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86佩刀战斗机

✍ dations ◷ 2025-09-07 03:03:52 #F-86佩刀战斗机
F-86“佩刀”(F-86 Sabre)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设计的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用于空战,拦截与轰炸。1947年10月1日首飞,1949年服役。这是美国早期设计最为成功的喷气战斗机代表作,除了大量的次型与军援之外,也衍生出海军型的FJ怒火系列战机。同时,第一架在俯冲时超音速以及世界上第一架装备空对空导弹的战机,也都是F-86。它的家族后来衍生出F-100超级佩刀(Super Sabre,或昵称为佩刀45)战斗轰炸机,是第一架能在平飞状况下超音速执行作战任务的战斗机。佩刀式战机在美国生产的时间从1949至1956年,期间除自用外也曾大量军援美国相关盟国,在1956年北美公司停产佩刀式后美国以授权生产方式继续让佩刀机产线在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意大利等地延续至1950年代末期。F-86接替机种为衍生于F-100的YF-107A终极佩刀战斗机(Ultra Sabre,后来竞标时为F-105击败)。F-86其设计来自于北美航空公司在二战时期开发的喷气战斗机计划,1945年1月1日北美接受美国海军承包开发XFJ-1舰上喷气战斗机原型机,当时的XFJ-1虽然已装备喷气引擎,但是在设计上仍有许多沿袭P-51战斗机的部分,尤其是主翼。美国陆军航空队在1944年中期起草喷气战斗机的需求规划书,陆航期望的喷气战机是架单座、中程、可高空飞行的战斗轰炸机,北美在需求书发布后向陆航提出四种设计草案,最后陆航选择了以XFJ-1设计研改的型号,北美公司代号NA-140的设计,正式合约于1945年5月23日签订,美国陆航版本的XFJ-1因为删除了海上需求配件,并以新材料减重,因此性能表现上会较FJ-1更加出色,极速可从880公里升级到937公里。虽然速度上得到增益,但是与XP-86同世代的竞争者:洛克希德P-80与共和P-84在极速表现上仍在伯仲之间,当时对飞行性能要求有限的情况下北美公司的方案不一定足以在竞争者间脱颖而出;加上1945年6月北美的技术人员从投降的德国携带回他们的喷气战斗机实验数据后,开发团队发现如果要满足高速战斗机的性能,后掠翼设计不可或缺,1945年8月北美研发NA-140的团队毅然决定对开发中的XP-86设计进行激进的全面调整,虽然这个想法北美公司营运高层曾反对,但最终工程团队以风洞实验参数去说服高层接受研发调整的决议。1945年秋季,北美向陆航要求变更设计的许可;陆航检查相关调整后,认为该设计有更大潜力,故允诺NA-140的设计更换要求。XP-86将原本流用P-51的主翼和垂直尾翼全部换掉变成后掠翼,后掠翼设计以对称四位数翼型为基础,配合NACA 0009.5-64设计的翼根、NACA 0008.5-64设计的翼尖、有着35度后掠角,搭配检查Me-262A时所得知的电动稳定器,与新设计的垂直尾翼构型;新设计不免需要更多时间进行研制,相关同期战机在1946年多半完工测试,但XP-86延迟至1947年10月1日始首飞。1948年美国空军成立,机体编号也修正成XF-86,经过测试美军对XF-86的性能相当满意,也要求北美航空尽快将此型机量产,首批量产的F-86A在1949年进入美国空军服役。F-86在1949年开始拨交美国空军,第一支接收单位为美国空军第一战斗机联队(英语:1st Fighter Wing)的第94战斗机中队;1950年代初F-86配发规模开始达到联队级标准,1950年中韩战爆发,虽然F-86是当时联合国部队最先进的喷气战斗机,但是因为数量与转换训练尚未结束之故,在前半年美军在韩国战场的主力仍是F-80与F-84战斗机,直到1950年11月联合国军首度与苏联制造的米格15接触后,发觉当前战机已无法有效制敌,才急忙在1950年12月从美国本土调动3个中队的F-86增援远东。