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进时

✍ dations ◷ 2025-11-24 13:44:14 #十进时
十进时,又称十进时制或十进时法,是指以十进制来计算时间。最著名的十进时为法国大革命时推行的法国大革命时制,将每天分成10个小时,每个小时分成100分钟,每个分钟分成100秒。中国古代也有曾经使用十进时。隋代以后漏壶的计时方法,将整天分为100份,每份称为“刻”,每刻等如现时的14.4分钟。至清朝初年,一天改为分为96刻,方便与十二时辰配合。改制后每刻等如现时的15分钟,一直沿用至今。18世纪法国大革命期间,度量衡全部改用十进制,时间也不例外。1793年10月5日,法国政府公布十进时的法令,规定每天分成十份,每份再分十份,直至一个最小的可量度单位为止。同年11月24日(共和二年霜月4日),政府明确规定每天分成10小时(现时的144分钟),每小时分成100“十进分钟”(现时的86.4秒),每“十进分钟”分成100“十进秒”(现时的0.864秒)。子夜为10时正,正午则为5时正。十进时于1805年废除。用现今的时间单位计算,一天有86400秒;而用十进时计算,一天有100000秒。因此将一天到现在过的秒数/86400*100000即为用十进时计算一天到现在过的秒数。

相关

  • 端基差向异构端基差向异构又称为首旋异构物,一般存在于糖类中,是差向异构的一种,两个非对映异构体分子(异头物)的差异在于糖类环形结构半缩醛/半缩酮碳原子(异头碳)的构型不同。1号碳的羟基若与
  • 一词多义一词多义是指一个词语能表达多种意义。一词多义有时是因该词为多义词,有时则是使用者有意误导。“走”可解作“走路”,“离开”或“死亡”。“轻用”可解作“使用低剂量”或“
  • 苯乙醚苯乙醚,又称为乙氧基苯,是一种醚类有机化合物,具有醚类的化学性质(如易挥发、易爆、可以形成过氧化物);它同时也是一种苯的衍生物。用于有机合成中。无色油状有芳香气味的液体。难
  • 折光度介质的折射率 n {\displaystyle n} 等于“光在真空中的速度( c {\displaystyle c}
  • 功能性灭绝功能性灭绝(Functional extinction),是指一个物种或分类单元已达以下状况:在IUCN红色名录中,一个不再有最近观察纪录,已经功能性灭绝的物种,除非真的确定最后一只个体已死亡,否则会
  • 硬举硬拉(英语:Deadlift),又称拉举,是一种负重训练,主要用于锻炼下背部即竖脊肌、臀部肌肉和大腿肌肉,是世界力量举重锦标赛(WWC, World Weightlifting Championship)的项目之一,另外两项
  • 统一商法典统一商法典(英语:Uniform Commercial Code, UCC, the Code)是美国制定的一部商法典,在1952年正式公布,现为美国除路易斯安那州以外50个州和特区,除波多黎各以外的所有海外领土所完
  • 1-二十烷醇Arachidic alcohol Nonadecylcarbinol1-二十烷醇又名花生醇(Arachidyl alcohol),是一种白色蜡状固体,在化妆品中用作润肤剂。
  • 印地安人美洲原住民,是对美洲所有原住民的总称。美洲原住民中的绝大多数为印第安人,剩下的则是主要位于北美洲北部的因纽特人。美洲原住民属于东亚人种美洲支系,与现代东亚人有共同的祖
  • 辛德勒名单《辛德勒的名单》(英语:Schindler's List)是一部1993年上映的美国电影,它讲述了一个德国商人奥斯卡·辛德勒拯救犹太人的故事。这些被救的人大都是波兰犹太人在二战时期的逃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