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下惠介(日语:木下 惠介,1912年12月5日-1998年12月30日)是一位日本电影导演,本名为木下正吉,出生于静冈县,与黑泽明、小林正树、市川崑并称为四骑士。
木下惠介于1912年12月5日生于日本静冈县滨松市千岁町,家中经营一家食品店。他在幼年时即迷上电影。木下惠介于1930年静冈县立松工业商校毕业后已打算进片场工作,但因父母反对,木下惠介为此一度离家出走。他最后打动父母,同意让他进入电影界。1933年,他加入了松竹蒲田摄影所的技术部,在大导演岛津保次郎的《隔壁的八重妹》中担任摄影助手,后来又在他的《家族会议》中任助理剪接,获岛津赏识,在36年转到导演部,在他的《浅草之灯》、《朱与线》和《哥哥与妹妹》中任助理导演,岛津对日常生活的细致观察和对演员的处理方法都深深地影响着木下惠介。1939年,他转任师兄吉村公三郎的助理导演,协助后者拍成名作《暖流》,又为他的《五人的兄妹》编写剧本。1940年木下惠介被召入伍到中国参军,但翌年即因患肺积水返国复员。1943年,获松竹的厂长城户四郎提升为导演,拍摄首作《热闹的港口》,改编自菊田一夫的同名作,描写两名骗子怎样被爱情、爱国心和纯真的人情所感化而择善去恶。黑泽明同年也为东宝拍摄处女作《姿三四郎》,但当年的导演新人奖“山中贞雄赏”郤由木下惠介所夺。
影评人舒明在他著作《日本电影风貌》中把木下惠介的导演生涯分为初、盛、中、晚四个时期。
由43年到51年《海的花火》止,九年间拍了十九部作品。这时期的木下,题材十分多样化,有风趣喜剧,包括:《热闹的港口》、《小组干杯》。社会讽刺剧,包括:《破鼓》、《卡门归乡》。社会批判剧,包括:《大曾根家的早晨》、《破戒》。通俗爱情片,有《我心爱的姑娘》、《善魔》等。值得一提的,是《卡门归乡》是日本的第一部彩色电影。“这些电影都流露了木下惠介追求真善美的艺术气质及人道主义精神。”
由1952年的《天真的卡门》开始,到《笛吹川》止,九年中拍了十七部作品。“这时期他除了继承以前多样化的创作风貌外,更在技巧上不断创新,让抒情调子发挥到顶点。”这期间的作品中堪称杰作的有《天真的卡门》、《日本的悲剧》、《女子学园》、《二十四只眼晴》、《卿如野菊花》、《楢山节考》、《笛吹川》等。其中《日本的悲剧》用新闻记录片交替剪接来制造蒙太奇的手法、《女子学园》的迫人剧力和《二十四只眼睛》的感动场面、《卿如野菊花》中“用朦胧的镜头和椭圆形的画框”来处理回忆场面,以至《楢山节考》中电影化了的歌舞伎形式,和《笛吹川》中在黑白胶卷上加进点滴彩色的“水彩式”手法,都教人津津乐道、回味无穷。
第三期年份较长、程序也曲折,由1961年到1978年十八年之间只完成了八部影片,中间甚至沉默了八年,其中一个原因,是他在65年与一直合作无间的松竹意见不合,而离了这家他工作32年的片厂。不过,即使如此,1961年的《永远的人》和64年的《香华》仍成绩斐然,前者写恨写得淋漓尽致,更代表日本被提名奥斯卡最佳外语电影奖;后者改编自名女作家有吉佐和子的长篇小说,全长超过200分钟,是同年最卖座的电影。这期间木下惠介在电视界却非常成功。从64年至80年,他在电视台制作的《木下惠介剧场》和《二人世界》等都有十分高的收视率。
木下惠介的晚期作品,由1979年他重投松竹直到1998年逝世止。这期间他只拍了五部电影,力求表现,《冲动杀人,儿子啊》、《父啊!母啊!》和《遗留此在人间》都对社会、战争等问题流露出强烈的关注,胸襟广博,悲天悯人。
《电影旬报》于1986年邀请了四十位作家和影评人推选出松竹公司20部最佳作品,结果木下惠介的作品上榜最多,压倒了小津安二郎。这说明了木下在日本本土享有极高的声誉,日本人和不少影评人心目中甚至远超黑泽明,而风格上他也与后者的男性化与豪壮不一样,而倾向温驯的、纯真的女性化色彩,“一个阳刚雄浑之美,一得阴柔纤细之美”,可说是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