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决策

✍ dations ◷ 2025-08-27 02:41:38 #风险,决策论

风险决策在决策论范畴内指决策者知道环境状态出现的概率的决策。这些概率可能客观可知(如乐透、轮盘赌)或依据主观估计(例如基于历史数据)。

风险决策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 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德语:Entscheidung unter Unsicherheit). 当人们虽然知道有哪些可能的环境状态,但却并不知道具体每种环境状态的概率时,同时把环境的进入概率看作风险, 即存在 未知条件下的决策(德语:Entscheidung unter Ungewissheit),

风险决策可以通过一个矩阵来表示决策问题: 决策者可以选择采取不同的行动 a i {\displaystyle a_{i}} , 每个行动和可能出现的不同的状况 s j {\displaystyle s_{j}} 相对应产生不同的结果 e i j {\displaystyle e_{ij}} . 出现不同状况的概率 w j {\displaystyle w_{j}} 为已知, 那么则有: 0 w j 1 {\displaystyle 0\leq w_{j}\leq 1} j w j = 1 {\displaystyle \sum _{j}w_{j}=1} 成立.

在风险决策时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原则:

贝叶斯原则 也被称作μ-原则. 决策者只根据期望值做出决策.

因为只有每个选项的期望值 a i {\displaystyle a_{i}} 被评估, 所以决策者的风险偏好是中性的, 例如他对参加有50%机会赢1元钱和50%机会输1元钱的游戏的态度是中性的. 在前面例子里决策者为中性,当: e 11 {\displaystyle e_{11}} * w 1 {\displaystyle w_{1}} + e 12 {\displaystyle e_{12}} * w 2 {\displaystyle w_{2}} + e 13 {\displaystyle e_{13}} * w 3 {\displaystyle w_{3}} = 100 (一个和概率 w j {\displaystyle w_{j}} 无关的保险的"支付"), 也可以是: 120* w 1 {\displaystyle w_{1}} + 80* w 2 {\displaystyle w_{2}} + 100* w 3 {\displaystyle w_{3}} . 无差别也可以表现为等概率分布, 当存在: w 1 {\displaystyle w_{1}} = w 2 {\displaystyle w_{2}} = w 3 {\displaystyle w_{3}} = 1 3 {\displaystyle {\frac {1}{3}}} .

圣彼得堡悖论的例子显示了 , 仅考虑期望值并不能正确反映人们在真实情况下做出的决策行为:

一个决策者如果只根据期望值做出决策, 将会决定为参加游戏支付公平的价格, 也就是期望值 (他对于参加与不参加应该是恰好中性的):

期望值计算如下:

那么 E(X) = 1 2 2 + 1 4 4 + . . . + 1 2 n 2 n {\displaystyle {1 \over 2}*2+{1 \over 4}*4+...+{\frac {1}{2^{n}}}*2^{n}} + ... = 1 + 1 + ... + 1 + ... 也就是无穷大.

但是,事实上没有人肯为这个游戏支付无穷多的钱.

在 μ-σ-原则 里,决策者既考虑风险的偏好又考虑标准差. 风险中性的决策者对应于贝叶斯原则, 一个选项 a i {\displaystyle a_{i}} 对于风险回避型(厌恶风险)决策者的吸引力随着它的标准差的递增而递减, 而对于风险偏爱型的决策者则正好相反.

一种可能μ-σ-原则的形式的例子:

当α < 0 时: 决策者为风险偏爱型, 一个σ更高的选项,将比一个有着相同期望值μ但较低σ的选项优先. 当 α > 0 时: 决策者为风险回避型, 一个σ较低的选项,将比一个有着相同期望值μ但较高σ的选项优先. 当α = 0 则等价于贝叶斯原则, 决策者为风险中性, 标准差σ将不会影响决策.

μ-σ-原则应用的前提是未来利润呈正态分布或者决策者有一个二次的效用函数.

在应用 伯努利原则时,结果矩阵 e i j {\displaystyle e_{ij}} 必须先通过一个风险效用函数转化为效用值. 独立的风险效用函数 u ( e i j ) {\displaystyle u(e_{ij})} 反映了一个决策者的风险偏好. 一个风险回避型的决策者的风险效用函数, 是一个凸函数, 而一个凹函数 则表示决策者是风险偏爱型. 但是一个风险效用函数既存在凸区间也存在凹区间也是可能的. 例如在实践中可以观察到, 人们既买彩票(风险偏爱), 又买 保险(风险回避).

风险效用函数值被最大化.

相关

  • 腐蚀腐蚀(Corrosion)是指因工程材料与其周围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而导致解体的现象。通常这个术语用来表示金属物质与氧化物如氧气等物质发生电化学的氧化反应。例如,使用金属铁制成
  • 李衍达李衍达(1936年10月12日-),中国信号处理与智能控制专家。原籍广东南海,生于广东东莞。195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自动控制系。清华大学教授。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 可加性可加性是指对于某种变换来说,特定的“加法”和该变换的顺序可颠倒而不影响结果,这样一种性质。例如对于两个实数 x 和 y,我们可以先执行加法 x+y、后把结果乘以二;也可以先各自
  • 磁滞磁滞现象是指铁磁性物理材料(例如:铁)在磁化和去磁过程中,铁磁质的磁化强度不仅依赖于外磁场强度,还依赖于原先磁化强度的现象。 当外加磁场施加于铁磁质时,其原子的偶极子按照外
  • 江西理工大学江西理工大学是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位于江西省南昌市和赣州市。创办于1958年,并开始大学本科教育,原名江西冶金学院,1988年改为南方冶金学院,2004年经教育部教学评估,学校更名
  • 间坪站间坪站(韩语:간평역)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咸镜北道会宁市间坪里的一个铁路车站,属于咸北线。咸北线
  • 小米酒小米酒,(排湾语:kavava ),是东南亚地区常见的酒类,亦是有南岛语系血统的台湾原住民常见的传统酒精饮料,通常用在各祭典上,代表丰收的讯息。原料为小米(简称“粟”),为禾本科(或早熟禾科)
  • 伊比利亚-美洲国家组织伊比利亚 - 美洲国家组织(西班牙语:OrganizacióndeEstados Iberoamericanos,葡萄牙语:OrganizaçãodosEstados Ibero-americanos;缩写为OEI),正式名称成为伊比利亚-美洲教育,科学
  • 6-磷酸葡萄糖酸6-磷酸葡萄糖酸(英语:6-Phosphogluconic acid)是戊糖磷酸途径与恩特纳–杜德洛夫途径中的一种代谢中间产物。这种物质由6-磷酸葡萄糖酸内酯酶生成,并被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作用以
  • 朱拉语朱拉语(Djola、Jola或Diola)属尼日尔-刚果语系,使用于冈比亚(120万人)、塞内加尔(卡萨芒斯:120万人)和几内亚比绍(80万人)。朱拉语是分布于这三个国家的朱拉族的语言。一般来说可以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