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侵占史

✍ dations ◷ 2025-08-06 11:35:01 #阿富汗侵占史

阿富汗在历史上被侵占多次,且其与邻国的边界问题以及合法的政府一直存在争议。侵略者包括南亚的统治者莫卧儿人,沙皇俄国,苏联,英帝国,以及现在的北约联合部队和由美国领导的联合国部队(阿富汗战争2001-至今)。

从地缘政治学的角度来说,控制阿富汗对控制南亚地区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阿富汗在大博弈实力竞争中是一个重要的部分。现在对于阿富汗的战争,可以被看作是对南亚控制权的争夺,及对其本身自然资源包括其位于欧亚之间重要战略位置的争夺的一种延伸。从历史来看,对阿富汗的征服一向在对从西方通过开伯尔山口对印度的入侵中扮演重要角色。

作为亚历山大大帝一系列征伐的一部分,他在公元前330年对如今我们所称名为“阿富汗”的地区进行了该地区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入侵。在被征服的城市中有赫拉特和坎大哈。

其后,该地区被来自西方的阿拉伯帝国穆斯林军队入侵,这次侵占导致该地区大多数居民伊斯兰化。随后,该地区分别两次被蒙古人从北方和东方入侵。第一次入侵由成吉思汗领导,第二次由自称蒙古人黄金家族血统后裔的帖木尔领导。入侵的动机是为了征服印度以及大伊斯兰的核心地区。

19世纪间,独立的阿富汗遭到英属印度的两次入侵,分别发生在第一次英阿战争(1838-1842)和第二次英阿战争(1878-1880)。两次入侵的目的都是为了遏制俄国在该地区的影响,以及镇压当地部族领导人。两次入侵战争均以英军失败而告终。尽管持续遭受严重损失,阿富汗地方军阀依旧牢牢的控制着该地区。在这段时期,部族的边境战争一直持续着。在欧洲和印度,该地区被称作西北前线。


爆发于公元1979年12月的苏联入侵阿富汗的战争导致了由美国领导的对1980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抵制并促使美国资助并武装当地激进的伊斯兰抵抗组织。当地的自由战士、游击民兵与来自其他阿拉伯国家的战士,联合在一起,最终将苏联成功驱逐出阿富汗。这是苏联最为耻辱的军事失败,并成为导致苏联共产主义瓦解的重要因素。自由战士间的混战形成了封建地方军阀,并最终形成了暴力的原教旨主义者--塔利班政权。

21世纪之初,阿富汗依旧处于与西方力量的冲突之中。为了抓捕美国政府宣称的911恐怖袭击幕后策划奥萨玛·本·拉登,美国发动了于2001年的阿富汗战争(2001-至今)。他们成功的推翻了激进的政教合一的塔利班政府并严重破坏了奥萨玛·本·拉登的基地组织。塔利班政权曾为奥萨玛·本·拉登提供庇护并因其对人权的违背而声名狼籍。塔利班的领导层幸免下来并躲藏于阿富汗,特别是阿富汗南部地区,并继续发动游击队袭击以抗击美国与其盟友以及总统哈米德·卡尔扎伊现政府的军队。

2006年,美军将该地的防务移交给北约的驻军。20,000美军中的12,000人与北约的20,000名士兵组成了联合部队。剩余的美军将继续搜寻基地恐怖分子。加拿大军队领导并立即发起了对塔利班游击队蚕食区域的攻势。仅仅以少数士兵伤亡为代价,英国、美国以及加拿大的部队消灭了超过1,000名塔利班战士并迫使数以千计的塔利班战士撤退。由于许多幸存的游击队员开始了重组,北约和阿富汗政府军事高层预计未来会有更多的冲突。


相关

  • 不可再生不可再生能源,又称非再生能源、耗竭性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对应,是无法经过短时间内再生的能源,而且它们的消耗速度远远超过它们再生的速度。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与核燃料
  • 台湾人口普查台湾人口普查从日治时期开始实行,至今为止共13次。首次于1905年实行,之后于1915年再度实行,此后至1940年止,每5年实行一次,于日治时期共计7次。前两次称为临时台湾户口调查,后五次
  • 藿烷(1R,2R,5S,6R,9S,10R,13R,14S,19S)-1,2,9,14,18,18-六甲基-6-(1-甲基乙基)五环二十一烷藿烷(英语:Hopane)是一种天然的五环三萜化合物,是藿烷类化合物(英语:Hopanoids)的母结构(英语
  • 老虎·伍兹埃尔德里克·“泰格”·伍兹(英语:Eldrick "Tiger" Woods,1975年12月30日-),美国高尔夫球手,自1997年首次登上世界排名第一以来,他在位周数超过650周,是高球史上纪录。因为在英文中他
  • 何塞·桑胡尔霍何塞·桑胡尔霍(西班牙语:José Sanjurjo y Sacanell,1872年3月28日-1936年7月20日)是西班牙的一名军事领袖,曾在1932年8月10日企图发动军事政变,推翻第二共和国,但失败入狱,原预计判
  • 约克·米勒约克·米勒(德语:Jörg Müller,1942年10月11日-)是瑞士插画家,1994年国际安徒生插画家奖得主。1942年出生于瑞士洛桑,毕业于苏黎世比尔应用艺术学校,曾从事广告设计,后在父亲资助下
  • 索伦·克拉雅布克森索伦·克拉雅布克森(丹麦语:Søren Kragh-Jacobsen)是一位丹麦的电影、电视导演以及音乐创作者,他是激进电影运动逗马宣言的发起人之一,并亲自拍摄一部逗马宣言电影《敏郎悲歌
  • 新国立剧场坐标:35°40′55.82″N 139°41′9.06″E / 35.6821722°N 139.6858500°E / 35.6821722; 139.6858500新国立剧场(日语:新国立劇場/しんこくりつげきじょう  */?,英语:New Natio
  • 凯文·帕弗拉特凯文·帕弗拉特(Kevin Paffrath,1992年1月28日-),是美国YouTuber、金融分析师、土地主和地产代理。帕弗拉特出生于德国,在他18个月大的时候他们全家移民到美国。凯文·帕弗拉特曾经以民主党候选人的身份参加2021年加利福尼亚州州长罢免,但是未能当选加利福尼亚州州长。
  • 迪帕·努桑塔拉·艾地迪帕·努桑塔拉·艾地(Dipa Nusantara Aidit,1923年7月30日-1965年11月22日)是印度尼西亚共产党领导人,生于勿里洞岛,1965年九三〇事件后被印度尼西亚亲政府军队处决。印度尼西亚作家和诗人索布隆·艾地的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