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人 (ACG)

✍ dations ◷ 2025-08-18 04:24:30 #个人出版,同人

同人,原指有着相同志向的人们、同好。后来转变成指“自创、不受商业影响的自我创作”,或“自主”的创作。它比商业创作有较大的创作自由度,以及“想创作什么,便创作什么”的味道。同人志则是这种创作的自制出版物。这个文化圈则被称为“同人界”。

同人一词来自日语“どうじん”,原指有着相同习惯、兴趣、志向等的人们,即“同好”。又指同在一处做事的人,即“同事”、“同仁”。现代汉语中的“同人”一词最早似出现在新文化运动时期,鲁迅、周作人等曾使用“同人刊物”一词来称呼他们所创办的《语丝》周刊,其意为非商业性“自编自写”的刊物,即编辑同时也是撰稿人。然而,现在这个同人文化的兴起,以ACG文化为主流。

要参与同人创作,可以以个人身份,也可以跟志同道合的朋友走在一起。如果你选择后者,与一群有相同嗜好的人,组成“同人社团”(同人サークル,又称“同人组织”或“同人团体”),就可以更方便地与朋友交流创作灵感、分享资讯,或制作同人志、同人游戏等商品贩售。一些著名的商业志作家团体如CLAMP,就是由同人社团发迹的。

同人作品包括了改编的──对正式出版的作品甚至于同人作品进行二次创作(再创作,re-creation),也包括自创的。“同人”并不一定是再创作,也可以是自创;而“二次创作”也不一定是同人,可以是官方授权请人再创作的作品。

由于许多漫画同人作品是以商业漫画中的人物为基础进行的二次创作(又称再创作),在日常语汇的方便上,“同人”被广泛用于指代爱好者用特定文学、动漫、电影、游戏作品中人物再创作、情节与原作无关的文学或美术作品,即同人小说与同人画作的合称。

同人界中的人,时常会创作出不同形式的同人作品,包括同人小说、同人漫画等。出版同人志是把这些同人创作跟同道中人分享的一个途径。许多同人作品都会由同人们制成同人志,自费出版。

但也有些同人作品,不刊在同人志上,而是透过网站发表。一般来说,绘画CG在网站发表会最为方便。而其他媒体的作品,通常都能透过网站发布。

除此以外,还有同人游戏、同人音乐、同人MV(MAD片)、同人广播剧等创作。而在同人志即卖会的会场内,亦常会见到cosplayer或携带着娃娃的参与者。在同人之内,并没形式的限制。

部分同人作家由于对角色有性幻想,也有H的创作。主打美少女角色的ACG作品衍生H同人作品,这点几乎没有例外(第34条法则);甚至并非主打美少女角色的《七龙珠》、《航海王》、《火影忍者》、《勇者斗恶龙系列》等作品,也各有以其美少女角色为主角的H同人作品。亦有许多BL的同人作品。

知名网站:

相关

  • 进香进香,原指善男信女到名山寺庙进行朝拜的活动,在中国民间信仰则亦指庙宇间的交流活动,信徒迎请神明前往外地庙宇拜会、联谊,借此巩固双方情谊。当队伍经过其他友好庙宇时,神明主轿
  • 丁履恒丁履恒(1770年-1832年),字若士,一字道久,号东心,江苏武进人。生于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二十岁时补诸生。生性好辩,常与陆继辂持论往复。嘉庆丁酉拔贡。师从卢文弨,其学宗承江永、段玉
  • 胡仁源胡仁源(1883年-1942年),字次珊,浙江吴兴人。中华民国教育家。1899年到1901年,胡仁源就读南洋公学师范班。1902年中壬寅科举人,入京师大学堂就读,后来赴日本留学仙台高等学校、赴英国
  • 杜鲁门·卡波特杜鲁门·贾西亚·卡波特(英语:Truman Garcia Capote,发音为/ˈtruːmən kəˈpoʊti/;1924年9月30日-1984年8月25日),本名杜鲁门·史崔克福斯·珀森斯(英语:Truman Streckfus Person
  • 碧霞元君碧霞元君是中国自宋朝以来道教崇拜的一位重要女神,她来源于中国大陆华北地区为中心的山神信仰,称为“东岳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泰山娘娘”、“泰山老奶奶”、“泰山老母
  • 普通型高级中等学校普通型高级中等学校,简称普通高中,是台湾高级中学的一门类科,也是通往大学的主要通道。主要教授的科目有国文、英文、数学、历史、地理、公民与社会、物理、化学、生物、地球科
  • 广东音乐广东音乐是流行于中国广东珠江三角洲一带的器乐曲,音色清脆明亮,旋律流畅优美,节奏活泼欢快。广东音乐形成于清末,很多乐曲是由戏曲过场音乐、民歌、民间器乐曲牌演变而来。广东
  • 中微子速度的测量中微子速度的测量是验证狭义相对论的一种方式,也是测定中微子质量的一种方式。天文学领域对此的研究通常为观察从远处同时发出的中微子和光子是否同时到达地球。地面上的研究
  • 饶伯森饶伯森(英语:Walter Spencer Robertson,1893年12月-1970年1月18日),美国企业家、外交官。1945年,饶伯森担任美国驻华大使馆参事。1946年1月,国共双方达成停火声明,并成立军调部,饶伯森
  • 广州和约《广州和约》是鸦片战争中的一项休战协定。1841年(道光二十一年)5月下旬,清靖逆将军奕山在广州与英军作战失利,被迫向英军求降。27日双方缔结这项和约,主要内容是:奕山不敢如实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