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进时

✍ dations ◷ 2025-04-02 18:02:06 #十进时
十进时,又称十进时制或十进时法,是指以十进制来计算时间。最著名的十进时为法国大革命时推行的法国大革命时制,将每天分成10个小时,每个小时分成100分钟,每个分钟分成100秒。中国古代也有曾经使用十进时。隋代以后漏壶的计时方法,将整天分为100份,每份称为“刻”,每刻等如现时的14.4分钟。至清朝初年,一天改为分为96刻,方便与十二时辰配合。改制后每刻等如现时的15分钟,一直沿用至今。18世纪法国大革命期间,度量衡全部改用十进制,时间也不例外。1793年10月5日,法国政府公布十进时的法令,规定每天分成十份,每份再分十份,直至一个最小的可量度单位为止。同年11月24日(共和二年霜月4日),政府明确规定每天分成10小时(现时的144分钟),每小时分成100“十进分钟”(现时的86.4秒),每“十进分钟”分成100“十进秒”(现时的0.864秒)。子夜为10时正,正午则为5时正。十进时于1805年废除。用现今的时间单位计算,一天有86400秒;而用十进时计算,一天有100000秒。因此将一天到现在过的秒数/86400*100000即为用十进时计算一天到现在过的秒数。

相关

  • 苗勒管发育不全苗勒管发育不全(Müllerian agenesis, Mayer-Rokitansky-Küster-Hauser syndrome or MRKH),取名于奥格斯特·佛列斯·杰斯佛·卡尔·苗勒(英语:August Franz Joseph Karl Mayer)
  • 喂乳母乳哺育(Breastfeeding),亦称哺乳、授乳或母乳喂养,指的是女性以乳房喂食婴儿母乳的行为。婴儿有吮吸反射,因此可以吮吸乳房并吞咽母乳,专家建议在出生后一小时即可哺喂母乳,之后
  • 生物降解生物降解或生物分解,是由微生物把某些物质以化学分解成自然元素。该术语通常在关系到生态环境、废物管理、生物医药、自然环境(生物修复)。现在,可生物降解一词常用于环保产品,表
  • 博物学家自然历史(拉丁语:Historia Naturalis)又译自然史、博物学,是人类在演化过程中对地球上各种生物(动物、植物、菌类、微生物)以及它们周边生存环境中各种事物的不断的观察记录与分析
  • 黑泽明父:黑泽勇(秋田县人) 母:黑泽志麻(大阪人)姊:茂代、春代、种代、百代(早夭) 兄:昌康、茂康(早夭)、丙午柏林影展柏林议会特别奖1953年 《生之欲》柏林影展FIPRESCI奖1958年 《战国英豪
  • 阿纳姆阿纳姆(荷兰语:Arnhem),是位于荷兰东部的城市,也是海尔德兰省的首府。1944年9月17日至9月25日,曾经爆发市场花园作战。下莱茵河流经此地。汉恩应用科技大学、阿尔特兹艺术学院、荷
  • 孔雀鱼孔雀鱼(学名:Poecilia reticulata),又名孔雀花鳉,也称为凤尾鱼、彩虹花鳉、虹鳉、古比鱼等,是一种常见小型热带观赏鱼,颜色鲜艳,品系多,很受水族爱好者欢迎。原产于南美洲的委内瑞拉
  • 具在伊具在伊(韩语:구재이,1986年2月28日-),本名具恩爱(韩语:구은애),韩国女演员。
  • 杨学明杨学明(1962年10月-),中国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生于浙江德清。1982年7月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物理系,1986年1月获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硕士学
  • Clsub2/subOsub6/sub六氧化二氯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l2O6。这种氯氧化物是氯酸和高氯酸的混合酸酐。它可以由二氧化氯与过量的臭氧反应制得:也可用氯气与臭氧在光照下直接反应,或者光解二氧