徭役

✍ dations ◷ 2025-10-22 16:31:56 #徭役

徭役,或称繇役、傜役等,指政府强迫人民承担的无偿劳动。东亚历史上指律令制下派成年之健全男子为政府的劳动。包含兵役、夫役等。民众必定服役,有官职、爵位或科举资格者或许可以免役,有时亦可缴纳一笔税金,换取免役资格。

《韩非子·备内》:“徭役少则民安,民安则下无重权,下无重权则权势灭,权势灭则德在上矣。” 《后汉书.王符传》:“圣人深知力者民之本,国之基也。故务省徭役。”

致使秦朝灭亡的大泽之变,就是因为徭役,陈胜、吴广等人要赶赴渔阳(燕京)服役,因为天雨迟行,而秦朝法律规定兵役误期者死,所以他们才起义造反。

汉朝法律中,每个成年健全男子,都需要服役,尤其是担任戍守边疆的武士,可以聘请他人代替。另也可以捐输银钱米布等物予官府,换取免役资格。

明代万历时,首辅张居正变法,力行“一条鞭法”,将徭役合并,征收银两,从此皆征银为多。

清朝继承明朝之法,再无徭役,只征收赋税及火耗。

相关

  • 猪厕猪厕,古称圂厕、圂、豕牢、溷轩,又称带厕猪圈、连茅圈、茅圈,是指在同一地同时作养猪和厕所之用,猪厕所养的猪往往以人的粪便为食粮,亚洲不少地区都有使用猪厕的传统,至今仍可在中
  • 噬菌体 (消歧义)噬菌体可能指以下其中一项事物:
  • 智利智利华人是有中国血统的智利人。在圣地亚哥圣迭戈街与阿隆索·奥瓦列街一带,有一条唐人街。在硝石战争(1879-1883)中,有1200名到1500名秘鲁的中国劳动者倒向了智利一方,由此,在战
  • 1386年重要事件及趋势重要人物
  • 书包书包是一种袋,用于放入文具随身携带,从前多称书袋。书包通常由使用者背于肩上行走。在古代,中国人一般使用纯布的书袋装文具或长褂装入文具。到现代时,受西方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
  • 普拉特河普拉特河(英语:Platte River、/plæt/)是内布拉斯加州的一条主要河流,长约500公里,由北普拉特河和南普拉特河汇合而成。
  • 纳粹德国禁烟运动纳粹德国禁烟运动是指在1933年至1945年期间德国的禁烟运动。在德国医师首次研究出吸烟与肺癌的关联后,纳粹德国便开始强烈提倡禁烟运动,而开创了近代史上第一次大众禁烟运动。
  • 铜铸熟若蟹铜铸熟若蟹(学名:),俗名埋扇蟹,为扇蟹科熟若蟹属的动物。分布于太平洋的日本、琉球、台湾南部和各离岛岩礁(达悟语:citow)、东南亚各国、西沙群岛、海南岛、夏威夷、大溪地及印度
  • 阿列克谢·伊万诺维奇·什巴耶夫阿列克谢·伊万诺维奇·什巴耶夫(俄语:Алексе́й Ива́нович Шиба́ев,1915年2月21日-1991年7月23日)苏共萨拉托夫地区委员会第一书记,原全苏工会中央理事会
  • 巴尔伊巴尔伊(Bally),是印度西孟加拉邦Haora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92906(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92906人,其中男性49414人,女性43492人;0—6岁人口8320人,其中男4264人,女4056人;识字率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