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惠廉

✍ dations ◷ 2025-08-13 05:01:05 #1811年出生,1864年逝世,圣公会主教,在清朝逝世的美国新教传教士,美国圣公宗教徒,南卡罗来纳州人

文惠廉(William Jones Boone,1811年7月1日-1864年7月17日),美国圣公会主教,该会在华传教的开创性人物。1837年先到爪哇的华人中间传教。1842年进入厦门。1843年成为主教。1845年进入开埠不久的上海,开辟江苏教区。他先在县城内居住。1846年4月12日复活节,文惠廉亲自为黄光彩施洗,使其成为美国圣公会首位华人基督徒,也正是在这一天的施洗典礼上,文惠廉首次用上海话讲道和祷告。1848年向上海道台要求开辟美国居留地,被允许得到苏州河北岸的虹口。1853年在建成救主堂。1864年7月16日文惠廉在上海去世。

救主堂教堂大门开在南面的百老汇路(今大名路),东侧的马路就以文惠廉的名字命名为文监师路或蓬路(今塘沽路)。救主堂在1906年自立,1918年迁到华界的天同路(天水路)狄思威路(溧阳路)口,1937年淞沪会战中被炸毁,又迁往法租界赵主教路(五原路)。1966年文革时停止宗教活动。1986年拆除,改建为华东神学院。

后来美国圣公会在武昌所办的大学也以他的姓氏命名为“Boone University”(文华大学)。

文惠廉的长子文恒理(Henry William Boone,1839年-1925年)是传教医生。1880年创办了上海同仁医院(St. Luke’s Hospital)。次子小文惠廉(William Jones Boone,Jr. 1846年-1891年)1846年生于上海,1884年接任美国圣公会江苏教区主教。1891年在上海去世。

相关

  • 工奴《包身工》,中国现代作家夏衍所著的报告文学作品,写于1935年。《包身工》一文以报告文学的形式叙述了上海等地包身工遭遇的种种非人的待遇,以及带工老板等人对他们残忍的压榨。
  • 摩擦力摩擦力(英语:friction)指两个表面接触的物体相对滑动时抵制它们的相对移动的力,是经典力学的一个名词。广义地,物体在液体和气体中运动时也受到摩擦力。摩擦力产生的情形:摩擦力来
  • 补给线补给线泛指军事上运输军队所需一切有形物资及兵力从后方到前线的交通路线,可能是海上、陆上、航空的形式,也常作为后送伤兵和撤军时的路线,若此线被敌军得知并有效切断而前线物
  • 约旦河西岸地区约旦河西岸地区(阿拉伯语:الضفة الغربية‎,希伯来语:.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ew,.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font-size:1.15em;font-family:"Ezra SIL"
  • 三碘化磷三碘化磷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PI3。可以和水剧烈反应。三碘化磷可以和水剧烈反应,产生亚磷酸和碘化氢,产物中也有少量杂质如磷化氢和含有P-P键的化合物。三碘化磷也是个强还
  • 广野玛齐·庆子·广野(英语:Mazie Keiko Hirono;1947年11月3日-),日本名广野庆子(日语:広野 慶子/ひろの けいこ Hirono Keiko),美国民主党政治人物,是代表夏威夷州的资浅联邦参议员,生于日
  • 三磷酸腺苷三磷酸腺苷(英语:adenosine triphosphate, ATP;也称作腺苷三磷酸、腺嘌呤核苷三磷酸)在生物化学中是一种核苷酸,作为细胞内能量传递的“分子通货”,储存和传递化学能。ATP在核酸合
  •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奥博林列夫·尼古拉耶维奇·奥博林(俄语:Лев Николаевич Оборин,1907年9月11日-1974年1月5日),苏联钢琴家。奥博林出生于莫斯科,曾随费卢西奥·布索尼的学生格涅西娜(
  • 侯世达道格拉斯·理查·郝夫斯台特(英语:Douglas Richard Hofstadter,1945年2月15日-),中文名侯世达,美国学者、作家。他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意识、类比、艺术创造、文学翻译以及数学和物
  • 希土战争 (1897年)1897年希土战争(希腊语:Ελληνοτουρκικός πόλεμος του 1897, 土耳其语:1897 Osmanlı-Yunan Savaşı),或称第一次希土战争,三十日战争,指的是于1897年,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