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汞化合物

✍ dations ◷ 2025-11-11 11:55:56 #亚汞化合物
多汞阳离子或多聚汞阳离子是仅含汞原子的原子团,最常见的多汞阳离子是Hg2+2,在亚汞化合物中存在。亚汞化合物中的Hg-Hg键通过1927年的X射线分析和1934年的拉曼光谱发现,并成为了得到表征的共价金属-金属键的最早的例子之一。其它多汞阳离子还有线性的Hg2+3和Hg2+4离子,三角形的Hg4+3离子以及一系列的链状或层状多聚阳离子。最著名的多汞阳离子Hg2+2出现在亚汞化合物中,其中汞的形式氧化态为+1。Hg2+2离子可能是被确认的第一个含金属-金属键的物种。在1898年,Ogg证实了Hg2+2在溶液中存在。在1900年,Baker发现了HgCl二聚体在气态存在。固态中的Hg2+2单元最初于1926年通过X射线衍射得到表征;而溶液中的Hg-Hg键在1934年通过拉曼光谱确认。Hg2+2在水溶液中稳定,并存在着Hg2+和元素汞的化学平衡,其中Hg2+含量在0.6%左右。在加入阴离子形成难溶的二价汞盐时,平衡会被打破,如S2−,这时一价汞会完全地歧化。如果加入的阴离子可以形成难溶的一价汞盐时,元素汞和Hg2+会重新结合为Hg2+2,如Hg2Cl2。含Hg2+2阳离子的矿物如氯汞矿(eglestonite)。含Hg2+3(Hg(2⁄3))和Hg2+4(Hg(1⁄2))阳离子的化合物已经被合成出来了。这些离子仅已知在固态的化合物中存在,如Hg3(AlCl4)2和Hg4(AsF6)2。其中Hg–Hg键键长为255 pm(Hg2+3)和255–262 pm(Hg2+4)。这些成键包含由6s轨道形成的2中心2电子键。三角形Hg4+3离子通过1989年的矿物黄氯汞矿(terlinguaite)的探查发现,并自此合成了一系列的化合物。该化合物中的成键为三中心二电子键,由汞原子(D3h对称)的键合“a1轨道”与6s轨道重叠形成。金黄色的化合物Hg2.86(AsF6)由其发现者命名为“alchemists' gold”(意思是炼金术士之金),包含垂直的汞原子链。具有“金属性”的化合物Hg3NbF6和Hg3TaF6含有被MF6−阴离子分离的六边形汞原子层。它们在7 K下是超导体。

相关

  • 迈蒙尼德迈蒙尼德为摩西·本·迈蒙(希伯来语:משה בן מימון;阿拉伯语:أبو عمران موسى بن ميمون بن عبد الله القرطبي الإسرائيل
  • D维他命D也称抗佝偻病维他命,是一类脂溶性维他命,属类固醇化合物。在人类所需的维他命中,维他命D非常特殊,是一种激素的前体,而且人一天只要暴露在阳光下10分钟,人体自身即可合成足
  • 喀布尔喀布尔(普什图语:کابل‎,波斯语:کابل‎), 是阿富汗的首都,喀布尔省首府和阿富汗的最大城市。它是一座有3000多年历史的名城,1773年以后成为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在信德语
  • 房中术道家系列条目房中,又名房内,方技四种类之一,是中国古代优生学、性医学与性保健文籍内容的综称。除了在中医学理及应用知识之外,也被道教用作修行方式的一种探讨——以“道”御“
  • 丝蛋白丝蛋白(Fibroin)是一种不溶于水的蛋白质,像蜘蛛吐的丝中就有丝蛋白,其他像蚕(蚕丝)及许多其他昆虫吐的丝也有丝蛋白。丝蛋白的的原始状态主要包括二种蛋白质,丝蛋白及丝胶,有一层
  • 俾斯麦奥托·爱德华·利奥波德·冯·俾斯麦(德语:Otto Eduard Leopold von Bismarck,1815年4月1日-1898年7月30日),劳恩堡公爵,普鲁士王国首相(1862-1873 , 1873-1890),德意志帝国首任宰相(18
  • 亚历山大·普罗霍罗夫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普罗霍罗夫(俄语:Алекса́ндр Миха́йлович Про́хоров,1916年7月11日-2002年1月8日),苏联物理学家,他于澳大利亚阿瑟顿出生,
  • 电波时计无线电时钟,又称电波时钟,是指可以通过接收授时无线电波进行即时时间校准的时钟。其核心有一个具极端精确的电波接收器,每天自动接收由世界各地以原子钟计时的基地台发射出的“
  • 咸丰 (年号)咸丰(满语:ᡤᡠᠪᠴᡳ ᡝᠯᡤᡳᠶᡝᠩᡤᡝ,穆麟德:gubci elgiyengge,太清:gubqi elgiyengge;蒙古语:.mw-parser-output .font-mong{font-family:"Menk Hawang Tig","Menk Qagan Tig"
  • 科罗拉多斯翼龙Ptenodactylus Seeley, 1869残喙翼龙属(属名:Coloborhynchus,又误译为科罗拉多斯翼龙),是鸟掌翼龙科中的一个已灭绝属,生活在白垩纪的英国与摩洛哥。残喙翼龙的化石包含部分头颅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