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马来西亚基督教
✍ dations ◷ 2025-02-23 10:08:12 #马来西亚基督教
马来西亚基督教是东正教、天主教、新教的总称,是马来西亚五大宗教谘询理事会成员之一。信徒占马来西亚总人口9.2%(2010年人口普查),73.2%的信徒聚居在东马,26.8%信徒则聚居在西马半岛。
马来西亚主要基督宗派,有天主教和新教的信义会、长老会、圣公会、浸信会、卫理会、神召会、弟兄会,独立教会等等。新教最多的宗派信徒是卫理会,其次是长老会。1511年,葡萄牙入侵马六甲带来了天主教。1641年,荷兰人占领马六甲,把葡萄牙人驱赶出去,天主教因此无法继续推广,而荷兰人同时引进了归正基督教。1710年,荷兰人让天主教徒恢复弥撒后,教徒在马六甲建立了全马来亚第一间天主教堂:圣彼得堂,这教堂维持至今,是马来西亚最古老的教堂。1786年,英国人开辟槟榔屿,也在1795年从荷兰人手中接管马六甲 。1815年,英国伦敦传道会(LMS)正式差派米怜牧师(William Milne)前来马六甲建设宣教站,1860年,开放弟兄会进入马来亚。1885年,卫理公会也随着到来。长老会则主要是通过在柔佛的华人教会,槟城、怡保和吉隆坡的外国人教会成长起来。 圣公会和天主教于1882年在英属北婆罗洲成立后来到北婆罗洲。例如天主教的米尔山宣教机构(Mill Hill Missionaries),主要是集中在华人和土著社区,如卡达山-杜顺人。1882年,崇真会开始向沙巴派遣传教士。移民也是基督教传播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国的义和团起义后,从中国来的移民人数有所增加,特别是实力雄厚的中国卫理公会。1936年,信徒较少的玛多玛叙利亚东方正统教会(Mar Thoma Syrian Church)从印度喀拉拉邦海岸迁移到大马,在此建立教堂。在砂拉越,白人拉惹(Rajah Brooke)于1847年开始支持英国圣公会,后来也接纳了天主教徒。 1928年,澳大利亚的婆罗洲宣教教会开始用有限的资源开展宣教工作,成就了今天马来西亚最大的本土教堂 - 婆罗洲基督教堂)。2010年人口和房屋普查报告提供了以下统计:2010年人口和房屋普查报告提供了以下统计:2010年人口和房屋普查报告提供了以下统计(包括非公民):
相关
- 克隆失能株落失能(英语:Clonal anergy)是一个免疫学名词。描述的是周边淋巴球对于外来物质失去产生免疫反应的能力,而导致耐受性。失能的淋巴球株落将无法对于特定的抗原产生免疫反应,通
- 西蒙·德·孟福尔西蒙·德蒙福尔(法语:Simon de Montfort)可以指以下法国裔贵族:
- 鼬鼠见内文。鼬属(学名 Mustela),是哺乳纲食肉目鼬科的一属,共有17个种:美洲水鼬(Neovison vison)和已绝种的海鼬(Neovison macrodon)在1999年已从鼬属归类到美洲水鼬属(Neovison)。
- 伯克氏菌等伯克氏菌属,或伯克氏菌,又译伯克霍尔德菌(学名:Burkholderia),是伯克氏菌科的一个属,这个属下最出名的有鼻疽伯克氏菌(B. mallei),是一种会在马或其他相关动物身上引起马鼻疽的病菌;
- 2012年 新德里2012年金砖国家峰会,也称第四次金砖国家峰会,于2012年3月29日在印度的新德里举行。是“金砖国家”举办的第四次峰会。本次峰会的主题为“金砖国家致力于稳定、安全和繁荣的伙
- 勃雄二醇勃雄二醇(英语:Bolandiol。INN,也被称为19-去甲-4-雄烯二醇,19-nor-4-androstenediol,雌甾-4-烯-3β,17β-二醇,estr-4-en-3β,17β-diol,或3β-双氢诺龙,3β-dihydronandrolone)是一
- 袋鼹目 Notoryctemorphia南方袋鼹 Notoryctes typhlops 托氏袋鼹 Notoryctes caurinus袋鼹属(学名:Notoryctes),属于哺乳纲,袋鼹目下只有袋鼹科一科,袋鼹科只有袋鼹属一属。只有两个种,但目前对其所知仍然
- 台21线台21线,是台湾的一条省道,起点为台中市东势区天冷,终点南投县信义乡塔塔加,与台18线相连接,全长共145.035公里。其中天冷经国姓乡至埔里为丰埔公路(丰原经东势至埔里),埔里日月潭段
- 高层建筑物高层建筑物,或称高层建筑,是建筑物依高度划分的分类之一,指具有较多层数、高度较高的建筑,具体划分标准不同国家、地区各不相同。超高层建筑又被称为摩天大楼。联合国经济事务部
- LPGA美国女子职业高尔夫协会(英文:Ladies Professional Golf Association,缩写:LPGA)是美国女子职业高尔夫球员的组织,总部位于代托纳比奇,最知名的就是该协会管理的美国女子职业高尔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