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mm ARC

✍ dations ◷ 2025-11-12 16:26:46 #6mm ARC

6毫米“先进步枪弹”(6mm Advanced Rifle Cartridge),简称6毫米ARC弹(6mm ARC),(非官方)也称6×38毫米弹,是由美国霍纳迪制造公司在2020年推出的一款6毫米(.243英寸)口径的无缘缩颈中央底火步枪子弹,用来为AR-15平台提供低后坐力的长距离高精度子弹。

6毫米弹头因为外形狭长拥有较高的截面密度和弹道系数,在飞行中能够更有效的抗衡空气阻力和侧向风吹,动能损耗也更慢。在2020年上市后,霍纳迪推出了三款弹头重量分别为103、105和108格令(6.7、6.8和7.0克)的厂装型号,厂方所公布的G1弹道系数分别是0.512、0.530和0.536。

通常使用.223 Rem/5.56mm NATO的AR-15半自动步枪如果使用6毫米ARC弹就必须更换新枪管,同时改用为6.5mm Grendel设计的弹匣和枪栓。6毫米ARC也可以用在“迷你型”枪机的栓动步枪上。

在霍纳迪宣布推出6毫米ARC后,许多枪械制造商就宣布将推出与其兼容的步枪型号。

与.223 Remington/5.56×45mm NATO相比,6毫米ARC的后坐力更大,但是弹头更重的同时枪口初速更高、外弹道更平直、受风偏移更少,长距离性能优越,也拥有更多的终端动能。

与.308 Winchester/7.62×51mm NATO相比,6毫米ARC的后坐力更低、枪口初速更高、外弹道更平直、风偏更少。虽然6毫米ARC的枪口动能较低,但因为拥有更高的弹道系数,反而能在长距离外保持更多的终端动能和穿透力。

作为意图量产的厂弹,6毫米ARC与由6.5mm Grendel缩颈制成的6mm AR“野猫弹”十分相似。6毫米ARC的弹壳体积为大约2.20毫升(34格令水),在另外两款在桌台依托射击中很受欢迎的6毫米口径子弹——6mm PPC(2.10毫升,或32格令水)和6mm BR(2.50毫升,或38.5格令水)之间,但和6mm AR一样,6毫米ARC有着30度的壳肩斜角,可以在AR-15步枪内保证供弹的可靠性。

用于更大的AR-10平台上的6 mm XC、6.5×47mm Lapua、6.5×47mm Lapua、6mm Creedmoor和6.5mm Creedmoor等子弹有着更好的长距离弹道性能,但是后坐力更大,而且因为弹体长度无法在AR-15上使用。

相关

  • 深圳墟东门商业区,又名东门步行街、东门老街或东门町。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是深圳市最早发展的一个零售性质商业区,始建于1990年代初。东门老街范围包括深南东路以北,立新路以
  •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简称南开马院,是南开大学从事马克思主义研究和承担政治思想教育的学术机构,位于南开大学津南校区文科学院组团。2016年1月,入选第一批全国重点马克
  • 类毒扁豆碱类毒扁豆碱(Stigmine),音译为“斯的明”,是一类乙酰胆碱脂酶抑制剂(英语:acetylcholinesterase inhibitor)。其字尾皆为,源自最早被发现会制造该类化合物的毒扁豆(),加上“素”的字
  • 埔里镇埔里镇(巴宰语、噶哈巫语:Purisia;台湾话:.mw-parser-output .sans-serif{font-family:-apple-system,BlinkMacSystemFont,"Segoe UI",Roboto,Lato,"Helvetica Neue",Helvetica,
  • 麻生诚麻生诚(日语:麻生誠,1932年3月30日-2017年4月24日),东京人,日本教育社会学者、大阪大学、放送大学名誉教授。毕业于东京教育大学附属高等学校、东京大学大学院教育学研究科・教育学
  • 宫川英男宫川英男(1918年-1945年6月9日),原名宫川启吉,是一名日本士兵,参与侵华战争时被八路军俘虏,并投诚八路军。他此后一直为八路军进行反战宣传工作,劝说日本士兵投降,因此遭到缉拿,最终在
  • 杜继宗杜继宗,明朝北直隶顺天府大兴县人,明穆宗生母孝恪皇后杜氏的弟弟。杜继宗的姐姐嘉靖十年(1531年)封康嫔,嘉靖十五年(1536年)进封妃,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正月薨。生子裕王朱载坖,嘉靖四
  • 我们的足球王国《我们的足球王国》是大武有纪的日本漫画作品,小学馆出版,2009年起在《Big Comic Superior》1月号连载,漫画获运动科学综合研究所高冈英夫协力。
  • 德哥与皮皮德哥与皮皮是大猫工作室的动画作品,讲述一间海滨咖啡厅的老板菲菲饲养的两只猫德哥与皮皮因为青梅竹马欧仔的科学意外变成小猫人的故事,灵感来自制作人王尉修饲养的两只家猫。
  • 陈小平 (1956年)陈小平(1956年-),男,山东人,中国体育学者,前清华大学教授,曾任跳水辅助训练室主任。现任宁波大学体育学院副院长。陈为德国科隆体育大学(German Sport University Cologne)体育科学博士,主要从事运动训练研究。2001年起,由他主理的国家和省部级研究课题共有19项,另亦出版过著作及合著共5部并发表了超过70篇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