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湘剧
✍ dations ◷ 2025-10-21 23:26:56 #湘剧
湘剧又称长沙湘剧,是流行于湖南东部和中部地区的一个中国地方剧种,至今已经有600多年以上的历史。湘剧旧称“人戏”、“大戏”。因用长沙方言演唱,并以长沙为中心,以及江西萍乡、吉安等地,也流行于长沙府下属各县,故也称为大戏班子、长沙班子、湘潭班子、长沙湘戏、长沙湘剧。根据历史记载,“明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择封第八子为长沙王,建吉王府养伶人于府,又常邀民社献艺,曰湘乐。”外来的戏剧逐渐与本地文化相结合形成了湘剧。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徐渭所著《南词叙录》说:“今唱家称弋阳腔,则出于江西,两京、湖南、闽、广用之。”可见当时弋阳腔已在湖南流行。后来青阳腔的影响日深,湘剧在曲牌中添入大段滚唱,形成高腔中的“放流”。清朝康熙雍正年间,湘剧班社多以唱高腔为主,或兼唱昆腔,譬如福秀班、老仁和班。乾隆年间,湘剧班社逐渐增多,其中大普庆班则以唱昆腔为主。清代中叶徽调和汉调传入,湘剧开始加入弹腔(又称乱弹),称为南北路。南路是指二簧,北路则指西皮。道光年间,出现了最早以唱弹腔为主的仁和班。同治至光绪年间,不但班社蓬勃兴起,而且各地纷纷办起科班 ,仅长沙一带,就先后设立30多班。后来,弹腔成为湘剧的主要唱腔,除《三国》、《水浒》、《杨家将》等历史故事戏外,剧目尚有称为“三十六按院”的一批公案戏,如《四进士》、《奇双会》等。民国时期,湘剧不断发展。1921年,开始出现福禄坤班等女子科班,自此湘剧有了女演员。1938年12月,田汉曾举办短期训练班,在湖南南部及广西桂林一带先后组成7个湘剧宣传队,作抗日战争的宣传。在抗日战争中,湘剧受到严重的摧残,许多戏班被迫流散,不少名演员在战火中牺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经整理、创作了不少著名剧目,例如《琵琶上路》、《打猎回书》、《追鱼记》等。高腔剧目《拜月记》和创作的现代戏《园丁之歌》都被摄制成影片。湘剧在现代成为边缘文化,得不到社会的关注。主要戏剧作家的相继去世以及演员收入太低而转行导致湘剧的日渐衰微。而湘剧的没落也激起了保护文化的声潮,政府官员的参与以及新剧目的创作有助于湘剧重新得到市场。湘剧声腔主要由高腔、低牌子、昆腔、弹腔(乱弹)4种声腔构成,用中州韵唱白。高腔是湘剧四大声腔的代表,源于江西的弋阳腔。低牌子是一种曲牌联套体结构的唱腔,唱时以唢呐或笛子来作伴奏,更配以锣鼓。为了丰富唱腔,营造强烈对比,高腔和低牌子分折间唱的演唱形式,称为“高低间唱”。湘剧有1155个历史剧目,很多出自宋末南戏、元代杂剧和明清传奇,以及地方的传说和艺人的创作。
相关
- 工作工作可指:
- 宫崎大学宫崎大学(日语:みやざきだいがく,英语:University of Miyazaki),是一所位于宫崎县宫崎市的国立大学。2003年大学设置,简称宫大。由原本1949年(昭和24年)设立的旧宫崎大学与1974年(
- 起源谬误起源谬误(genetic fallacy)或基因谬误是一种不相干的谬误,系针对论述的起源攻击,而非针对该论述本身攻击。例如攻击提出论证的人、攻击某论证起于落后的年代、根据某个字词的词
- 真蛸胺章胺(或称章鱼胺,真蛸胺)是一种与去甲肾上腺素相关的内源生物胺,见于多种动物组织中,是某些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神经递质。生物内D-(−)-章胺是由酪胺在多巴胺β-羟化酶催化下羟基化
- 工商时报《工商时报》(英语:Commercial Times)是台湾旺旺中时媒体集团的一份报纸,创立于1978年12月1日,主要内容以工商、财经为主,每天出版11大张以上,内容涵括工商界要闻与财经重要新闻等
- 1962年 维拉尔第二届冬季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于1962年3月6日至12日在瑞士维拉尔河畔欧伦举行。这是瑞士首次主办冬季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该届比赛共设6个大项。
- 菲利猎龙菲利猎龙属(属名:Philovenator),是伤齿龙科恐龙的一属,化石发现于中国内蒙古的乌梁素海组(Wulansuhai Formation)地层,地质年代相当于白垩纪晚期的坎潘阶。模式种是柯瑞氏菲利猎龙(Ph
- 圣贝纳迪诺县圣贝纳迪诺县(英文:San Bernardino County)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东南部的一个县,东邻内华达州和亚利桑那州,东界科罗拉多河。面积52,073平方公里,是美国本土面积最大的县(排除被称为
- 抱川抱川战役,是朝鲜战争开始后,朝鲜人民军越过38线全面南侵而发起的战役,结果是韩国抱川郡落入朝军手中。
- 新邵县新邵县位于中部湖南省中部、是邵阳市东北部的一个下辖县。GDP总量145.26亿元(2018);总人口为83.3万人(2018),其中农业人口46.81万人,非农业人口31.91万人。县治酿溪镇。新邵地处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