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约

✍ dations ◷ 2025-05-17 10:54:04 #乡约
乡约,是中国古代及朝鲜半岛朝鲜王朝时代民间行事原则,是为古代民间基层社会的自治组织,是地方乡厅提倡的道德标准。《周礼》记有读法之典。熙宁九年(1076年)蓝田吕大忠、吕大防、吕大钧、吕大临四兄弟订有《蓝田吕氏乡约》。朱熹有《增损吕氏乡约》,但未付实践。乡约多以族谱方式呈现,如湖北来凤县《来凤卯峒向氏族谱》、四川省酉阳县后溪乡白氏《南阳族谱》。朱元璋恢复乡饮酒礼,广设申明亭、旌善亭,废耆老改乡老,颁圣谕六言,独赖乡约圣谕,朝夕宣扬,民兵不呼而自集,城守不戒而自严。正德十三年十月,王守仁著有《南赣乡约》,凡一十六款,这之前王守仁首先推行十家牌法,颁布《十家牌法告谕父老子弟》。《南赣乡约》十分有效,于是嘉靖年间,朝廷推广王阳明之法,“嘉靖间,部檄天下,举行乡约,大抵增损王文成公之教。”罗一峯也曾立乡约以整顿风俗。清代乡治是对《吕氏乡约》的发扬,是一种官办系统,由礼部管辖;不同于王守仁的《南赣乡约》是民间自发系统。有专家以为如无满清入关,“假以时日,整个乡治或者可以立定基础,成为中国民治张本。”清代乡约则是以“各直省州县向有保长、乡约等名目,原为稽查保甲,承办差徭而设。”为目的,已脱离宋明“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的乡约精神。朝鲜乡约,大约与朱子学同时传入,洪武三十一年朝鲜太祖于其家乡-丰沛乡订定“乡宪”四十一条,请孝宁大君增补后颁布,是为韩国最早之乡约。 朝鲜中宗统治时期,因大司宪赵光祖、大司成金堤提倡,乡约是乡村内非正式行事原则和朝鲜王朝地方行政的基础。地方上的两班有很多在书院上向百姓讲解乡约,以助教化。

相关

  • 6号染色体人类的6号染色体是23对染色体的其中之一,正常状况下每个细胞拥有两条。此染色体含有大约170百万个碱基对,占细胞内所有DNA的5.5%到6%。其中约有2000到2057个基因 ,依预测方式而
  • 分子演化现代生物分类群体从它们的 共同祖先遗传分化的图示。进化论介绍(英语:Introduction to evolution) 演化的证据 共同起源 共同起源的证据群体遗传学 · 遗传多样性 突变 · 自
  • 扫描隧道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英语: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缩写为STM),是一种利用量子隧穿效应探测物质表面结构的仪器。它于1981年由格尔德·宾宁及海因里希·罗雷尔在IBM位于瑞士苏
  • 蛋白质微阵列蛋白质微阵列(英语:Protein microarray,亦称为蛋白质芯片)是将不同的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分别置于微量板的不同孔内来进行蛋白质功能筛选的文库。它实质上是cDNA阵列文库的继续
  • 皮肯斯县皮肯斯县(Pickens County, Georgia)是美国乔治亚州西北部的一个县。面积603平方公里。根据美国2000年人口普查,共有人口22,983人。2005年人口28,442人。县治杰斯帕(Jasper)。成立
  • 约法三章约法三章原指刘邦攻入秦朝都城咸阳后,一度制定简化秦朝苛法的做法,后来演变成为根本性的法律规定,曾成为“宪法”的名称。约法三章一词,最早出现于《史记》“高祖本纪”。公元前
  • 托莱多托莱多(西班牙语:Toledo,西班牙语:.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entium"
  • 转氨基反应转氨基作用(Transamination) 指的是一种氨基酸(amino acid)的α-氨基转移到一种α-酮酸上的过程。此为胺基从一碳骨架转移至另一个碳骨架的反应,氨基酸因转移了胺基变成了酮
  • 行星适居性行星适居性是天文学里对星体上生命的出现与繁衍潜力的评估指标,其可以适用于行星及行星的天然卫星。生命的必要条件是能量来源(通常是太阳能但并不全然)。但通常是当其他众多条
  • 皇朝三通清三通,即《皇朝文献通考》、《皇朝通典》、《皇朝通志》三书,清朝亡后,改名《清朝通典》、《清朝通志》、《清朝文献通考》。“清三通”是“续三通”的续作,体例大致沿袭杜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