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甜甜圈
✍ dations ◷ 2025-04-04 07:08:51 #甜甜圈
甜甜圈(英语:donut),又称圈饼、多拿滋、唐纳滋、甜甜圈,是一种用面粉、砂糖、奶油和鸡蛋混合后经过油炸的甜食。最普遍的两种形状是中空的环状、或面团中间有包入奶油、奶黄等甜馅料的封闭型甜甜圈。在美国有许多人以甜甜圈作为早餐的主食,并设立有甜甜圈日。近期甜甜圈的口味跟种类发展十分快速,研发出形形色色的口味。在亚洲,甜甜圈主要是被当成点心类的食物。要将面团作成甜甜圈的形状,可以将长条型面团的头尾接合在一起形成环状,或是利用环形的切割器将薄片的面团切成适当的形状。甜甜圈可以用发酵过的面团,或特殊种类的蛋糕面糊制作。使用发酵面团的甜甜圈,其重量约25%为油份;使用蛋糕面糊的甜甜圈,油份在总重量中约占20%,但以蛋糕面糊中的奶油在油炸前已经包含额外的脂肪。蛋糕面糊甜甜圈的油炸时间约为90秒钟,过程中须翻面一次,油温约在摄氏180-190度之间。发酵面团甜甜圈会吸收较多的油,因此需要较长的油炸时间,约为180秒钟,油温约在摄氏178-180度之间。一个蛋糕面糊甜甜圈约重24-28公克,发酵面团甜甜圈一般来说体积较大,约重38公克。油炸之后,环状的甜甜圈通常会撒上糖粉、肉桂粉,或以糖衣包裹。其他中心没有空洞的甜甜圈则可能会在其中注入奶油或奶黄,也可能会裹上糖衣、糖粉。甜甜圈的历史是有争议的。有一种理论认为,甜甜圈是被荷兰定居者引入北美的,他们也同时使其他美国甜点,包括饼干和奶油馅饼开始流行起来。这一理论是基于一个事实,即在19世纪中叶甜甜圈被称为荷兰olykoeks(油蛋糕)。然而,也有供考究的证据表明,这种糕点是由旧时在美国西南部的土著人发明的。美国人汉森·格雷戈里声称,他早在1847年乘坐一艘做石灰生意的船舶出国时就已经发明了环形的甜甜圈,那时他还只有16岁。格雷戈里厌恶普通油炸饼那种油腻的被扭曲成各种形状的感觉和那些总是炸不熟的中心部分。他说自己那时已经用船上的胡椒罐子在面团的中心打了一个洞,后来又把这种技术教给了他的母亲。在劳拉·英格尔斯·怀尔德的书——《农民男孩》中,Almanzo的母亲做了麻花形和环形两种甜甜圈,那种环形的被称为“新发明”。书里面说,当烹饪时那种麻花形的会自己翻转,而那种环形的需要你自己动手去翻动。据人类学家保罗·R·穆林斯说,甜甜圈首次被提及是在1803年的一本英文版美国食谱附录中。到19世纪中叶,甜甜圈的样式和味道就和今天看到的基本相近了,并开始被视为一种彻头彻尾的美国食品。甜甜圈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不同变种,其中包括一些无孔甜甜圈,如中国广东的沙翁、法国的贝奈特饼和德国的柏林甜圈。
相关
- 传导电子电传导(英语:electrical conduction)是指介质内,载电荷的粒子的运动。称这些粒子为电荷载子。它们的运动形成了电流。这运动可能是因为感受到电场的作用而产生的,或是因为载子分
- 丘脑丘脑(英文:thalamus)是间脑的一个主要解剖结构。本条目主要着眼于人类丘脑,和其他非人类的灵长目动物及其它动物可能有细微的差别。人类的丘脑基本上是两个球形的结构,各长约5
- Ssub2/subFsub2/sub二氟化二硫是一种硫的卤化物,化学式为S2F2。在严格干燥的容器中用二氟化银和硫单质,可得结构式为FS-SF的二氟化二硫:存在碱金属氟化物时,二氟化二硫会发生分子内重排,转变为S=SF2
- 蔷薇科蔷薇科(学名:Rosaceae)约有124属3300余种,广布于全球,以温带居多;中国约有55属1000余种。台湾有28属153种。绝大多数为木本,少数为草本;茎有明显的皮孔。单叶或复叶,一般互生,多数有托
- 端粒酶RNA组分· multicellular organismal aging biological process · negative regulation of apoptosis biological process · positive regulation of telomere maintenance via
- 硫酸根硫酸根的化学式SO42−,是硫酸二级电离出的负离子。在水中溶解的硫酸根离子是由于硫酸或可溶性硫酸盐溶于水产生的。硫酸是强电解质,溶于水会迅速发生二级电离,产生两个氢离子和
- 万惠霖万惠霖(1938年11月20日-),中国物理化学家。生于湖北汉口,籍贯湖北汉阳。1962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1966年该系研究生毕业。现为厦门大学化学系教授,曾任该校化学化工学院院长、固
- 欢乐无法党欢乐无法党为中华民国第一个由网络创作者成立之政党。该党属柔性政党,由邱威杰、张志祺、陈子见三位YouTuber共同创立。2019年11月5日,向外界公开政党名称与党纲。11月14日,在
- 分化群分化簇 (也被称为分化群 或简称为 CD) 指的是用来辨识那些用作免疫抗原辨识的细胞表面分子。 在生理学上,CD分子有许多用途,通常用作细胞的重要受体或配体。 CD可用于细胞的讯
- span class=nowrapZrClsub4/sub/span四氯化锆,是一种锆化合物,并且是多种锆盐的前体。与四氯化钛不同,固态的ZrCl4中存在着以锆原子为中心的含有氯桥连接的八面体配位结构。这也就解释了它们在熔点上的巨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