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是继夏商周断代工程之后又一项由中国官方立项的大规模多学科古史研究项目,主要目的是为了探索中华文明的起源问题。该项目的预研究项目于2002年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十五计划”,2004年夏季,“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正式启动,2018年最终结项。
中国史书常把炎黄二帝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端,并将5000年作为中华文明的历史跨度。但史书上对炎帝、黄帝至尧舜禹的记载多带有神话色彩,因而无法作为信史。如果扣除仍然存疑的夏朝,则剩余的时长仅剩3500余年。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中国考古学的发展为研究早期中华文明提供了大量的资料。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考古资料的丰富,学者确信夏朝时期,中国已经存在初步发展的文明,且三皇五帝的传说也反应了一部分当时社会发展状况的信息。“九五”期间,实施的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开创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相结合,研究人文社会科学问题的模式。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目的就是在之前工作的基础上,探寻中华文明的起源、早期发展历程、特点以及发展状况。
在正式工程开始前,2002至2003年,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先进行了预研究,涉及的时间范围为考古上的龙山时期,即公元前3000年至2000年,对应五帝时期。研究地域为中原地区。工程第一期于2004至2005年展开,涉及的时间范围为五帝至商代初年,即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1500年,研究地域仍为预研究阶段确定的中原地区。第二期于2006至2008年展开,将研究的时间跨度扩展到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1500年,而地域也扩展至整个黄河流域以及长江中、下游和辽河流域。第三期于2009年至2013年进行。第四期于2013年至2015年进行。2018年5月,中华文明探源成果公布。
2018年5月28日上午,国新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成果,期间通过对浙江良渚,山西陶寺,陕西石峁等众多遗址开展大规模考古发掘,以丰富的考古资料实证了中华大地5000年文明。探源研究认为,距今5800年前后,黄河,长江中下游以及西辽河等区域出现了文明起源迹象,距今5300年以来,中华大地各地区陆续进入了文明阶段,距今3800年前后,中原地区形成了更为成熟的文明形态,并向四方辐射文化影响力,成为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中华文明探源项目取得的另一项重大成果,是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有了总体认识,并实证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绵延不断”的特征。在外来文明影响方面,探源研究认为,中华文明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广泛吸收了外来文明的影响。比如源自西亚,中亚等地区的小麦栽培技术,黄牛和绵羊等家畜的饲养以及青铜冶炼技术逐步融入中华文明之中,并改造生发出崭新的面貌。探源研究发现,中国文明实为散布在黄河,长江和西辽河流域的许多地方文明构成的一个巨大丛体,体量远超世界上其它几个古代文明。从距今5800年起,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以及西辽河地区的史前社会开始了向复杂化的加速度发展。从中华文明起源至距今3800年,长达2千年里,文献传说有许多这一时期“天下万国”的说法,探源研究将这个阶段叫作“古国时代”,认为是中国文明早期发展的第一个大的阶段。这一过程在探源研究中称为“中国文明的多元一体”,作为一种历史趋势,奠定了日后夏商周“三代文明”的基础,也成为了多民族国家形成的远因和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