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2867

✍ dations ◷ 2025-04-04 06:49:56 #小行星带天体,以人名命名的小行星,1969年发现的小行星

小行星2867 (2867 Šteins)是1969年由苏联天文学家尼科莱·切尔尼克(俄语:Николай Степанович Черных)在克里米亚天体物理观测台发现的主带小行星。这颗小行星以拉脱维亚和苏联天文学家卡利斯·斯坦斯(拉脱维亚语:Kārlis Šteins)命名。2008年,欧洲太空总署的无人探测飞船罗塞塔号曾经造访这颗小行星。

欧洲南方天文台的天文学家在2006年出版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小行星2867是一颗E-型小行星,直径大约为4.6公里。罗塞塔号在造访这颗小行星之前,曾经通过光变曲线分析发现,它的外观不规则,自转周期为6小时,没有卫星。

在罗塞塔号造访后,欧洲南方天文台将其描述为“天空的一颗钻石”,因为在远处看它的外观和钻石非常相似,一极比较宽,而另外一极是比较尖。在宽的一极有一个直径2.1公里的大环形山,这使得天文学家感到困惑:很难想象这颗直径在5公里左右的小行星能在如此猛烈的撞击下能够保存下来。科学家通过罗塞塔号拍摄的照片计算出小行星2867的尺寸是6.67 x 5.81 x 4.47公里。

2008年9月5日,罗塞塔号无人探测器以8.6公里/秒的低速(相对于之前的速度)掠过小行星2867,两者的最近距离不到800公里。 罗塞塔号计划将飞越两颗小行星,这是第一次,而第二次则在2010年飞越21号小行星鲁特西亚(司琴星)。罗塞塔造访的时机是在从探测器的角度看小行星刚好被太阳照亮的时候,使得探测器拍摄的照片清晰而准确。

小行星2867的撞击坑命名方式非常奇特,是除了月海和水星山脉外,没有以人名或地名等专有名词命名的。

小行星2867上的区(地形特征与周围环境明显不同),以小行星2867的发现者命名。

小行星2867的撞击坑,以各种宝石命名。


相关

  • 血液检验项目正常参考值范围血液检验项目正常参考值范围(英语:Reference ranges for blood tests),指的是医疗保健专家从血液样品中选取的一组用来描述医疗检验结果的正常参考值。血液检验的测量值在临床中
  • 最小对最小对立体(minimal pair)在音韵学中,指的是在某个语言中一对字词,这对字词的音韵元素,例如语音、音位、声调、时位(chroneme),只有一处相异,而有不同的词意。这个概念可以用来说明某
  • 斑马鱼斑马鱼,是一种热带淡水鱼,又名蓝斑马鱼、印度斑马鱼、斑马鿕、蓝条鱼、花条鱼、印度鱼,为辐鳍鱼纲鲤形目鲤科的其中一种。其原生于喜马拉雅地区,是一种受欢迎的观赏性鱼类。同时
  • 杰特杰特(Djet),亦被称为瓦吉,是古埃及第一王朝的哲尔之后的法老,但如果把於哲尔去世后摄政的美丽奈茨(Merneith)计算在内的话,他就成了第一王朝的第四或第五位统治者。杰特的荷鲁斯名解
  • 玻尔兹曼路德维希·爱德华·玻尔兹曼(德语:Ludwig Eduard Boltzmann ,1844年2月20日-1906年9月5日)是一位奥地利物理学家和哲学家。作为一名物理学家,他最伟大的功绩是发展了通过原子的性
  • 角状胶角耳角状胶角耳(学名:Calocera cornea)是属于花耳目花耳科胶角耳属的一种真菌,生长在阔叶树或针叶树朽木上。该种分布于中国、日本、巴西、匈牙利、丹麦、比利时、爪哇、乌干达、加
  • 崔溥崔溥(1454年-1504年)字渊渊,号锦南,朝鲜王朝官员,全罗道罗州人。崔溥24岁中进士第三名,29岁中文科乙科第一名,1487年任朝鲜弘文馆副校理。弘治元年闰正月初三(1488年2月15日),时任济州
  • 坪林尾桥坪林尾桥,又称坪林旧桥,为新北市坪林区之重要文化资产,建造于1910年,曾为台北市至宜兰市必经之桥梁。
  • 苏联国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国歌》(俄语: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гимн СССР,罗马字转写:Gosudarstvenny Gimn SSSR)是苏联的国歌,其中文非正式曲名又依首句为《牢
  • 许仪后许仪后,又名许三官,江西吉安人,明朝医生,1571年,被海盗劫至萨摩国,此后在萨摩国行医,并娶妻生子。1585年,他向岛津义久提议消灭日本海盗团伙,此后岛津义久派兵杀了海盗。丰臣秀吉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