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欲界天
✍ dations ◷ 2025-07-30 01:14:52 #欲界天
欲界天(梵语:kāma-dhātu-deva),又名六欲天、欲地天(巴利语:kama-bhūmi-deva),佛家语,为三界之欲界中的天界(Deva),一般认为有六重天,故称六欲天。欲界之所谓“欲”,是指五境——色(物质)、声、香、味、触,和合下产生的五种乐、欲——财、色(色欲)、名、食、睡,其中以性欲为最。“欲界”是六道所居,欲界众生皆有欲心;从须弥山底越往上,欲心越淡,施淫之法亦从重到轻,有交、抱、握、笑、视五法,即所谓人间及地居天人的情爱之事为“交媾”,往上天界则分别是拥抱、握手、相视而笑、暂相视看即可完成。欲界位于三界底层,为地狱、饿鬼、畜生、人、阿修罗、天杂居之地。其中的天人仍拥有欲乐,和色界、无色界的天人不同。佛教一般认为欲界有六重天,谓之六欲天:有经典也提到,四天王天之下还有坚手天(于手天、器手天)、持花鬘天(鬘持天、鬘庄严天、持华天)、常放逸天(恒憍天、常骄天,Gaṇgā)、日月星宿天(游虚空天、游空天);也说属于四天王天,为其外围天。为夜叉多福鬼、仙人等所居,受四大天王的统辖。六欲天之顶层,即第六天他化自在天,天人不须自己行乐,而爱下天游戏变化,以他人之乐事而为自在,故曰“他化自在天”。天王波旬,又名摩罗(Māra;即“魔”字的来源),为佛教所谓的天魔,因恐惧世间修行人断绝欲念,故率领天众常破坏佛法修行。在佛经故事,释迦牟尼佛修行过程中曾多次拒绝摩罗之诱惑。
相关
- 脊髓位于脊柱的椎管内且被脊椎保护;是源自脑的中枢神经系统延伸部分。中枢神经系统的细胞依靠复杂的联系来处理传递信息。脊髓主要负责躯干和四肢的反射动作,及传送脑与外周之间的
- 双态性真菌双态性真菌可存在霉菌/菌丝/丝状形式或酵母形式的真菌。一个例子就是马尔尼菲青霉菌:,在室温下,它作为一个霉菌生长,在体温下,它作为一个酵母生长。一些物种是人类和其他动物重
- 弱酸弱酸是指在溶液中不完全电离的酸。如用常用的HA去表示酸,那在水溶液中除了电离出质子H+外,仍有为数不少的HA在溶液当中。以下化学式可以表示这关系:H A
- 伊马替尼伊马替尼(INN:Imatinib;商品名Glivec,原称STI571,是诺华公司研发时的编号)是由瑞士诺华公司研制销售,治疗慢性骨髓性白血病,胃肠道基质肿瘤等癌症的第一代/旧一代靶向药物,格列卫(中文
- 头颅计算机断层成像术头颅计算机断层成像术(英语:Computed tomography of the head)是指将一系列从不同方向扫描头部的X射线获得的数据经由计算机程序转为颅脑的横断面影像的检查方法。其获得的横断
- 类人猿人格类人猿人格权运动是一项旨在向人科的非人类成员(倭黑猩猩、黑猩猩、大猩猩、红毛猩猩)提供在法律上“人”的地位,并基于此对这些动物进行合法保护的运动。支持者包括灵长类动物
- 好望角坐标:34°21′16.92″S 18°29′26.77″E / 34.3547000°S 18.4907694°E / -34.3547000; 18.4907694 (好望角)好望角(南非语:Kaap die Goeie Hoop .mw-parser-output .IPA{fon
- 卡尔·恩斯特·冯·贝尔卡尔·恩斯特·冯·贝尔(德语:Karl Ernst von Baer 1792年2月28日-1876年11月28日)波罗的海德意志人科学家、探险家,贝尔还是博物学家、生物学家、地质学家、气象学家和地理学家
- 分而治之分而治之是一种很古老但很实用的策略,或者说战略。本意即使将一个较大的力量打碎分成小的力量,这样每个小的力量都不足以对抗大的力量。在现实应用中,分而治之往往是阻止小力量
- 吡咯吡咯(Pyrrole,1-氮杂-2,4-环戊二烯),杂环化合物之一。分子式C4H5N,分子量:67.09,CAS号109-97-7。熔点-23℃,沸点129-131℃,密度0.967g/cm3。多个吡咯环可以形成更大的环系,如血红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