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趾畸形

✍ dations ◷ 2025-07-01 19:45:38 #并趾畸形

并趾畸形是两个或多个指融合在一起的情况。常见于哺乳动物身上,如合趾猿和双门齿目动物,但在人类中是一种不寻常的病症。

并指畸形可以是单纯的,也可以是复合的。

并指畸形可以是完全或不完全的。

复合并趾畸形常常作为综合症的一部分(例如亚伯氏症)发生,并且通常涉及比单纯并趾畸形更多的指。

孔状并指畸形,也称为或末端并指畸形,指的是指的皮肤大部分都相连,但在近端存在一个皮肤正常的空隙。这类并趾畸形在羊膜带综合症中存在。

单纯并趾畸形可以是完整的或部分的,并且在出生时存在(先天性)。在人类早期胎儿发育过程中,脚趾和手指的蹼(并指)是正常的。在妊娠约6周时,称为音猬因子(SHH)的蛋白质介导了细胞凋亡的发生,溶解了手指和脚趾之间的组织,因此蹼消失了。在部分胎儿中,该过程并非在所有手指或脚趾之间完全发生,因此一些蹼残留了下来。

已经在人类中鉴定出五种类型的并趾畸形。与这些类型相关的相应基因座及其常见的表型表达如下:

拇指/食指或无名指/小指的并指通常在年幼时进行治疗,以防止生长过程中较长的手指向较短的手指弯曲。通常,这些手指的并指在六个月大时进行治疗。对其他手指并指的治疗是选择性的,并且更常在18-24个月大、手指已经生长时进行治疗。

因为并指的周长小于两个分开手指的周长,所以一旦手术时将它们分开,就没有足够的皮肤覆盖两个手指。因此,外科医生必须在手术时将新皮肤植入此处。这通常是通过皮肤移植(来自腹股沟或前肘)完成。皮肤也可通过活化手背上皮肤来获得(称为“无移植”并指矫正),这需要在手术前的几个月内进行计划。

并趾畸形校正最常见的问题是,皮肤随时间的推移向指尖移动。这可能是由于手指之间修复位置的张力。可能需要额外的手术来纠正这一点。使用皮肤移植物的一个不足是,手术后的几年中移植的皮肤会变暗并变得更加明显。此外,如果从腹股沟区域收集皮肤,则皮肤可能会生长毛发。最后,手指可能会在手术后偏移。这最常见于符合并趾畸形(当指骨融合时)。

并趾畸形最早作为出生异常或烧伤创伤,可以追溯到安达卢西亚穆斯林外科医生宰赫拉威 (公元1013年),在西方被称为Abulcasis。 安布鲁瓦兹·帕雷也在十六世纪对此进行了描述。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并趾畸形

相关

  • 熊虫缓步动物门(学名:Tardigrata)是俗称水熊虫的一类小型动物,主要生活在淡水的沉渣、潮湿土壤以及苔藓植物的水膜中,少数种类生活在海水的潮间带。有记录的大约有750余种,其中许多种
  • 经济昆虫学动物学人类学 · 人与动物关系学 蜜蜂学 · 节肢动物学 医学节肢动物学 · 鲸类学 贝类学 · 昆虫学 动物行为学 · 蠕虫学 两栖爬行动物学 · 鱼类学 软体动物学 · 哺乳动
  • 细鳞鲑细鳞鲑(学名:Brachymystax lenok)为辐鳍鱼纲鲑形目鲑科细鳞鲑属的鱼类,俗名金板鱼、闾鱼、花鱼。身体延长、侧扁,可长达0.7米,重达15公斤;背侧为紫灰色,具有黑色小圆斑,银灰色腹面,生
  • 霸王别姬 (电影)《霸王别姬》(英文:)改编自李碧华同名小说,由陈凯歌执导,张国荣、张丰毅、巩俐主演的电影。叙述伶人程蝶衣对国粹艺术的执著,进而投影出历史与文化在大时代的演变下,造成的激荡与人
  • 甘鹏云甘鹏云(1862年-1941年),字翼父,号药憔、月樵,湖北潜江县(今潜江市)城关镇人。清末进士,中国近现代学者。甘鹏云幼时家贫,读书不辍,喜好经史、书法。先后在潜江史公书院、传经书院就读。
  • 大云山江都王陵大云山江都王陵位于江苏省盱眙县马坝镇云山村大云山山顶,海拔高73.6米,西南与青敦山,小云山汉代贵族墓地相邻。是一处保存比较完整的西汉诸侯王陵园,一号墓墓主为西汉第一代江都
  • 廖琼枝廖琼枝(1935年11月13日-),台湾基隆出生,台湾歌仔戏艺员,工旦行,人间国宝授证,曾用艺名廖忆如,2009年底宣布退出舞台,现为国立台湾戏曲学院歌仔戏学系兼任教授、财团法人廖琼枝歌仔戏文
  • 休·道尔顿休·道尔顿(英语:Hugh Dalton 1887年8月16日-1962年2月13日)是一位英国工党政治家,曾担任财政大臣。传记作者Ben Pimlott将道尔吞描述为暴躁,易怒,判断力差,缺乏管理才能的人 。他也
  • 奥特加尔县奥特加尔县(加利西亚语:Comarca do Ortegal,西班牙语:Comarca de Ortegal)是西班牙加利西亚自治区拉科鲁尼亚省的一个县,下辖4个市镇,县治是奥尔蒂盖拉。埃斯塔卡德巴雷斯角(西班牙地理最北端)卡里尼奥奥特加尔角奥尔蒂盖拉湾
  • 吴熙载吴熙载(1799年-1870年)。原名廷飏,字让之,也作攘之,号让翁、晚学居士、方竹丈人等。江苏仪征人,清朝篆刻家、书法家,其书法主要学自包世臣。嘉庆四年(1799年)生,早年中秀才,拔贡生。吴熙载的篆书和隶书学邓石如,行书和楷书取法包世臣。吴让之篆刻以刀法胜,其用刀之妙,前无古人。咸丰三年,太平军攻克扬州,吴让之避居泰州。汪鋆曾随吴让之学篆刻,并同寓于姚正镛的迟云山馆。同治三年(1864年),返回扬州。六十五岁自称“目力昏耗”,不再治印,只以书画自给。晚年落魄穷困,栖身寺庙,潦倒而终。同治九年(1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