F-86与米格-15相较之下,最大水平空速、升限、中低空爬升率都低于米格机,但她因为飞行控制装置与飞行操作细节设计较为先进,所以高速状态下的操控性较米格机佳,运动性灵活,也是一个稳定的射击平台,配合雷达瞄准仪,能够在低空有效对抗来自于苏联、东欧、中国人民志愿军等空军飞行的米格-15。它亦是美国第一架装设弹射椅的战机。在1950年末至1951年初,在朝鲜半岛的西北部,从鸭绿江以南至清川江之间的空域,米格-15对F-86造成相当威胁。美国飞行员开始以 Mig Alley 称呼这个区域,认为进入这个空域就要展开宛如后巷(back alley)中的混战。而中文媒体大多将alley翻译成了“走廊”,从而有了“米格走廊”一词。武器系统包括6挺勃朗宁M2HB12.7毫米重机枪,6挺机枪的子弹会于离机首1000尺集于一点。另外它可以携带2000磅炸弹或8枚5吋无导向火箭。F-86的原型机,北美内部编号NA-140,1947年10月1日首飞,制造3架。F-86A是佩刀系列的第一种,采用J47-GE-13涡轮喷气发动机(推力 23.4仟牛顿)。北美公司于1946年11月接到33架生产订单,此时XF-86第一架原型机尚未试飞。第一架A型于1948年递交美国空军,直到1949年生产结束,共有A-1、A-5、A-6、A-7等子型号。33架中绝大多数用于测试和评估,并未进入部队服役。真正进入美国空军单位服役的F-86A是从第二批由F-86B转单的188架订单开始,1949年3月到9月之间全部生产完毕。最后一批333架生产订单是在1949年2月获准,同年10月开始运交军方。为了改善未经整理跑道的起降性能,美国空军提出加大轮胎设计的需求。这一批佩刀机因为差异甚大而将编号改为F-86B。然而增加轮胎尺寸的工作联带引发其他相关结构与系统的变更,使得设计工作愈加复杂。等到高压力轮胎与新的刹车系统成熟之后,这项变更需求反而不再适用,北美公司在1945年底建议将原先190架F-86B订单拆成188架A与2架C型。经过美国空军同意之后,F-86B的编号正式废止。美国陆军航空队在1946年提出穿透战斗机需求案之际,北美公司以F-86A为蓝本大幅修改之后,提出F-86C与麦克唐纳公司的XF-88战斗机以及洛克西德公司的XF-90战斗机同台竞标。F-86D是美国空军第一架全天候战斗机,原开发代号YF-95A,但是因为韩战造成美国财政恶化,因此全天候战斗机的开发由F-86系列改造,并沿用系列编号;说是改造,但D型与A型的设计相通性只有20%,基本上已经是不同机型,F-86D最终生产2,504架。F-86D为了空出雷达装设空间,原先的机首进气口下移,改变为类似F-16的下颚式进气,搭载有后燃器的J47-GE-17涡轮喷气发动机,并且具备电子控制的燃料分配系统。这套系统当飞行员推动飞行杆时,由电子电路根据进气量、发动机与后燃器的运作状况来决定供给多少燃料,避免造成无谓的浪费。F-86D的机鼻也安装一具AN/APG-36雷达,并与休斯E-3/E-4火控系统相连,以提供全天候的拦截能力,但是受限1950年代的电子科技自动化不足,对单座驾驶员负荷极大,曾被挖苦说需要第三只手才够操纵。武器方面,F-86D主要武器是机腹的火箭荚仓,可搭载24枚2.75英寸的巨鼠航空火箭(FFAR),由飞机火控电脑计算目标相关位置后以全弹射击的单一模式攻击,除火箭荚舱外另搭载一门20机炮。F-86A改良型,除垂直尾翼仍留用钢缆操作,主翼与尾翼改液压操作提升高速状态飞行控制性能,并改装可上下调整的全动式尾翼试图改善穿音速飞行操作稳定性。共生产456架。F-86F属于日间战斗机的主要型号,共生产2,239架。F型装备了推力更大的J47-GE-27发动机(推力 26.3仟牛顿),还可携带两个副油箱,作战半径增长到690公里,该型机同时具备LABS(低空轰炸系统),专门用于投放小型战术MK12原子弹。