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碘量法
✍ dations ◷ 2025-05-16 22:28:58 #碘量法
碘量法或称碘量滴定法是一种分析化学中常用到的滴定方法,同时也是一种氧化还原滴定的方法,碘量法中,通过碘单质的生成或者反应完全作为滴定终点的现象。
碘量法分为间接碘量法和直接碘量法,间接碘量法通过与被分析物反应释放出的碘滴定,而直接碘量法使用碘单质滴定碘量法经常被用来测定水溶液中氧化剂的浓度,比如生态研究中的测定溶解氧含量或者例如游泳池中活性氯的浓度。
首先需要知道样品溶液的体积,再加入过量且量已知的碘化物溶液,样品中的氧化剂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碘单质溶于含碘化物的溶液生成I−3,溶液最终变为深褐色。之后,含I−3的溶液用标准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并且以淀粉为指示剂,以此计算出之前生成的I3-的量,间接地计算出之前的氧化剂的量。I−3具有一定的氧化性:同时硫代硫酸钠具有较低的电极电势:并组成了最终的总反应:为了方便起见,在水溶液中,一般写作I2而不是I3-。当溶液深蓝色消失时,意味着碘单质已被完全反应, 即到达了滴定终点。当然,用来滴定碘含量的还原剂并不一定选用硫代硫酸钠,我们也可以选择氯化亚锡、砷(III)、锑(III)。
值得注意的是,在强酸环境时,会发生如下的副反应:有些反应在特定的pH值范围内是可逆的,因此在滴定之前应当调整样品溶液至合适的pH值。例如,如下反应,在pH<4时为可逆反应:碘单质的易挥发性容易引起滴定的误差,这可以通过确保加入的碘化物是过量来有效避免,同时,降低溶液的温度也是减小挥发造成的误差的有效方法。强光、亚硝酸盐、铜离子会催化碘化物氧化为碘单质,所以在加入碘化物之前,应当除去样品中的亚硝酸盐和铜离子。碘量法在容量分析法中应用十分广泛,例如测定铜离子、氯酸盐、过氧化氢和水中溶解氧的含量:在酸性介质中,亚硫酸根或亚硫酸氢根能将碘单质还原为碘离子。因此,将过量的碘标准溶液加入已知体积的样品中,亚硫酸根或亚硫酸氢根会与碘离子发生定量反应:当碘离子被加入铁氰化钾溶液时,溶液中存在以下反应平衡:在强酸性条件下,该反应会向正方向进行,但在中性条件下会变为可逆反应,但在强酸性条件下,硫代硫酸钠会分解。因此,为促进反应的进行,在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锌盐,锌离子会与亚铁氰根发生定量的反应并生成沉淀,促进反应的进行:这样可以避免使用强酸性环境,有效的避开了硫代硫酸盐在强酸性下分解的问题,也使得铁氰化钾可以用碘量法进行测量。
相关
- 肠道肠脏,或称肠,是指消化系统中,由胃至肛门之间的消化管道,为大部分化学消化过程的所在地,将食物的营养吸收。肠脏主要分为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及回肠)及大肠(盲肠、结肠及直肠)两部分。
- Hepatic肝脏(英语:liver)为脊椎动物体内的一种器官,以代谢功能为主,并扮演着除去毒素,储存糖原(肝糖),分泌蛋白质合成等重要角色。肝脏也会制造胆汁。在医学用字上,常以拉丁语字首hepato-或he
- Unicode收录的文字Unicode 11.0收录了146种文字,包括89种现在仍在使用的文字和57种古代的已经不用的文字。
- bspan style=color:yellow;②/span/b阿克罗蒂里和泽凯利亚主权基地区(英语:Sovereign Base Areas of Akrotiri and Dhekelia)是两个位于地中海极东部岛屿塞浦路斯上的英国特殊属地,共同组成了主权基地区,其中阿克罗
- 石野良纯石野良纯(日语:石野 良純/いしの よしずみ Ishino Yoshizumi ?,),日本分子化学家,药学博士,专长分子生物学、遗传基因工程学、蛋白质工程学 、极限环境微生物学。现任九州大学大学
- 异羟肟酸异羟肟酸(英语:Hydroxamic acid),也称酰基羟胺,是具有-C(=O)-NH-OH结构的化合物,具弱酸性。可通过用醛为原料发生Angeli-Rimini反应,或以羟胺为原料制备:异羟肟酸容易水解为羧酸和羟
- 双极细胞双极神经元(bipolar neuron)自胞体两端各发出一个突起,分别至感受器(周围突)或进入中枢部(中枢突),如视网膜内的的双极细胞,前庭神经内的感觉神经元。
- 电竞电子竞技(英语:eSports),简称电竞,是指使用电子游戏来比赛的体育项目。随着游戏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力不断增强,电子竞技正式成为运动竞技的一种。电子竞技就是电子游戏比赛达到竞
- FDDI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英文:Fiber Distributed Data Interface,FDDI)是美国国家标准学会制定的在光缆上发送数字信号的一组协议。虽然FDDI逻辑上是基于令牌环架构,但不是以IEEE 802
- 无明无明(梵语:Avidyā,巴利语:avijjā),又作无明支,佛教术语,是烦恼的别称,为明的相反词;为十二因缘之首,一切苦之根本。因对法界不如实知见,所以造作颠倒之行为;即暗昧事物,不通达真理与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