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知秋

✍ dations ◷ 2025-04-26 13:54:18 #一叶知秋

一叶知秋是一句源自中国古诗的成语,常用来形容察言观色、善于洞察事物变化的人或者一丝微小的迹象能够预示大事的发生。这句成语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远的影响,被广泛运用于文学、艺术和生活中。

“一叶知秋”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南朝梁代文学家萧统的《临江仙·夜泊牛渚怀古》词:“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古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天霜拂秋草,客心伤此时。故园松柏犹,夜泊牛渚愁。闻道黄州遥,无因寄托书。一叶知秋近,衰华逐月新。”

这句词中“一叶知秋”一语,表达了诗人对戍客辛酸遭遇的同情,同时也揭示了他对战乱时局的深切忧虑。这句成语所蕴含的意境,揭示了人们对微小迹象的敏感洞察,以及对未来的深思和担忧。

“一叶知秋”这个成语被广泛运用于中国古代文学和艺术中,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重要符号之一。许多文人墨客在诗词、文章和绘画中均有运用,以此来表现对社会、人生和自然的洞察与领悟。

在诗词中,“一叶知秋”常被用来描写诗人对时局的敏感感知和对未来的担忧,表达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慨和对人生沉思的深刻。在绘画中,“一叶知秋”则常被用来表现画家对自然景物的细致观察和对自然变化的把握,体现了中国画家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敏锐的感知能力。

除了文学和艺术领域,"一叶知秋" 这个成语也常常被人们引用于生活中,用以形容一个人或一件事的细微迹象能够预示大的变化。例如,当一个人敏锐地察觉到环境的变化,并因此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就可以说他“一叶知秋”。

在工作和生活中,这种洞察力和敏感性往往能够让人更好地把握机遇和应对挑战,因此,“一叶知秋”成为了人们赞美智慧和敏感的一种方式。

“一叶知秋”这个成语是中国古代文学和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生智慧。它不仅在文学艺术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也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和思考方式。相信在未来,这句成语将继续在中国文化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传承并发扬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智慧内涵。

相关

  • MKUltra计划MKUltra计划(英语:Project MKUltra),是指由美国中央情报局统筹的一项人类思想控制试验计划。该计划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至1953年被正式认可,1964年缩减规模,1967年进一步削减,1973年
  • 陆光熙(弟)陆敬熙(女)陆士嘉陆光熙(1878年-1911年),本名惠熙,字亮臣,顺天府宛平县人,本籍浙江省萧山县。清末翰林、官员。陆光熙之父陆钟琦为光绪十五年(1889年)进士,官至山西巡抚。陆光熙于光绪
  • 李嗣京李嗣京,南直隶扬州府兴化县(今江苏省兴化市)人,明朝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嘉靖、隆庆间内阁首辅李春芳曾孙,万历四十七年进士李乔之兄。崇祯元年(1628年),登戊辰科进士,授南昌府推官、
  • 伊莱恩·美伦甘伊莱恩·美伦甘(Elaine Mellencamp;1969年8月16日-),美国超级名模。她是高级时装品牌:Escada、Versace及YSL的代言人。上过Vogue、Marie Claire'及Votre Beaute等杂志封面。
  • 苏黎世国立博物馆苏黎世国立博物馆(德语:)是位于瑞士城市苏黎世的一家博物馆,邻近苏黎世中央车站,是欧洲最重要的文化史博物馆之一。博物馆的建筑修建于1898年。现在瑞士国立博物馆已经成为苏黎世
  • 阿格巴尼·达雷戈阿格巴尼·阿塞尼特·达雷戈(英语:Agbani Asenite Darego,1982年12月22日-)是目前尼日利亚女性模特儿,也是2001年世界小姐选美冠军。阿格巴尼·达雷戈的家庭来自河流州,她则出生于
  • 野山《野山》(英语:)改编自著名作家贾平凹小说《鸡窝洼人家》,由颜学恕导演,影片1986年由西安电影制片厂出品。片中“换妻”等内容由于涉及传统伦理道德和农村政策,在当年中国内地引起
  • 上北自动车道 */?、英语:KAMIKITA EXPRESSWAY)是一条连结日本青森县上北郡六户町至同县同郡七户町的高规格干线道路。通称上北道(日语:上北道/かみきたどう  */?、英语:KAMIKITA EXPWY)。2016年(平成28年)制定的高速公路编号(日语:高速道路ナンバリング)将八户自动车道、百石道路、第二陆奥收费道路、陆奥收费道路、青森自动车道一同编为“E4A”。Template:东北纵贯自动车道八户线
  • 阿威罗灯塔普拉亚达巴拉灯塔又称阿威罗灯塔(葡萄牙语:Farol de Aveiro/Farol da Praia da Barra),是葡萄牙阿威罗区伊利亚沃加法尼亚-达纳扎雷堂区的一座灯塔。它是葡萄牙最高的灯塔,高度为62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