北美公司建造了473架,配备有低空轰炸系统(LABS),并可提供用于核武器。北约版本的F-86D,武器装配系统为MG-4火控系统,四门20毫米M24A1机炮,每枪可发射132发,APG-37雷达。将F-86D做了新的功能升级,有新的电子设备,延长了翼梢和机翼前缘,修改了座舱的布局和提高大功率的发动机。由澳大利亚联邦飞机公司授权生产的佩刀机,正式编号CA-27,3种改型共生产112架。动力更换为劳斯莱斯埃文(Avon)发动机,固定武装更换为2挺亚丁30毫米转轮式机炮,机体结构因此有6成重新设计;因此也有直称为埃文佩刀(Avon Sabre)。除澳大利亚皇家空军操作外,印尼空军也有使用。

相关

  • Buerger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hromboangiitis obliterans,TAO),又称为Buerger病(Buerger's disease)是一种以中小动静脉节段性、非化脓性炎症和动脉腔内血栓形成为特征的慢性进行性闭塞性疾
  • Saussure, Ferdinand de弗迪南·德·索绪尔(法语:Ferdinand de Saussure,1857年11月26日-1913年2月22日),生于日内瓦,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是现代语言学之父,他把语言学塑造成为一门影响巨大的独立学科。他
  • Nasub2/subS硫化钠是一个无机盐类,化学式为Na2S,通常以九水合物Na2S·9H2O的形式存在。无水物和九水物都是无色可溶的固体,在水溶液中水解呈强碱性。露置在空气中时,硫化钠会放出有臭鸡蛋气
  • 陈义汉陈义汉(1964年10月-),江苏射阳人,心脏病学专家,现任同济大学副校长、医学与生命科学部主任、同济大学医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他以其对心律失常的研究而知名,是首个人类心房
  • 伍珀塔尔伍珀塔尔(Wuppertal)是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山城地区的一座无属县城市。在地理位置上,它位于“莱茵-鲁尔”城市群的几乎正中央与“鲁尔工业区”的南部,杜塞尔多夫区的邻市(约西
  • 着丝点动粒或着丝点(英语:Kinetochore)是真核细胞染色体中位于着丝粒两侧的3层盘状特化结构,其化学本质为蛋白质,是非染色体性质物质附加物。动粒与染色体的移动有关。在细胞分裂(包括有
  • 吮吸反射达尔文反射(Darwinian reflex),又名抓握反射(grasp reflex)或罗曼尼斯反射,属于新生儿反射的一种。这是婴儿的一种倾向,对于任何接触其手掌和脚掌的物体,都会立刻引起婴儿反射性的动
  • 病因不明症病因不明症(英语:idiopathic disease)指的是任何病因不明的疾病。英文词汇idiopathic起源于古希腊语ἴδιος idios "one's own" and πάθος pathos "suffering", idiopa
  • 国父史迹馆坐标:25°2′51.72″N 121°31′12.21″E / 25.0477000°N 121.5200583°E / 25.0477000; 121.5200583逸仙公园位于台湾台北市中正区台北车站附近,又名国父史迹纪念馆,为纪念中
  • 181号国道181号美国国道(英语:U.S. Route 181)是一条南北走向的美国国道,全部位于该国的德克萨斯州,起讫点都位于37号州际公路,相当于形成了37号州际公路东侧的并行线。起点位于德克萨斯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