁、山门、仪门、碑亭(今已不存)、大殿、两庑(原内列二十四司)、穿廊、二殿和寝宫。后园又分为东园(又名内园)和西园,东园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今为豫园的一部分,西园即原豫园故址,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五年(1709年)。

上海城隍庙的正门,称为山门,为明朝嘉靖十四年(1535年)落成的木石结构牌坊。牌坊中悬“保障海隅”,原为上海知县冯彬所题名:157,永嘉幼童题写,现今四字依据历史照片于1994年重新书写而成。山门中路两侧石狮也为明清时期遗物。山门对面为青砖照壁,照壁中雕刻有麒麟,寓意为麒麟呈祥,该图案与城隍的补子一样。但在1950年代,上海博物馆曾对松江城隍庙的照壁进行研究时将该图案却称之为“犭贪”,寓意为贪得无厌是万恶之源,成为一则都市传说:74。照壁背刻有三只羊,寓意为“三阳开泰”。山门与照壁间原为小型广场,清朝末年辟筑方浜中路时改为马路:104。

中路第二座建筑为仪门,悬一算盘,其上刻“不由人算”,其算珠有上、下,与仪门对联相配“世事何需多计较”、“神界自有大乘除”。同时,仪门为两层,二层面向大殿一侧日常为经堂,逢城隍及城隍夫人诞辰时,将会卸下木窗,改做为戏台。

仪门后为大殿,建于1926年,高16米,进深21.1米,为钢筋水泥材质,歇山顶,枋上绘有三国故事。殿内正中供奉霍光神像及神主,由赵朴初题写的城隍庙牌匾亦悬挂于大殿门上。霍光神像两侧分别为文武判官神像,墙边则各有日巡行功曹和夜巡行功曹。另有八名皂吏,分别为值日受事、值日传事、奏事和行事各两名。大殿墙边由戴敦邦绘制的《群仙欣会图》壁画,其中包括三清、玉皇大帝、斗姆元君、三官大帝、四海龙王、财神、关帝、文昌帝君、八仙、张天师等神仙。

大殿后连通元辰殿,元辰殿供奉六十太岁,因而又称太岁殿。为便于信众寻找本命太岁,按十二生肖分左右两侧排列,每组五位太岁神。抗战时期,为避免炮火和日军的破坏,一度将位于南市淘沙场的陈公祠中陈化成塑像搬入元辰殿中,因此后世误以为陈化成为上海的城隍之一。抗战后,陈化成塑像仍归陈公祠供奉。

大殿左右两侧楼阁分别为三官殿、月老殿、财神殿、慈航殿。分别供奉道教的天官、地官和水官,月老、药王孙思邈、车神,财神赵公明、招宝天尊萧昇、纳珍天尊曹宝、招财使者陈九公和利市仙官姚少司,慈航大士、眼母娘娘和天后。

元辰殿后为天井,天井正面正对城隍殿。城隍殿原供奉明太祖敕封上海县城隍之神神主,清朝起以秦裕伯为城隍而改设神像。秦裕伯着明代官员常服,前方设办公的几案,并设有笔墨、砚台、官印和令箭等,几案前有两个童子像,手捧案卷。城隍殿两侧设有警示牌、锣、行灯、香炉和旌节幡幢等出行所用的仪仗。根据明代礼制,殿中设神主,书“上海县城隍之神主”。清初起,因以秦裕伯为城隍,遂开始出现神像,但由于城隍需要出巡,因此神像为“衣架像”,即仅头部为木雕实像,身体部位为衣架。

城隍殿两侧殿宇分别为关帝殿和文昌殿,分别供奉关帝与文昌帝君。

相关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哈佛大学出版社(英语:Harvard University Press)创建于1913年1月13日,此出版社隶属于哈佛大学,是具有很高学术声誉的出版社。在2005年,此出版社已经出版超过200本书籍。它主要出版
  • 约瑟夫·汤姆逊约瑟夫·汤姆孙爵士,OM,FRS(英语:Sir Joseph John Thomson,1856年12月18日-1940年8月30日,简称J.J.Thomson),英国物理学家和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他发现了电子并测定了其质荷比,这是
  •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常缩写为“KIR”(英语:Killer-cell immunoglobulin-like receptors),是免疫系统重要成员的自然杀伤细胞(NK cell) 表面的一组蛋白。这些受体蛋白可以通
  • 伦敦眼伦敦眼(London Eye),或又称为千禧之轮(Millennium Wheel)竖立于伦敦泰晤士河南畔的兰贝斯区,曾是世界最大的摩天轮。它于1999年年底开幕,总高度135米(443英尺),面向坐拥国会大楼与大笨
  • 艾维奇蒂姆·贝里林(瑞典语:Tim Bergling,瑞典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
  • 高桥氏文《高桥氏文》(日语:たかはしうじぶみ)乃日本奈良时代的史书,惟目前已佚散不传。这本《高桥氏文》乃是延历8年(公元789年)高桥氏与安昙氏二大家族争夺宫内省内膳司(现已改制为宫内厅
  • 牛会卿牛会卿(英语:Thomas Niu Hui-qing:1895年9月18日-1973年2月28日),是天主教中国籍主教。曾任阳谷教区主教。牛会卿生于1895年9月18日大清河北省新河县雅家寨。1923年9月30日晋升为阳榖宗座代牧区副主教及教区总务,又为坡里座堂理家。1943年4月4日,被任命为阳谷宗座代牧区宗座代牧,同年由田耕莘主教亲圣晋牧。1946年,教廷在中国建立圣统制,阳谷宗座代牧区升格为教区,他于同年4月11日,获任为首任阳谷教区主教,随后南迁福建。1948年起,兼任福建省福宁教区署理主教,于8
  • 生命之舞《生命之舞LIVE TOUR DVD》(简称《生命之舞》)是台湾男歌手罗志祥于2011年11月11日发行的第二张演唱会专辑。《生命之舞》由唱片公司金牌大风斥资3000万制作,除了完整收录2010年5月16日于台北小巨蛋举行的“舞法舞天”演唱会台北场演唱会的经典内容(包括歌曲演出,乐器表演以及罗志祥挑战张惠妹、蔡依林、萧亚轩三大天后的跳唱组曲片段),全程更以PRORES422(HQ)广带域影像制作,并加入全新独白访谈内容 。另外,预购版本《生之战预购限定盘》额外独家收录Born to Dance / BON
  • 密码学主题列表此页要用以给出一个大约的密码学范围。密码学是将信息隐藏的方法。现代的加密码法亦配合了数学、电子科技及工程学。密码学的应用包括信用卡、电脑密码、电子商务等。替换式密码交换字密码(英语:Transposition cipher)古典现代
  • 贝德禄爱德华·科尔伯恩·巴伯(德语:Edward Colborne Baber,1843年4月30日-1890年6月16日),中文名贝德禄,是英国外交官、东方研究者。1843年,贝德禄出生。1866年贝德禄任驻华使馆翻译学生,1876年参与调查马嘉理事件。1877年任驻重庆代领事,1880年任驻华使馆汉务参赞,1885年任朝鲜总领事。1886年任驻八莫代表。1890年,贝德禄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