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配子体
✍ dations ◷ 2025-07-26 07:02:28 #配子体
配子体(英文:gametophyte)为行世代交替的植物及藻类中,处于单倍体的多细胞阶段。配子体会进行有丝分裂产生配子(可能是雄配子、雌配子或两者皆产生,依种类不同)。配子结合后产生合子 (zygote),合子会行有丝分裂长成双倍体多细胞的孢子体个体。孢子体成熟后,会经由减数分裂产生单倍体的孢子,孢子再度行有丝分裂生长形成配子体个体,完成世代交替的循环。在苔藓植物(地钱门、角苔门及苔藓植物门)中,配子体为较明显可辨认的阶段,由孢子萌发后,经由原丝体的阶段生长而来(角苔的配子体发育过程中未经过原丝体的阶段);苔藓的孢子体必须依附于配子体上以获取养分。苔藓植物配子体上生产配子的器官称为配子囊 (gametangium)。在蕨类植物中,配子体为行自由生活的个体,称之为原叶体 (prothallus)。原叶体上具有藏精器及藏卵器,分别产生精细胞及卵细胞。大部分的蕨类的配子体是由单一一种孢子(同形孢子)发育而来的,因此可同时产生精细胞及卵细胞,但部分水生蕨类具有两种不同大小的孢子(异形孢子):大孢子萌发发育为产生卵细胞的雌配子体,小孢子发育为产生精细胞的雄配子体。在裸子植物及被子植物中,配子体为微小、依附于孢子体上生存的寄生性个体。雌配子体又称大配子体 (megagametophyte)在被子植物中即为胚囊;雄配子体又称小配子体 (microgametophyte),即为花粉管。某些多细胞的绿藻、红藻或褐藻(例如石莼)中,配子体与孢子体的形态相同,但有些物种的配子体则是退化的。
相关
- 吗啉胍N-morpholine-4-carboximidamide吗啉胍也称为“盐酸吗啉胍"”吗啉咪胍”“吗啉双胍”或“病毒灵”,是一种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发的为治疗流行性感冒而开发的,能作为潜在抗病
- 表观因素表观遗传学(英语:epigenetics)又译为表征遗传学、拟遗传学、表遗传学、外遗传学以及后遗传学,在生物学和特定的遗传学领域,其研究的是在不改变DNA序列的前提下,通过某些机制引起可
- 结构生物学结构生物学是一门以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的分支,关心的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的分子和核酸的分子)的分子三级结构(Tertiary structure)(包括构架和形态),它们是如何获得它们
- 黄症病毒科黄症病毒科(Luteoviridae)是病毒的一个科,包括下面三个个属
- 爬虫类爬行纲(学名:Reptilia)动物通称爬行动物、爬行类、爬虫类,是一类脊椎动物,属于四足总纲的羊膜动物,是包括了龟、蛇、蜥蜴、鳄、鸟类及史前恐龙等物种的通称。本分类过去传统上包含
- SCI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缩写:SCI)是由美国科学资讯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简称ISI)于1960年上线投入使用的一部期刊文献检索工具,其出版形式
- 罗伯特·胡克罗伯特·胡克(英语:Robert Hooke,又译为虎克,1635年7月28日-1703年3月3日),英国博物学家、发明家。在物理学研究方面,他提出了描述材料弹性的基本定律——胡克定律,且提出了万有引力
- 约翰内斯·开普勒约翰内斯·开普勒(德语:Johannes Kepler,德语:.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
- 西布兰诺人西布兰诺人(学名:Homo cepranensis)是一个于1994年发现的人属头颅骨。这个化石是在意大利罗马东南89公里弗罗西诺内省的西布兰诺发现。这个化石比西班牙前人的化石还要古老,估计
- 珠宝珠宝,是装饰用的饰物,其上多是宝石或半宝石镶嵌在贵金属上。追溯至人类的史前时期,已有将取动物的牙、贝壳等物件用来装饰。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珠宝由配饰用途更演变为具有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