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量法

✍ dations ◷ 2025-04-25 13:59:55 #碘量法
碘量法或称碘量滴定法是一种分析化学中常用到的滴定方法,同时也是一种氧化还原滴定的方法,碘量法中,通过碘单质的生成或者反应完全作为滴定终点的现象。 碘量法分为间接碘量法和直接碘量法,间接碘量法通过与被分析物反应释放出的碘滴定,而直接碘量法使用碘单质滴定碘量法经常被用来测定水溶液中氧化剂的浓度,比如生态研究中的测定溶解氧含量或者例如游泳池中活性氯的浓度。 首先需要知道样品溶液的体积,再加入过量且量已知的碘化物溶液,样品中的氧化剂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碘单质溶于含碘化物的溶液生成I−3,溶液最终变为深褐色。之后,含I−3的溶液用标准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并且以淀粉为指示剂,以此计算出之前生成的I3-的量,间接地计算出之前的氧化剂的量。I−3具有一定的氧化性:同时硫代硫酸钠具有较低的电极电势:并组成了最终的总反应:为了方便起见,在水溶液中,一般写作I2而不是I3-。当溶液深蓝色消失时,意味着碘单质已被完全反应, 即到达了滴定终点。当然,用来滴定碘含量的还原剂并不一定选用硫代硫酸钠,我们也可以选择氯化亚锡、砷(III)、锑(III)。 值得注意的是,在强酸环境时,会发生如下的副反应:有些反应在特定的pH值范围内是可逆的,因此在滴定之前应当调整样品溶液至合适的pH值。例如,如下反应,在pH<4时为可逆反应:碘单质的易挥发性容易引起滴定的误差,这可以通过确保加入的碘化物是过量来有效避免,同时,降低溶液的温度也是减小挥发造成的误差的有效方法。强光、亚硝酸盐、铜离子会催化碘化物氧化为碘单质,所以在加入碘化物之前,应当除去样品中的亚硝酸盐和铜离子。碘量法在容量分析法中应用十分广泛,例如测定铜离子、氯酸盐、过氧化氢和水中溶解氧的含量:在酸性介质中,亚硫酸根或亚硫酸氢根能将碘单质还原为碘离子。因此,将过量的碘标准溶液加入已知体积的样品中,亚硫酸根或亚硫酸氢根会与碘离子发生定量反应:当碘离子被加入铁氰化钾溶液时,溶液中存在以下反应平衡:在强酸性条件下,该反应会向正方向进行,但在中性条件下会变为可逆反应,但在强酸性条件下,硫代硫酸钠会分解。因此,为促进反应的进行,在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锌盐,锌离子会与亚铁氰根发生定量的反应并生成沉淀,促进反应的进行:这样可以避免使用强酸性环境,有效的避开了硫代硫酸盐在强酸性下分解的问题,也使得铁氰化钾可以用碘量法进行测量。

相关

  • 苯佐卡因苯佐卡因(Benzocaine),又称“阿奈斯台辛”(Anaesthesine),学名对氨基苯甲酸乙酯。无色或白色斜方结晶粉末。无臭,味微苦,后有麻醉感。遇光逐渐变色。难溶于水,微溶于脂肪油,溶于稀酸、
  • 酰胺醇类抗生素酰胺醇类抗生素是一种抗生素。常见的有得氯霉素,甲砜霉素、氟苯尼考等。临床常用的品种为甲砜霉素和氟苯尼考。制剂有甲砜霉素片、氟苯尼考注射液、氟苯尼考可溶性粉等。抗菌
  • 可充电碱性电池可充电碱性电池是一种可充电的碱性电池,其能够再充电,以便重复使用。初期有电子公司开发碱性电池充电器,声称可以替一般“一次性碱性电池”充电,但仍受限碱性电池充电慢、效率低
  •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多囊性卵巢综合症(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简称PCOS),又称斯-李二氏症(Stein-Leventhal syndrome),是一连串女性因为雄性激素上升所导致的症状。多囊性卵巢的症状包含月经不规律
  • 访谈法面谈或采访,是指一种涉及两名或以上人士的对话,由一方发问,并由另一方回答。面谈的其中常见的一种形式是面试,这是大部分企业在招聘员工过程中需要的一环。此外,面谈亦是新闻采访
  • 约翰·霍华德·诺思罗普约翰·霍华德·诺思罗普(英语:John Howard Northrop,1891年7月5日纽约州扬克斯 - 1987年5月27日亚利桑那州威肯堡),美国化学家,1946年获诺贝尔化学奖。1901年:范托夫 | 1902年:费歇
  • 阿尔多·莫罗阿尔多·莫罗(Aldo Moro,1916年9月23日-1978年5月9日)意大利政治家,1963年至1968年及1974年至1976年两次出任意大利总理,是意大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任职最长的总理之一,共任职六年
  • 尼古丁酸维生素 B3,维生素 PP烟酸(英语:niacin、nicotinic acid,也称维他命B3、维他命PP、吡啶-3羧酸),分子式:C6H5NO2,耐热,能升华。首次描述于Hugo Weidel于1873年对尼古丁的研究。它是人体
  • 故障检测和隔离故障检测和隔离(Fault detection and isolation,FDI)是控制工程中的子领域,主要是监控系统,在故障发生时可以识别,并且准确指出故障的种类以及出现位置。有两种进行故障检测和隔离
  • 定性定性分析的主要任务是确定物质(化合物)的组分,只有确定物质的组成后,才能选择适当的分析方法进行定量分析,如果只是为了检测某种离子或元素是否存在,为分别分析;如果需要经过一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