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蚓螈目
✍ dations ◷ 2025-11-08 14:21:00 #蚓螈目
无足目(学名:Apoda)是脊索动物门两栖纲的一目,是蚓螈类(Gymnophiona;又称为蚓螈目)现存的演化支(冠群),是两栖动物中看起来最像虫或是蛇的一类。大部分的无足目均栖息于地下,因此无足目是两栖类中发现种类最少的。无足目的动物的脚已经退化,造成其中较小的种类看起来像蠕虫,而比较大的种类(长度可到1.5米)则看起来像蛇。四肢及带骨均退化,尾巴很短极或无尾,因此泄殖腔接近身体的尾部。全身裸露,体表有皮肤皱褶形成的数百条覆瓦状环褶,环褶内有次级环褶及围绕体轴呈环状排列的骨质圆鳞(水生种类无此结构),这说明它们与坚头类(学名:Stegocephalia)化石有关。由于它们生活在地下,眼睛很小,并覆盖一层保护皮层。所有无足目的动物头部鼻眼见近颌缘的凹槽内都有一对触突,伸长时可达2mm~3mm,可以起到额外的嗅觉作用。
体长10-150厘米,直径最大为5厘米。颜色从浅黑到粉棕色不等。眼小,隐于皮下甚至于骨下。雌雄外观相似。卵生或胎生。生活在地下,以蠕虫或昆虫为食,而蛇又常以它们为食。除了在南非发现的艾氏盲游蚓(Typhlonectes eiselti)没有肺之外,所有无足目的生物都有肺,但是他们同时也使用皮肤与口进行氧气的吸收。通常为了适应身体的构造,左肺都比右肺小,相同的现象在蛇的构造里也观察得到。蚓螈分布在除了干旱地区和高原外的绝大部分的东南亚、非洲和南美的热带地区。在南美,它们的分布一直延伸至阿根廷温湿的北部。中非的系统探寻蚓螈的工作还未展开,但是在那里的热带雨林中找到蚓螈的可能性非常大。版纳鱼螈(Ichthyophis bannanicus)是中国产的唯一一种蚓螈,分布于云南、广西和广东。2012年2月,科学家在印度东北部发现了一个新的无足目分支Chikilidae科。无足类是两栖类中唯一进行体内受精的种类。雄性蚓螈具有类似阴茎的器官(phallodeum),在交配时插入雌性的泄殖腔中,持续2到3小时。大约25%的蚓螈为卵生,雌性负责保护卵,以皮肤表面的粘液保护其免致干燥。其余75%的蚓螈为卵胎生。按照科学分类法,无足目分成6个科。下列的种类数目可能有误。有些种被重复统计。一方面,统计并没有完全纳入所有的种类,另一方面,被统计为不同种类的种有可能只是某一种类的变种。
相关
- 二顺反子病毒科Cripavirus Iflavirus二顺反子病毒科(学名:Dicistroviridae)是小核糖核酸目(英语:Picornavirales)(病毒)里面的一个科。二顺反子病毒科(Dicistroviridae)
- 强碱在各种酸碱理论中,碱都是指与酸相对的一类物质。碱多指碱金属及碱土金属的氢氧化物,而对碱最常见的定义是根据阿伦尼乌斯(Arrhenius)提出的酸碱离子理论作出的定义:碱是一种在水
- DAPIDAPI即4',6-二脒基-2-苯基吲哚(4',6-diamidino-2-phenylindole),是一种能够与DNA强力结合的荧光染料,常用于荧光显微镜观测。因为DAPI可以透过完整的细胞膜,它可以用于活细胞和固
- 李鸿章李鸿章,1896年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训名章铜,字少荃、子黻、渐甫,号仪叟、省心,谥文忠,人称李中堂、李傅相。清朝安徽合肥人,晚清重臣。官东宫三师、文华殿大学士、北
- 萨卢斯特盖乌斯·撒路斯提乌斯·克里斯普斯(拉丁语:Gaius Sallustius Crispus,常简称为撒路斯提乌斯,或据英文Sallust译为萨卢斯特,前86年-前34年),古罗马著名历史学家。主要作品有《喀提林
- 柯西奥古斯丁·路易·柯西(法语:Augustin Louis Cauchy,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
- 键盘键盘是经过系统安排操作一台机器或设备的一组键,主要功能则是输入数据。电脑键盘是电脑的外设之一,由打字机键盘发展而来。通过键盘可以输入字符,也可控制电脑的运行。依照键盘
- 狗熊Selenarctos thibetanus (Cuvier, 1823)亚洲黑熊(学名:Ursus thibetanus)是食肉目熊科的哺乳动物。胸部有白色新月形斑纹,又称为月熊、月牙熊、狗熊,别名黑瞎子,藏语译音为“董”,
- 潜在适居太阳系外行星列表适居太阳系外行星目录是波多黎各大学的行星适居性实验室编制,这个列表是根据其方法及估算而使用地球相似指数(Earth Similarity Index)去为可能适居的太阳系外行星评定等级
- 红麹红麹米或简称红麹是一种将红麹菌(Monascus spp.)接种在蒸熟的大米上,经发酵加工的米,呈紫红或棕红色,用于发酵、防腐、食物上色等功能,是一种天然的食品添加剂。另有红粬、福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